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资讯 > 正文
她的“情境教育”,让孩子忘了下课时间!
2019/07/19 08:37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18日下午3时8分,南通市中医院,一颗在中国儿童教育界跳动了60多年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牵动了海内外同行的心。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第一时间发来唁电:“情怀教育深爱儿童坚守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扎根大地不断创新首创情境教育理论体系。”

  尽管要到20日上午才举行遗体送别仪式,但记者下午5时在南通殡仪馆看到,前来吊唁的人群已是络绎不绝。遗像上的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著名儿童教育家、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安详地注视着远方。

  病房朝向学校,最后的眼神眺望学生

  “真没想到,李老师告别世界最后的目光,还是看着学校和学生。”18日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南通市中医院住院楼8楼最西边的病房,病床上空空荡荡,一个多小时前,李吉林老师在这里永远闭上了双眼,病房护士回忆当时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4月,李吉林因病住院治疗,作为全国著名教育家,她本可以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就医,却坚持住进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南通中医院。她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学校,好让我能看到孩子。”

  “李老师住院后,最喜欢打开窗户,坐在床上聆听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学校清脆的上下课铃声。听到动情时,她会慢慢从床边站起来,伏在窗口静静地看着孩子们。”护士回忆,李老师曾对前来看望她的老师们说:“我在这里能够看到你们,我看到你们在伏案工作,看到孩子们在开心玩耍,我就开心,就放心。”

  “李老师生病住院期间,心思还留在她的情境课堂里。”通师二附原副校长施建平回忆说,“李老师只要看见我们来,就拉着我们聊孩子、聊课堂。我们发现,这时的李老师,眼睛里都透着力量,最后总忘不了会加上一句‘快回去工作’。”

  李吉林的心,一辈子都牵挂着孩子。她教过的孩子们,也都牵挂着她。“我和我女儿都是李老师的学生,我们来给老师鞠个躬。”晚上8点,南通市民刘先生一家三口红着眼眶走进殡仪馆。一名在加拿大留学的南通女孩惊悉李老师去世,立即打电话委托家人,代自己送老师一程。

  “情境教育”,让孩子忘了下课时间

  “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在散文《我,长大的儿童》中,李吉林这样自述。

  1956年,刚满18岁的李吉林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成绩优异的她本可选择报考大学,或是接受文化部、省体委伸来的“橄榄枝”,但她坚定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选择做一名教师,“小学就是我的大学,小学生就是我的‘老师’,我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

  带着童心当老师,李吉林发现,空洞的教材、呆板的教法、凝固的氛围,不仅剥夺了孩子脸上天真的笑容,也禁锢了孩子渴望飞翔的童心。1978年,被评为全省首批特级教师的李吉林向学校郑重提出,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全过程实验研究。

  一次偶然机会,李吉林获得了外语情景教学的信息,便产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联想到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开始进行情境教学实验。她把目光从教室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为琢磨如何让同学们看日出,她半夜起床,独自赶在黎明前选好观察点;为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领悟浅近的哲理,她顶着烈日,到郊外、到田埂寻找老黄牛、大水牛……

  全新的内容和形式,让孩子们学得经常忘记下课时间。一位专家感慨,“她真是把课堂教活了,把孩子教活了。”首轮5年制实验结束时,班上有30多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75篇,3名同学的作文登上了《人民日报》,全班43名学生有33人考上省重点,平均成绩比六年制学生高10多分。

  “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应是思想者,不能满足于做教书匠,而要立志当教育家。”沉浸在情境教育的王国里,李吉林先后撰写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3本专著,2006年推出八卷本360多万字的《李吉林文集》,研究成果13次在全国获奖,其中一等奖9项。

  2014年,全国首次评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特等奖第一名。3年后,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斯普林格购买《情境教育三部曲》版权,面向全球发行,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著作第一次走出国门。顾明远评价“情境教育”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原创教育思想体系”。来自美、英、日等国的专家们感叹:情境教育为中国争得了在世界教育论坛上足可自豪的话语权,发出了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无论是寒冬还是盛夏,我都习惯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工作着,心里觉得特别恬静而清新。因为想的、读的、写的就是‘儿童’两个字。”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李吉林拥有的“国字号”荣誉头衔有20多个,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孩子们送给她的称呼——长大的儿童。

  名师高徒,“青蓝工程”育桃李

  “小鸟怎么叫的?”“唧唧啾啾——”“想象一下,一声鸟鸣,把花儿——”“叫红了。”“一声鸟鸣,把天空——”“叫蓝了。”……暑假前,通师二附童话楼教室内,一堂以“小鸟”为题的阅读综合课让50多个孩子雀跃不已。教这堂课的老师唐颖颖,是李吉林情境教育实验班的学生,如今已在李吉林的传帮带下成长为情境教育名师、全国“科研型教师”。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上世纪90年代初,功成名就的李吉林主动挑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重担,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并亲自担任导师,开讲座、上示范课。

  “要不是李老师,我可能早就离开教师队伍了。”施建平告诉记者,1980年,师范毕业的他无心从教,一分配到学校就在附近的高考补习班“挂了号”,准备考上大学后走人。校领导让他到李吉林所带班级跟班学习,他搬把椅子坐到教室最后一排,把李吉林的语文课一堂堂听下来,听得如痴如醉。后来他拜李吉林为师,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32岁那年,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名师出高徒。李吉林手把手带的10多个徒弟个个出息,其中8人当了正副校长,6人成长为特级教师。斯人已逝,而情境教育在全国实验班点已有1000多个,遍布大江南北。

  “李老师像一台永动机,永远在考虑如何完善情境教育体系,即使年过八旬,也从未离开过校园和课堂。”情境教育研究所老师王亦晴含泪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李老师让我们轮流休息,自己却从大年初四开始,天天冒着寒风到办公室上班,一日不歇。”

  “当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李吉林曾说,“即便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变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穷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

  交汇点记者 徐 超 贲 腾王 拓 陈 明实习生 张秋佳 俞圣彤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