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这件“传家宝”很特别,它的名字叫“家风”
2022/11/10 18:01  新华报业网  

  何为家风?不同家庭,表现各异。但著名《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大概最能概括中国式家风的“精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指出“家庭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本期《人文周刊》,关注了几个寻常家庭的家风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鲜活印记,源自其自身真挚动人的自然书写。这些故事的背后透露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已经深深地渗入了家族后辈的血脉中,潜移默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他们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这些“吉光片羽”的家风传承,才最终汇聚成了奔腾向前的时代江河。

  一个世家大族的记忆赓续

  从1984年决定开始修撰家谱,甘櫯写写停停已持续了近40年。

  40年,青丝变白发。

  今年70岁的甘櫯,是南京财经大学退休老师,他的祖上甘家是南京赫赫有名的望族。如今南京城南留存的“甘家大院”(又称“甘熙故居”),便是由甘家祖辈建造的。

  甘櫯是甘家的第27代。1952年,甘櫯出生;此前一年,甘家大院被收购为国家所有。“那一年,举家搬迁时,我还在母亲肚子里。”甘櫯对记者说。

  1984年,甘櫯的父亲甘浏病危。甘浏召集子孙于病床前,倾吐了自己修撰家史的愿望。甘櫯决定担此重任,由此开启了修撰家谱的漫漫长路。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着家规、家训等文化历史。

  修撰家谱,是一个“大工程”。历史的碎片早已散落各地,重新捡拾拼凑的过程十分艰难。“从甘家大院搬出之后,家族成员散落于各地,家谱也分散在各房。由于我们清代三修的族谱不知下落,因此已有三百多年未能续修族谱了。”甘櫯说。

  甘熙故居

  循着历史的长河而上,甘櫯在史料中锲而不舍地寻找着甘氏祖先留下的痕迹。从故居大院搬离前,甘家曾将家中著名的藏书楼“津逮楼”遗存书籍,悉数交给南京图书馆,因此南图保存着诸多甘氏家族的历史文献。为搜集史料,几乎所有的寒暑假,甘櫯都泡在南图古籍部查阅资料。他还遍访四川、重庆、贵州、江西、湖北多地,寻访甘氏宗亲,甚至还追踪到了一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甘氏族谱。

  甘家以家底之丰、藏书之巨、人才辈出闻名,但在修撰家谱的过程中,让甘櫯感到自豪的却是一脉相承的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甘氏家族,历经千百年沧桑而不衰,伴随着六朝兴替而成为金陵最古老的土著,靠的是优良家风的代代传承。”甘櫯说,在甘氏家训中,最有影响力的八个字是:“孝行于家,忠施于国”,而这早已沉淀为家族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例如甘氏家族历史上出现的明代御史忠臣甘霖、清代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廉吏甘汝来,还有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甘祖昌、抗美援朝立功受奖的甘棠烈士等等,这些甘氏家族的成员,无一不是‘孝行于家、忠施于国’的典范与楷模。”

  甘櫯(右)与堂侄甘为群合影,甘为群是“夸父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

  甘櫯与外甥女海清合影

  如今,甘家子孙在各行各业都不乏出类拔萃者:“夸父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甘为群、中国建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程泰宁……尽管人生轨迹和境遇各不相同,但根植于内心的家风却一直接续传承,鼓舞和规范着后人立身处世、成长成才。

  眼下,甘櫯已到古稀之年,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得体,言谈举止间尽显儒雅之风。他经常在家族成员聚会时宣讲家训,使后辈对家训产生一种崇敬感,从而潜移默化地自律自省。他也时常带学生到甘家大院参观,以家训中的精神为纲教化后辈,“让家风中的‘家国情怀’代代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熏陶,是我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甘櫯时常带后辈参观甘家大院。

  在甘櫯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三样东西不可缺:国史、方志、族谱,这三者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甘櫯希望能尽早完成续谱,并撰写几本甘家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复建家族祠堂及祖茔,将家族的智慧和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六朝至今,古都金陵一直是世家聚居、人文荟萃之地。在南京,很多传统名门都如甘家一样,有着独特的家族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家风,这不仅令家族门楣光耀、英才辈出,更相习成风、广为传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这几年,南京秦淮区文旅局二级调研员金戈,通过文史梳理和田野调查,将南京历史上二十个世家大族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故事集结成册,写就了一本《金陵世家》,将于近期出版发行。

  金戈以中国“建筑四杰”之一的童寯先生举例,“谦约节俭,廉公有威”,是童寯极为推崇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的名句。他以此反复告诫子孙“要好好地做人,要认真地做学问”,而这也成为童家子孙一直谨记的家训。金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耄耋之年的童老,每天仍坚持步行去东南大学上班。校方考虑他年纪大了,提出安排汽车接送,被他一口回绝。校方一再坚持之下,提出为他配置一辆三轮车,童寯才勉强应允,但提出由自己的儿子——50多岁的东南大学电子系教授童林夙蹬车。于是,在东南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这样的风景:头发花白的童教授吃力地蹬着三轮车,另一位童老教授则安坐于车上。

