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2023年度课题招标公告
2023/07/28 10:49  
 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简称“发研院”)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设立,系南京市新型智库之一,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南京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更好履行为党献策重要职责,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研究,现将本年度研究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关注国情省情,立足市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充分体现南京特色、时代特征,力求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二、招标数量及资助经费

(一)招标数量

本次招标共设12个选题方向(见附件),每个选题方向确立不超过2项中标课题。

(二)资助经费

每个中标课题资助研究基础经费2万元,根据结项等级追加研究经费,合格等级者不再追加,良好及优秀等级者追加2万—5万元。

三、投标要求及成果要求

(一)投标资格

主要面向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党政机关、新型智库等单位。课题申请单位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副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或博士学位,并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为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科研能力较强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亦可申报。

(二)申报要求

申报人可在选题方向规定的范围内自选合适切口和自拟题目,课题设计论证一定要突出重点,不宜过于宽泛,避免大而全。

申报人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完善政策服务。

申报人不得用内容相同或相近、已获得其他资助的项目申报本院项目,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三)完成时限及成果要求

课题完成时限为6—9个月,具体时间以立项通知书为准。逾期未完成的原则上不得申请延期。

预期研究成果为不少于2万字的研究报告,以及4000字左右的决策咨询报告。

成果发表须注明“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资助课题”。

成果获得副市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可免于鉴定,直接结项,并认定为良好以上等次。

四、具体事项安排

1.申报材料:(1)审查合格的《申报书》打印版一式两份(须计算机填写,A3纸型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责任单位盖章)及电子文本(word格式);(2)《课题论证活页》的电子文本(word格式),内容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报者信息的背景资料,否则不予评审。

2.申报日期:自公告发布起至2023年8月15日止。

3.材料下载地址:http://dx.nanjing.gov.cn/fyy/cgydt/202307/t20230727_3973038.html

4.通信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灵山北路190号中共南京市委党校437室,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办公室,邮编210046

电话:(025)86752231;86752240

电子信箱:njdxfyy@163.com

 

附 件

招标课题指南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南京重要讲话精神研究

1.南京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研究

围绕“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对照国内外先进地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如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和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体系等方面的做法及成功经验,研究制约南京科技创新的因素,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2.南京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研究

围绕“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深入研究产业链发展新趋势和新特征,选择某一具体产业(可在《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6+6”创新型产业中选取或自选其他产业),分析国内外该产业发展现状,对南京该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出对策建议。

3.南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研究

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对南京文化传承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或对南京文化传承发展的经验、问题和对策进行系统性研究,或对依托南京城市文脉发展文旅产业进行具体研究(参见《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相关内容)。

4.南京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研究

围绕“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立足南京特大城市的基本现实,研究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本质安全和城市韧性水平的路径与对策。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研究

1.南京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建设农业强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城乡融合发展、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角度入手,重点研究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壮大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问题,并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因素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南京推进共同富裕研究

围绕实现共同富裕,从区域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入手,研究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和对策。

3.南京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

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提出南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践行“两山”理念,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4.南京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研究

围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条件、经验、问题入手,研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与对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新实践。

三、都市圈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南京都市圈与其他都市圈的比较研究

从全国视域研究南京都市圈发展问题,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资源、条件、做法,将南京都市圈与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等全国其他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

2.南京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

从长三角视域研究南京都市圈发展问题,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南京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等长三角地区都市圈竞合发展相关问题。

3.南京参与和服务扬子江城市群转型发展研究

从江苏沿江八市视域研究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扬州、泰州、镇江等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问题;或者围绕南京在扬子江城市群转型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过程中如何形成省内城市首位担当等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4.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

从南京都市圈内部视域,研究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如统一市场建设、创新生态链培育、毗邻地区发展等。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