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地评线丨复合型人才为就业与转型提供“双助力”
2022/07/11 21:38  新华报业网  

  暑期既是就业季又是实习季。今夏,高校生毕业入行制造业、实习进入工厂车间的现象愈发普遍,这是当前就业环境下的暂时现象,还是年轻人加强历练的主动选择?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制造业,成为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将为就业与转型提供“双助力”。

  在制造业“智改数转”背景下,企业需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入生产工艺,急需既熟悉实际制造流程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计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约3000万人。江苏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处的一份调研报告,则显示了复合人才的稀缺性:在工业软件开发过程中,多数软件开发人员对工业生产工艺、制造等知识储备不足,“懂理论的不懂生产”,“学理论时脱离行业”。

  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是大学生入职制造业的“方向指南”。虽然大学生在实践经验上多少存在欠缺,并不直接满足复合型人才“动脑”“动手”的需要,但考虑到“动脑”所需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知识更依赖在校时的系统学习,“动手”所需的实践经验可以入职后再积累,大学生成为制造业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时,毕业生与其把进工厂当作无奈之举,不如从职业规划层面认真考虑成为一名制造业复合型人才,脚踏实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力,在顺应产业发展的潮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对职校毕业生而言,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自我提升,也将成为职业道路“后发先至”的有效途径。

  产业升级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制造业复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也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制造企业提出了全新的命题。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融合课程、实践基地等方式共同为制造业培育“大国工程师”?思政课程如何从思想引领、课程载体、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职业学校如何提升办学质量,向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企业如何合理设置一线人员薪资待遇、营造更好的劳动环境,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入职? 制造业复合型人才的培育,需要方方面面的系统性支撑。相关部门应在宏观引导和细节措施上协同发力,为制造业输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一线发明家”“现场工程师”,让有技术、有信念的制造业复合型人才群体不断壮大,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袁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