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博物馆社教活动如何创新?近60位文博专家齐聚宜兴建言献策
2023/10/22 17:08  新华报业网  

  近日,“北京·宜兴”双城文博论坛暨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博物馆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宜兴市博物馆展开。

  “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颗珍珠,价值无可衡量,不管大小,都有它特别重要的价值。”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在开幕式上说。优秀的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近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凝智聚力,为文博社教活动实践与创新建言献策。

  精彩活动: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一些精彩的互动活动,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距离,也拉近了研究与传承的距离。

  孩子们夜探博物馆。

  博物馆夜间开放,包括延时开放,是现在热门话题。那么博物馆的白天功能和夜晚功能如何区分?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陈蕾分享了“夜探博物馆,寻觅北京人——博物馆奇妙夜”的精彩案例。

  “当夜幕降临以后,除了有不被打扰的安静氛围,空旷的博物馆还增添了一份平日参观时无法体会到的神秘感。因此我们这项活动内容的设立是以探索、寻宝、解密、知识打卡等多个不同的环节体现出来,结合了各类学科的知识。”陈蕾说。

  似乎穿越回70万年前的周口店。

  据介绍,活动通过一封神秘的信件,把喜欢探索求知的小朋友集中到博物馆中来,使大家有一种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的感觉,瞬间穿越回70万年前的周口店。随着神秘信件中所提供的一些线索,一边做任务一边思考。比如在神秘的洞穴中体验远古人类的生活,学习如何制作火种、用兽骨制作装饰品、磨制古筝、在洞壁上绘画、采集狩猎,思考人类为何又离开了这里、考古学家又是如何在这里发现了化石材料。在体验这些活动的同时,进行信息收集、线索调查、推理分析,最终收集到头盖骨丢失的相关线索。

  搭建属于自己的“北京人”之家。

  陈蕾认为,通过探索求知,找到这些谜题的答案,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发他们对古动物、古生物、古人类以及考古学浓厚的兴趣。

  博物馆的活动如何与生活紧密相连?中国化工博物馆科教部主任赵黎讲述了他们研发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系列精彩课程:兴化报国——跟着展品学化学系列之“探秘马兰纸 传承红色精神”。

  课程以中国化工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物——延安时期用马兰纸印制的恩格斯著作引入。通过课程先导片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物资奇缺,尤其是纸张特别缺少。延安青年化学家华寿俊经过研究、实验、试制,终于用马兰草制造出纸,使边区缺纸的状况得以改善。

  孩子们在认识马兰草。

  课程包含几个部分:一是让同学们观看课程视频,主要内容是讲延安时期为什么缺纸。二是揭秘延安时期马兰草的造纸工艺。老师让同学们观察马兰草,讲解马兰草为什么能成为造纸的原料,以及马兰草的造纸过程。三是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动手体验造纸的过程:选料、切段、煮浆、压碾、晾晒等。四是大家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这个活动就是让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之中体会到延安科技工作者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勇于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赵黎说。

  如何发挥好教育职能,这是宜兴市博物馆近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从2021年起,宜兴市博物馆就建立了全员社教的制度。宜兴市博物馆副馆长郝殿峰解释说:“就是全馆上下全部动员,通过竞争选拔、专家审核,选出优秀的社教课程和授课人员,在壮大了社教人才队伍的同时,也丰富了社教内容,激发了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孩子们学习皮影戏。

  据介绍,目前博物馆全员社教自主创新率达到了100%,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比如安保部原主任葛威开发了一堂课“人火之战”,就是讲述古代是如何消防灭火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施霞开发了一堂课“光与影的艺术”,教孩子们了解皮影戏的历史,还要动手做一个皮影,并演一场皮影戏;典藏展览部的员工樊文杰开发了一堂课“我在宜博修古陶”等等。目前已有60多堂课,各具特色。

