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教育 > 正文
重启师范教育!江苏这三所综合性大学为何相继成立师范学院?
2019/10/10 22:20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今年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高校成立师范学院以后,南京大学日前也宣布,成立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

  就在10多年前,“去师范化”是一股潮流。如今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师范学院,重启师范教育,成为又一种趋势。师范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国家政策背景之下,高校又有何考量呢?

  面向未来人才,师范教育需“提档升级”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教授表示,仅仅江苏省,包括南大在内今年有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办了教师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甚至于连筹建中的雄安大学也把创设“教师学院”当作重要目标来稳健推进,鲜明地凸显了我国综合性大学开办教师教育的时代律动和社会使命。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里,都围绕着教师队伍建设一系列文件,期望破除当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缺乏遴选机制,亟待打通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界限壁垒。”苏州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张佳伟说,我国中小学淡化了学生生涯教育,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了解自己的兴趣。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就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这样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入师范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语言、个性等方面并不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

  此外,当前的师范教育还存在简单的专业性+师范性以及缺乏跨学科培养的问题。张佳伟说,现在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调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石,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跨学科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的培养过程,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等弊端,不仅未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从微观层面看,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师范,并不是因为我国师资匮乏,而是基础教育领域高水平师资的结构性缺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作东表示,近年来,受国家良好的整体经济形势驱使和各类大学排名影响,传统的高水平重点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甚至在部分传统高水平的师范类院校,师范生比例可能还不足两成,师范教育呈现出弱化倾向。

  高教供给侧改革,并非“再起炉灶”

  综合性大学成立师范学院,并非“再起炉灶”。已经先行的三所江苏高校,或有着深厚的师范教育背景,或在师范教育领域耕耘多年。

  以苏州大学为例,从1952年调整组建,一直到1982年改办为综合性的苏州大学,其前身江苏师范学院,专注师范教育30年,为国家社会培养了15000多名基础教育人才。“即使是改办为综合性的苏州大学以来,仍然保持了师范教育学科优势,增加了美术、音乐、生物、教育技术等等师范性基础专业。”张佳伟说,新成立的师范学院特别注意继承原有的江苏师范学院以及学校前身的优良的师范教育,“特别注意在我们师范学院院牌选取的时候,采用的字体是老师范学院的。”

  南大则拥有“寓师范于综合性大学之中”的历史经验。王运来介绍,目前教育学科拥有教育硕士、学术硕士、教育博士、学术博士等学位点,学位类型齐全。除教育学科外,南京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也拥有丰富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另外,南京大学还具有明显的生源优势。南京大学主要面向重点高中,培养学科教学物理和学科教学英语领域的教育硕士,学制3年,从2020年开始招生。

  同时《江苏省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江苏省高中教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比例达到70%,初中教师接受过研究生教育比例达到50%,而目前江苏省高中具有硕士学历教师平均在30%左右,距离国家和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办师范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王运来说,近年来,部分著名中学在招聘新教师时,几乎到了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招的地步。不少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也越来越青睐基础教育的教师职业。据统计,一所C9高校近两年在中小学当教师的毕业生每年都超过300人。短时间之内,国家连发多道“金牌”,“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类专业,招收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有教育情怀的学生,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可见国家对于招收“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具有教育情怀的学生”已然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

  打破制度瓶颈,加快培养机制创新

  当然,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需要破解的问题。张佳伟说,我国目前一些综合性大学在实施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没有把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从招生、课程设置等结合起来整体考虑,还是分立的状态。

  张佳伟说,苏州大学师范学院围绕人才培养启动了多项机制创新,譬如借鉴医学培养模式,从招生口径探索“本硕一体化”长学制师范生培养项目,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师范专业。探索“3+1+2”模式,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者经过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3+1+2”实验班。大学本科阶段最后1年,进行本科与研究生衔接学习,完成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学习。教育硕士阶段2年,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到实践基地进行“在岗职业融入式”实习,并完成学位论文撰写。

  杨作东认为,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范生,大多是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实体,与专业学院共同培养师范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师范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探索创构“四有”好老师培育新模式。“南信大实行‘共同培养、协同培育、三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由教师教育学院统筹管理,教师教育学院和各相关专业学院共同培养,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协同培育,教师教育过程突出师范性、强化学术性、加强实践性,使三者有机结合。”

  为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优势,南京大学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用“大学—政府—高中”协作的培养模式,三方在教师培养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商定,开设“大文科”“大理科”综合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育专业的交流;统筹不同阶段师资培养工作,将江苏省教育名家的培养与教育硕士培养结合起来,教育名家即是培训对象,也是教育硕士的实践导师;教育硕士既是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也是高中基地的研究人员,从而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此外,综合性院校办师范教育,目的是使师范生的知识面增广、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提高,但也容易出现弱化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倾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专业,要发挥综合性优势,必须重视教学。“因为我国综合性院校存在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学校的学科交叉优势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在师范专业教育上——教师会缺乏对师范专业人才的教学研究,而关注如何出科研成果。目前,有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学校普遍的评价是这些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错,但要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需要一段‘职业化’的过程。”

  王运来也提出了一个忧虑,在既有的大学评估指标背景下,举办教师教育,综合性大学的积极性和投入都会受影响。“大学的决策者最害怕的就是怕影响大学在评估中的排名,因为举办教师教育虽能赢得社会的喝彩,却难以在评估中‘中彩’;开办教师教育自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却很有可能没有获得评估绩效上的‘回报’,如果还是按过去的评估指标进行的话。”

  交汇点记者 王拓 杨频萍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