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徐州解读2021-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3/09/19 20:20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9月19日,徐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共14章202条,内容涵盖中心城市发展框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严守资源环境底线、统筹资源要素配置、突出历史文化传承、打造综合交通枢纽6大方面——

  锚定中心城市目标,拉开发展框架。国家发改委在专项规划中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将徐州作为独立板块纳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总体规划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对徐州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规划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980万,城镇化率80%。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提升全市空间治理能力,形成“山水交融、中部都市、两翼田园、五点支撑”的国土空间格局。划定农业空间8603.3平方公里,形成“两带三区多基地”的农业发展格局;划定生态空间1780.5平方公里,形成“两河两湖、三横六纵”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城镇空间1382.0平方公里,形成“一主五副,两轴四区”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严守资源环境底线,促进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94.9平方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自然公园17个;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国土空间整治修复和空间品质效率同步提升。

  统筹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城市品质。坚持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土空间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品质提升、特色彰显。市域层面:完善城乡服务配置,规划形成“1+5+33+58”的4级城镇体系,构建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乡村15分钟可达生活圈;构建“3+14+N”特色产业体系,依托3大国家级平台,带动14个省级产业园区、N个县镇级产业集聚区错位发展;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分类引导乡村差异化发展,补齐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有力促进乡村振兴。中心城区层面:合理划分20个城市功能组团,形成新老城双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空间结构;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落位4大产业基地和若干个都市产业社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实施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管控,引导形成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

  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厚植文化底蕴。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充分彰显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构建6级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以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等历史水路为脉络,加大沿线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放力度,形成“一核两带多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布局区域文旅集散中心,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促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打造世界级汉文化重要交流窗口。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放大枢纽效应。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方面,将观音国际机场建设成淮海经济区区域门户机场和区域航空货运中心。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潍坊至宿迁、新沂至淮安、徐州至菏泽高铁,新增徐州至枣庄城际铁路,形成京沪高铁分流通道。高速公路方面,规划新建徐临、台睢、徐蚌、丰沛等高速公路,实现与淮海经济区城市直连直通。水运方面,以市域干线航道重点港口作业区为依托,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为纽带,构建连通济宁、菏泽,通达长江中上游,辐射长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江海联运体系。城市交通方面,形成“一环两联十二射”的快速路体系,保障城市各组团间的快速联通;构建由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等多种模式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保障群众便捷绿色出行。

  记者了解到,《规划》具有5方面特点——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共建陆桥东部联动带、京杭大运河文化魅力带和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构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空间格局;在产业空间保障方面,围绕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统筹谋划各类产业平台和科创平台,科学划定工业控制线,优化工业用地比例,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在生态修复方面,重点推进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生态修复,形成生态产品价值链、供应链和要素链;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加快建设贯穿城区南北的历史文化轴,打造汉文化、红色文化等5条市域精品主题游线,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方面,重点布局淮海国际港务区、高铁商务区、现代航空经济示范区、顺堤河作业区等枢纽经济板块,打造国家铁路物流中心、内河航运中心、航空货运枢纽,促进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今年8月,《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率先获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时也是全国首批批复的设区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助力徐州加快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双向开放高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岳旭

  通讯员 孙超群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