  宜兴均陶制作技艺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引进来,走出去’是我们的重要理念。”郝殿峰说。宜兴市博物馆是故宫设立的唯一一个故宫教育中心分中心,博物馆组织宜兴的孩子赴北京、天津、敦煌等地游学,同时将国家级非遗宜兴均陶制作技艺送进了故宫教育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输出,推动了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

  社教人员为孩子们讲解传统织布机。

  暑假寒假期间,家长在上班,孩子往往没有人管,山东滨州市博物馆帮很多家长解决了这一难题。馆长高晓勇表示:“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博物馆,我们设计的课程分两大部分,每天上午请专家给孩子们讲滨州当地的名人、历史、考古发现等等;下午就是培养孩子们兴趣,书法、绘画、茶艺、武术、插花等等,一期课程是5—7天时间,活动受到了大家普遍欢迎,往往报名发出去几分钟,名额就都没有了。”

  滨州市博物馆不仅有针对青少年的活动,还有针对成年人的,比如滨州文化大讲堂、孙子书院文化讲堂、三味戌庠等。

  系列视频: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

  文旅融合背景下,短视频为提升博物馆文化和旅游服务效能创造了机遇。当博物馆推出一个个火爆的短视频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最终我们坚持下来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刘海明感慨说。

  她们从2020年开始制作“《广阳王府的小厨娘》——汉代饮食文化科普”短视频,至今已经4年,共16期,每期时长4—5分钟。当时单位一名“90后”看到腾讯有个短视频的征集活动,于是就想试试,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拍成一个短视频。

  品尝美食。

  为什么叫广阳王府的小厨娘?据刘海明介绍,是因为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由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博物馆、辽金城垣博物馆整合而成。大葆台西汉墓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墓主为西汉广阳王刘建。短视频以虚拟的“广阳王府”为场景,通过“俏皮可爱的小厨娘”和“博学又贪吃的尉管家”两人对话,讲述中华悠久饮食历史文化及相关考古遗迹、出土文物。

  这个项目开始时,受到不少挫折,大多数人认为她们是“瞎胡闹”,质疑她们有没有这个水平。

  由于没有任何经费来源,从写剧本到拍摄、剪辑,包括演员,全是由博物馆的员工自己完成。内容则是结合传统节日讲解出土文物,比如是大暑的汉方莲藕汤,是因为马王堆墓葬出土了藕;重阳节的蓬饵,文献上记载是用蓬草和米来做,她们在制作时则把米换成了大葆台出土的栗子。小厨娘穿的汉服,是参照马王堆出土的服装。语言上,则尽量将一些时下的流行语穿插其中。

  视频拍摄中。

  因为不能影响到上班,所以视频拍摄、制作都是在午休期间,大家找一个角落搭个场景,米、面等道具都是自己家带的。到了2023年,短视频的影响越来越大,像烤肉的那一集有了近300万的阅读量,不仅成为北京地区博物馆的优秀教育案例,也终于获得了经费支持。

  “怎么样才能吸引观众?最重要就是讲有趣的故事,不能是那种死板的说教。”刘海明说,“我们作为文博人,要把文物融入到生活,发挥我们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短视频拍摄,不仅用普通话,宜兴陶瓷博物馆拍摄的“文物少年说”的系列短视频,还增加了英语、手语等。目前,已经拍摄了34期《我是宜兴陶瓷文化推荐官》、11期《文物少年说》等系列短视频。

  视频讲解除了汉语,还有英文、手语。

  “这些短视频一开始是馆内工作人员与当地陶艺大师共同解读文物,后来讲解人员既有名家,也有学生和老师,以及其他工作岗位的成员。文稿由我们准备,请专家翻译,因为宜兴陶瓷文化当中有很多的专业名词,还要按照外国人的习惯来翻译。我们将视频用多种语言呈现,就是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文博知识,或者来督促我们。要让文物根植在宜兴人的心中,增加文化知识的传播。”宜兴陶瓷博物馆副馆长褚迎军说。

