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最前线 | 方舱医院,中医“国家队”火线收徒
2020/03/09 16:06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3月9日中午,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一楼会议室内举行一场特殊的师承拜师仪式。台上,“老师傅”们面戴口寨,一字排开落座。此时台下却空荡荡,“徒弟”们都还在方舱医院里忙活着,未及赶来。12时许,徒弟陆续到场,简短的拜师礼正式开始。

  “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举办这场简单而隆重的仪式,是为了把这份并肩战斗的情谊固化下来,把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主持人几句简洁开场白,道出这场拜师仪式的初衷。

  再看台上,中医“老师傅”们阵容豪华:刘清泉、刘学政、郑福增、雷根平、史锁芳……每一位都是中医界精英翘楚,各中医流派的“大家”和各省市中医院的“台柱”。

  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是武汉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由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209名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全建制接管,涵盖中医呼吸、重症医学、中医内科、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2月14日正式“开舱”,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负责其中一个病区的收治工作。

  “在诊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成效。”江夏方舱医院医疗副院长、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介绍,入舱患者全部接受了医院推出的一整套中医组合疗法:每天两袋中药汤剂;耳穴压豆调理患者咳嗽、头痛、失眠;穴位敷贴驱寒祛湿,缓解颈肩腰腿痛,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强身健体等。患者康复出舱后,继续服用中药康复颗粒剂,降低出院后又复发的风险。

  抗疫实战中,中医药的神奇功效令年轻一代中医人备受鼓舞。中医“国家队”里大师云集,又提供了缔结师徒情谊的难逢机缘。在国家卫健委和大花山方舱医院协调争取下,遴选江夏区中医院11名中青年医生,与心仪的大师们“一对一”结为师徒。

  “中医特别讲究师承,中医院同事们见面打招呼都称师傅、徒弟。”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作为“老师傅”代表发言时说,在方舱医院既药治病救人,又要传承弘扬中医技艺和文化,让中医药瑰宝福泽更多百姓群众。

  师承拜师仪式上,来自江苏省中医院的史锁芳教授、常州市中医医院的陆炜青主任中医师分别收下一名“武汉高徒”。史锁芳的师承学员叶德梁是江夏区中医院的一名副主任中医师。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针对长期佩戴口罩引起的咽痒、咽干等症状,史锁芳教授在武汉驻地专门配制了中药润喉颗粒剂发放给医护人员,明显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咽喉不适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无比珍惜这次宝贵机缘。”叶德梁说。

  “抗击新冠肺炎实战中,中医是按疫病进行治疗,有效阻断了轻症向重症发展。在方舱医院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功法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陆炜青说,将通过微信沟通、电话交流,以及邀请徒弟到常州中医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将所学技艺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他的徒弟、江夏区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章红波表示:“不仅学医术更要承医风,像老师傅一样时有危难悬壶济世。”

  没有鲜花只有掌声,没有敬茶只有握手,没有跪拜只有鞠躬……短短十分钟,师承拜师仪式举行完毕。悬壶济世传仁术,齐心战疫结师徒。中医“国家队”火线收徒,为3月10日即将“休舱”的大花山方舱医院,写下一段医界佳话。

  交汇点赴武汉采访组记者 王世停 王拓 王子杰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