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守住青山净水“一抹绿”,探出生态发展“新道路”
2022/09/25 21:09  南京广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印证在农民的钱袋子里,展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美景中,讲好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十年来,全国环境飞速改善,“宜居乡村”“美丽乡村”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日益美好。作为生在乡村、长在乡野,如今又服务于农村的基层干部,亲眼目睹、亲身体会了这十年的乡村巨变。乡村的泥泞土路、残墙破瓦、污染河道逐渐有人改、有人管,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来,全国在省、市、县、乡四级设立了村级河湖长90多万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现在,每一条河流湖泊都有人护,居民的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不断修订与完善,为我国生态文明修建起一道道坚固的保护“屏障”。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又成陕北“好江南”;过度开发、满目疮痍的祁连山,又现满山“青葱绿”。十年来,江苏亦谨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抓、强抓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8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5个,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46个,江豚成群再现长江......这一个个喜人的数字,展示着江苏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与美丽“蜕变”。

  不仅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也迈进新章。中国是一个拥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发展、进步无不伴随着资源利用。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与生产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乡村旅游的兴起,让老百姓吃上了环境保护可以摸得着的“红利”;新能源车的创新使用,让老百姓体会到了环境保护切切实实的便利。全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68.5%下降至56.0%,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均稳居世界第一,这都彰显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显著成效。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就是生产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势所趋、民之所向,我们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驰而不息的毅力,为建设永续利用的秀美山川而时刻努力。(余晓婷)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