  有趣绘本:让读者更加了解文物

  如今博物馆为了让孩子们更了解文物,还推出绘制文物的绘本,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和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让文物更直观、清晰、有趣,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铁路绘本。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主要讲述了中国铁路140多年的发展历程。馆内陈列的有清政府为京汉铁路开通所铸的铁碑、国内发现最早的钢轨、具有百年历史的印票机等大量珍贵文物。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馆员闫晓白表示,他们制作了针对青少年的科普绘本《这就是中国铁路》,就是告诉孩子们,现在高铁已经成为中国亮丽的一张名片,而中国铁路的发展其实是不容易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段步履维艰的过程。

  铁路绘本。

  “我们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这个绘本,不仅要做到内容权威,而且形式上要美观,带给孩子们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他们感觉‘真漂亮’,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学习铁路发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闫晓白说。

  浙江台州市博物馆展览陈列部主任程龑提出了另一种教育思路:让国内已有的优质资源和本馆资源巧妙链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2022年程龑关注到故宫博物院出版了一套《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绘本,每一个故宫文物都配有1200字左右的故事。程龑就围绕此绘本设计教学课程,比如在东珠朝珠的课程中,他们采购产自绍兴的珍珠蚌,带着孩子们现场打开蚌壳;采购东珠朝珠的模型,作为导入环节的材料,带给孩子们可触摸、可闻、可佩戴的多感官体验。

  讲解故宫宝贝故事。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博物馆引导孩子们发掘绘本中的角色,跟着东珠朝珠一起旅行。比如向孩子们提出“你觉得东珠会经历怎样的故事”等开放式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答案,孩子们不用害怕答错,因此参与的积极性更高,语言表达往往更为丰富,有的孩子甚至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追问。

  最后他们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制作古风朝珠,还衍生出了一个与东珠朝珠配套的寻宝游戏。虽然讲的是故宫文物故事,但会把本地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巧妙地“链接”其中,最终落脚点是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中小博物馆普遍面临人手和资源匮乏的问题,以优质绘本资源、文创资源进行整合,链接本地文化,以馆社共建、馆园共建、馆馆联动的形式举办活动,可以对中小场馆开展儿童教育起到合力作用。”程龑说。

  博物馆出版绘本,必须和出版社合作,双方如何无缝对接、优势互补呢?《了不起的故宫宝贝之神韵匠心》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艺术设计分社社长饶薇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前期在选题策划时,我们也知道故宫有非常多的文物,所以我们对整体市场上的绘本做了非常详细的调研,然后与当时的作者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方向。”

  内容由故宫博物院的团队把关,在绘本整体的设计上,出版社则提出更多的建议。尤其是后期的宣传和营销,出版社更是发挥所长,与售书平台、视频平台、媒体进行深度合作,把绘本推广出去,同时举办各式各样的体验活动,来分享绘本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绘本,了解博物馆的文物。

  围绕这次论坛,如何实现中小博物馆社教工作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北京博学社教专委会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果美侠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大小馆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博物馆与外部社会力量的合作。“在我们过去所有的合作当中,与合作伙伴一起对接、一起工作、一起探讨,收获最大的是我们。合作伙伴的思维方式、规划模式总能够启发我们。不过,合作中要把握博物馆的核心专业,比如馆校合作,文物资源、核心想法一定要是我们的,但课程设计、教育人力可以交给合作伙伴完成,这样不仅拓展社教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在课程定制、丰富活动形式等方面创造更多可能,为观众提供更多元的博物馆文化体验。”

  “博物馆社教工作不仅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更是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共振互联的纽带。”宜兴市博物馆馆长杨潇表示,依托学术研讨、调研探访、技能培训等手段,各馆之间建立相互交流的机制,尤其是占比最多的中小型博物馆,可在与不同类型、不同体量博物馆的互助学习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身特色的社教思路与方式。让社教课程更贴近观众,让社教活动工作更有包容性,让社教内容更具互动的“社交”属性,不仅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也成为新时代博物馆社教工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博物馆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