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于产业“高原”上多筑“高峰”!南通培育大企业出实效
2021/12/10 20:51  南通网  

  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更需要“顶天立地”的规模企业。

  工业经济是江海实力的基石,在培育大企业之路上,南通的脚步从未停歇。从2017年实施“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开始,全市逐步培育形成一批规模总量大、支撑作用强、贡献份额多的大企业集群,有力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南通市“1521”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于今年5月出台,第一个“1”为一千亿、“5”为500亿、“2”为200亿、最后一个“1”为100亿。

  时隔半年,方案实施成效已卓然显现,预计2021年全市新增百亿级企业5家。以精准政策补“短板”、筑“强板”,南通大企业培育之路越走越宽。

  奋力补齐短板,精准实施浇灌培育

  展开南通经济发展画卷,江海平原上喜见不断夯实的产业“高原”,但憾在鲜有挺拔“高峰”:中小型企业密集、发展活跃,但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在产业链上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领军型、龙头型企业仍不多。

  培育大企业,不仅是抵御市场风浪袭击的有力支撑,更是形成具有地方鲜明特质产业地标的必由之路。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选重点企业给予更大力度支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中天科技,列全球封测行业第六位、中国第二位的通富微电,去年销售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中国天楹,锦纶长丝生产总量全国第四、江苏第一的文凤化纤……6家企业相继在大企业培育工程的“精准滴灌”下跃上百亿级台阶。政府的鲜明态度和扎实行动,成为激发企业澎湃新动能的“活力因子”,换来了企业放心放胆放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近四年,我市百亿级企业每年新增1家,总量列全省第6位。

  “没有规模,则抗风浪能力不强,在业内话语权不够,产业链整合能力不大。”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海锋一语中的,实现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规模上台阶摆上突出位置。做大做强,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助力。从产业政策引导、人才用工支撑,到融资环境保障、市场开拓服务,乃至社会氛围营造,培育大企业是一个需要务实的系统工程。

  今年的“1521”方案直击培育工程靶心:落实扶持政策。例如:享受面上政策上浮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大企业享受投资及技改项目奖励上浮10-15%;入围重要榜单奖励,对入选中国工业大奖、中国企业500强、民营500强、制造业500强、省营业收入超百亿等有影响力的榜单进行奖励;开展大企业培育走访调研,加强要素供给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各县市出台相关扶持举措……一系列举措使得企业做强做大的基础更加厚实。

  11月8日,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如东(H6、H8和H10)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首批机组成功并网,标志着中天科技承制并敷设施工的±400kV直流海缆的顺利交付运营。

  激发内生动力,好政策引领强企业

  12月1日,一台崭新的“油改水”冷箱从寰宇东方启东箱厂总装车间缓缓驶出,标志着“油性漆改水性漆”项目正式投产下线。

  虽然市场集装箱供不应求,但寰宇东方早已“未雨绸缪”:投入上亿元,对冷箱进行智能制造和清洁能源改造。加上政府技改奖励政策,企业大手笔引入自动化设备、升级生产工艺的信心更足。科技型企业是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9月,寰宇东方进行“油性漆改水性漆”技术改造,大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油改水”冷箱广受市场欢迎,首批订单已经签订。未来,企业将形成干箱、冷藏箱、特种箱“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产品格局。

  大是强的基础,强是大的保证。疫情影响之下,市场严冬之时,寰宇东方成为行业“巨轮”破浪前行的代表。今年,它将与东成电动工具、嘉吉粮油、日达智造和恒科新材料,一同成为全市新增的百亿级企业。届时,南通百亿级企业数将达到11家,全省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这些“头部”企业,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也在快速成长,在人才、平台、资本等关键环节上撬动创新动能,让创新链与价值链、产业链紧密对接,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创造更多“高原”上的“高峰”。针对企业发展实际“有的放矢”,“1521”方案从鼓励并购重组、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上市步伐、发展智能制造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老企新为”。更美好的愿景渐渐呈现:以大企业带动和吸引优质的上下游配套产业前来聚集,形成“蝴蝶效应”。

  政策引导下,项目建设“一路高歌”,成为恒科新材料产业规模化推进的“法宝”。2018年,公司投资135亿元的二期年产135万吨多功能高品质涤纶纤维项目开工建设,2019年项目中10.5万吨超仿真、功能性低弹丝项目便建成投产,产能稳步扩大;2020年,三期投资300亿元的年产150万吨绿色多功能纺织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三期达产后,企业年销售可达700亿元,将成为国内聚酯纤维新材料产业集聚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不言而喻。

  保持战略定力,心有所持久久为功

  大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培育百亿级企业既是加速经济总量扩张、增强区域经济支撑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市在经济新常态下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如何让“1521”大企业培育工程持续“开花结果”?

  “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强化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路径导向和效果导向,务求更大突破。”曹海锋表示,迈入“十四五”新阶段,需要坚持做大规模与做强实力相统一,进一步优化扶持对象;坚持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相统一,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坚持增量项目与存量企业相统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财政增收与企业增盈相统一,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坚持守住底线与创新服务相统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经济界人士认为,帮助和支持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增资扩产,不仅能节约招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推动已有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在产量和规模上进行扩张,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做大实体经济的一大良方。下阶段,我市将深入实施“1521”大企业培育工程,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大企业走访调研,紧盯重点培育大企业序时产出进度,加强对接协调服务,保障要素供给,对新增投资技改上浮类、榜单排名类扶持政策做好宣传解读和兑现落实。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积极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挂牌,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集群培育和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力争培育一批企业达到200亿、500亿乃至1000亿级别的企业。鲲鲸击水、千帆竞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新巨人”迸发出大能量。

  文丨记者 朱蓓宁 刘璐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