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点评 > 正文
新华时论|培育“数字人才”要有“数字思维”
2022/03/13 20:39  新华报业网  

  近来,加快培育“数字人才”的相关部署,在江苏多项发展规划和政策发布中频频出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服务数字经济强省战略的指导意见》,聚焦江苏30条优势产业链、10条卓越产业链,提出12条具体政策和4条保障措施,并明确了“每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的培育目标。

  从这一系列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数字江苏”正在按下快进键。而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势头不甚匹配的是,江苏数字经济人才仍有相当大的缺口,高端数字化人才尤为紧缺。调查显示,虽然江苏数字经济人才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但个别地方人才流失比重较大。同时,数字人才竞争力整体不强,标志性成果产出不多。有效加快“数字人才”进阶步伐,提高数字经济劳动力供给水平,越来越成为推动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驱动力。

  数字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生态圈”,培育“数字人才”,应有“数字思维”。这个“数字思维”,不是简单用数字来考虑问题,而是以数字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经济为引擎,系统性配置资源和重塑价值。纵观江苏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工作计划,“数字思维”的导向非常鲜明。比如,以“平台思维”取代“抢人大战”,支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数字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以数字职业技能赛事为抓手选拔人才,以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为平台储备下一步“智改数转”人才。以“集成思维”取代“单打独斗”,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支持技工院校与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共建数字技能实习实训基地。以“链式思维”取代“一点一线”,建设集培训、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等。厚植“数字土壤”,涵育“数字生态”,为壮大数字人才队伍提供系统性的操作指南和可行路径。

  就当前而言,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培育,较之于其他领域,有一些侧重点。比如,更加注重“弥补缺口”,更加强调“产才融合”,更加渴求“复合人才”等。针对于此,应紧紧围绕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布局,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同时,要紧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风口,在实践历练中培育既具备本领域专业素质,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数字工匠”。推动数字人才迈向“10万+”时代,既要重视学制培养的“增量”,也要盘活职业培训的“存量”;既要提升引进人才的“增量”,也要优化本土人才的“存量”,将江苏真正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强磁场”。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数字人才,可谓是“关键增量”里的“核心变量”。需要注意的是,培育“数字人才”,不能只追求“数字突破”。无论是“每年培养10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还是“每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设立明确的“数字目标”,信心与期待之余,更要看到其间传递的鲜明识才重才信号:以大手笔、实打实的专项政策,确保专项人才的量质齐升、再攀新高,让“10万+”这一“核心变量”释放“最大增量”,为“数字江苏”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