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天,377万公里,超100000人……回国路上他们在守护
2022/01/28 15:37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春节,团圆的日子,连日来,经上海机场飞回国内的国际旅客明显增多。

  1月27日清晨6点,花桥国际博览中心,省涉外疫情防控昆山中转基地的隔离酒店里,53岁的徐金宝像过去的很多个早晨一样,起床、洗漱,简单吃点早餐,尽量不喝水,赶到停车场。穿好隔离服,戴上护目镜,7点20分,全副武装的他驾驶着10号转运车向着上海方向开去。

  大约40分钟后,上海皇程水晶酒店门前,预约好的13名从国外回苏的乘客逐一上车。

  9点,车回昆山。从韩国归来的“85后”女乘客杨小姐手捧鲜花,与交通转运组的工作人员一起留下了合影。

  这一天,是江苏省涉外疫情防控昆山中转基地交通转运组运行的第543天,这位乘客是转运组转运的第100000名旅客。6万5千小时、377万余公里,旅客和工作人员“零感染”、安全接转“零事故”……经过无数交通人一轮又一轮的接力传棒,一批又一批海外游子和外国人安全转运进入国门。江苏的“东大门”,见证了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和付出。

  王军的讲述——

  “没想到能成为守护国门的一员”

  每天接触从国外回来的旅客和行李,交通转运组的一线工作人员都是全封闭工作、生活的。对他们的采访,只能通过在昆山中转基地监控室看监控大屏,以及与个人的电话进行。从资料库里,记者发现,照片里的转运人员都是全身防护服,看不出谁是谁,不过,很多张照片里都有贴着“党员先锋岗”标识的人。

  今年48岁的王军就是“党员先锋岗”中的一员。王军主要负责转运车队的安全机务工作,是车队最“忙”的人。每天早上,他需要测量所有人员体温、发放口罩,召集班前会;接着赶到基地现场,进入“战时”状态,实时发布车辆信息;旅客接转完毕后,还要查看是否有旅客遗落行李等物品,最后一个离开基地。

  有一次,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他从酒店前台借了1把雨伞,自己一个人到停车场把第二天出任务的车辆都仔细地检查一遍,回到驻地酒店时,全身上下都淋湿了。还有时候,遇到身体虚弱行动不变的老人,身强体壮的王军就把老人背下车来。后来为了整个转运组的安全,不提倡这样做了,遇上需要帮助的老人,王军还是热情地跑上跑下,借轮椅、细心推送。“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参加交通转运组服务前,王军是苏汽集团一名普通的客车司机,常年跑在苏北到昆山这条客运线上。“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守护国门、守护江苏东大门的一员。虽然说今年春节不能回家了,但是作为一名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觉得这份使命很光荣。”王军对记者说。

  尚广丁的讲述——

  “守好大家,才能护好小家”

  “稍等一下,我还在脱隔离服,需要点时间。”1月26日上午10点多,记者给另一名转运班组驾驶员尚广丁打电话时,他刚刚从上海接回一批归国旅客。

  去年10月8日,正好是他结束当月转运工作,处于隔离期的最后两天。当天,老家沭阳来电,母亲病危!身为家里的小儿子,尚广丁赶紧申请紧急核酸检测,尽快赶回家去。不过,时间并不等人,9日上午,待他赶到老家,母亲已经病逝。“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对我来说是个终身遗憾。”

  强忍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 10月20日,尚广丁赶回昆山。一下车,他就给老父亲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父亲在电话里问我,是不是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我说没有,他就叮嘱我千万不要开车打电话……没想到这是与父亲的最后一通电话。”尚广丁哽咽地有些说不下去。“当天下午4点多,父亲在乡间小路上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他身体那么好,我们都以为他能活到100岁没问题……”

  为了杜绝互相感染,驾驶员除了每天的转运工作,其余时间都单独隔离在酒店房间,一日三餐送到房间门口。独处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让人陷入某种情绪中不可自拔。“我想可能工作反而给了我走出来的力量。”回沭阳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尚广丁直接回到了交通转运组,继续投入到守护国门与江苏东大门的战斗中。“几天之内连续失去母亲和父亲,现在想起来还是心如刀割。马上就是春节,我不能回去,不知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过,在这个岗位上,我就会尽职尽责。毕竟,守好大家,才能护好小家。”

  朱国民的讲述——

  “每个人都在克服困难,坚守岗位”

  朱国民是昆山长运公司安运科科长,他与一线驾驶员一起每天忙碌在转运一线。说起自己手下这些“兵”,朱国民满是骄傲。“我们当中最小的是88年的,是位调度员,每天要在上海45家涉外疫情隔离酒店的3个微信群里,搜罗出有效的需求信息,再安排车辆、对接13市转运组,这么多天零差错。年纪最大的已经快退休了,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一封闭就是一个月,加上14天的隔离期。”说到这里,朱国民也感慨万千,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情况,有人妻子怀孕即将生产,有人孩子高三面临高考,有人父母重病需要关怀,但他们都舍小家、顾大家,表现出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为海外归来的游子送上了关爱,也为江苏人守好了“门”。

  有一次,三位中国台湾前往徐州的旅客中,两位90岁上下的高龄老人,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另一位年轻人为智障、癫痫伴小儿麻痹症。省转运专班立即与徐州专班协商,启动市级转运应急预案,连夜从徐州调派救护车,配备心脏病、糖尿病科医生随车陪护,确保三位特殊旅客转运安全。更多的时候,在转运车上,长途归来的旅客落下了钱包、衣服、手表、手机、电脑、背包……数百件丢失的行李一一找回主人,转运组先后收到感谢信多达几千封。

  记者的采访——

  “零感染” “零事故”!江苏交通人是怎样做到的?

  时间回溯到2020年8月3日上午7时,由19辆大巴和2辆中巴组成的江苏省对接上海转运工作首批车队从昆山中转基地鱼贯驶出,奔赴上海宝山、嘉定、青浦三区,自上海机场入境来苏人员接转工作正式启动。

  “虽没有硝烟弥漫,却处处是紧要关口。”省交通转运组组长左毅告诉记者,入境来苏人员抵达昆山中转基地后,需要经过测温和信息核对后进行分流,严格按照“专班专人、护送签字”原则,有序交接至所属地市专班,做到省市专班“无缝对接、不漏一人、不错一人”。省交通转运组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紧盯接转的全流程、各环节,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车辆、中转基地、驻地酒店的消杀管理工作,将“有输入、无风险”落到实处,确保了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在驾驶员的安排上,我们都优先选拔共产党员、经验丰富的司机,每一位驾驶员签订安全承诺书,确保接驳安全;针对冬季行车、春运等阶段性特点,及时修订车辆抢修、事故处理等方案预案,扎实做好应急演练。”543天零事故,苏汽集团副总经理顾维刚认为高效管理很重要。

  转运组成员陈锴这个春节也将在昆山中转基地度过。在他眼中,昆山中转基地既是严防境外输入的“阵地”,也是展示交通形象的“窗口”。“每一位入境返苏的旅客都是家人和客人,我们要用真情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触摸到江苏温度。”通过与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协调,中转基地现场增设了上下客区雨棚、发车位三角坡底板、母婴候车室、行李车等旅客服务设施,解决了旅客拖运行李、雨天上下车、母婴哺乳等问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存在。面对渴望回家的万千群众,省交通转运组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将用“辛苦指数”换取全省人民的“健康指数”“安全指数”,为全省人民筑起健康的“长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剪辑:陈金刚

  校对 盛媛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