  “这些‘金陵世家’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人生命题: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乃至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金戈认为,家风家训,在家庭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连接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同时又通向社会,通向天下。“当今社会重提家风,能够涵养个人品德,促进和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可以说,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文明的‘铺路石’。”

  在“仪式感”中塑造家风

  当今社会的家风,已不只是大家族家谱中的一纸家训。家风细雨,润物无声,生活中点滴具有“仪式感”的小事,成为了家庭成员内心情感和文化的连接,让家风文化渗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女儿在5岁那年,带着懵懂的疑问问沈鸿。沈鸿决心要为女儿制作一份成长档案。

  今年60岁的沈鸿,是苏州市双塔街道网师社区的居民。因为母亲从事档案工作,她也因此养成了收集整理家庭档案的习惯。

  升学时候的成绩单、老师的评语、各种荣誉证书、全家出游的照片……女儿人生中每一件具有仪式感的小事,都被沈鸿细心地保存了下来。女儿出嫁那天,她郑重地捧出了一摞厚厚的成长档案,并给每一本档案冠以特别的名字,从《童年的回忆》《成长的烦恼》《少女的祈祷》到《艺海里遨游》《期待花会开》《南艺新天地》,再到《母女两地情》《梅花舞三弄》,每一册的档案都仿佛是一件饱含情感温度的艺术作品,跳跃着动人的情愫。女儿一页页地细细翻看,泪水止不住汹涌而出……

  沈鸿在整理家庭档案

  家庭档案,不仅瞥见了这个家庭健康幸福的生活轨迹,更流淌着向善向上的家风。女儿的第八本成长档案《梅花舞三弄》,记录了女儿美好的恋爱时光,其中有一封沈鸿写给女儿的信:“关于办喜事的原则和建议:结婚办喜事图的是热闹,可请可不请的就不请,可发(喜糖)可不发的就不发。不要让别人感到我们是借办喜事敛财,一定要低调!”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从小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长大,我希望女儿能将优良家风传承下去。”这之后,沈鸿给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制作了档案,因为整理搜集工作,她经常要忙到半夜三更,却乐此不疲。闲暇时,她时常翻看档案里的老物件,也经常鼓励身边朋友记录家庭故事和家庭历史,将家庭中崇德向善的力量接续传承,“因为这是我们能留给后代的一笔精神财富”。

  沈鸿为女儿制作的成长档案。

  从2015年开始,江苏省档案局上线了国内首个“家庭档案馆”软件,凡是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形式的家庭记录,都可以放入家庭档案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档案发挥了家谱的功能,成为传承家风的载体。

  “我正在给女儿写信呢。”接通电话的那一刻,韩璐的声音里自然地流淌出一种幸福感。2021年,女儿离家上大学之后,她便用这样的方式和女儿保持情感“流动”,至今她已经写了40封家书,约5万字。

  纸短情长,见信如晤。给女儿的40封家书里,絮叨的都是些看似寻常的小事,说的也都是家常话语,却承载着绵绵思念与脉脉温情,更传递着一位普通母亲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

  “姑娘,别忘记和着岁月的脚步努力奔跑,努力很重要;更别忘记奔跑中也要有暂时的停顿,及时修正前行的方向更为重要。”

  “无论在何处,我们都要尽可能发扬自己的长处,不让自己的短处出来捣乱,这是一种‘长善’‘扬长’的理念,是我们自身成熟度的一个体现。”

  每周给女儿的一封信,是韩璐心里惦念的一件大事。有时候即便工作到深夜,她也要赶在夜里十二点前把家书发出去。韩璐说,如今通信便捷,联络渠道多样,但她更偏爱“家书”这种传统的方式。“文字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能够穿越时空让瞬间变为永恒,隽永而历久弥新。”

  韩璐与女儿

  在韩璐的家,“好好说话”是一家人努力营造的家风。“一个家没有比好好说话更好的‘风水’了,能好好说话,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大智慧。”有时候,谁的性子突然急起来,韩璐都会带领家人及时做到“三步走”——

  按下暂停键——“啊,看起来你情绪不佳哟。”

  当镜子——“我看你声音又高,语速又快,还那么多指责,怎么了?”

  做翻译——“哦,我尝试理解一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是不是……”

  韩璐之前做过12年的小学校长,如今的她,是南京市公益性心理咨询分中心(秦淮)的负责人,长期在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为家庭和孩子释疑解惑、疏通情感。她对当下的家风教育感触颇深,“家风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是一个孩子的性格底色,影响着他们未来。”面对当下父母中流行的“鸡娃”现象,韩璐觉得,这其中透露出部分家长对“养不教父之过”的片面解读,是对竞争的误读,也是时代焦虑的体现。“我们要把家庭教育置于整个国家之中,基于国家、民族的发展来教育孩子,只有站在‘大’处,这样的家风才更有生命力,也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时代需要的人才。”

  韩璐给女儿的家书

  让中国式家风走出“家”

  “每每看到这个草垛,便提醒自己,生活再好,都不能忘了勤俭节约的家风。”

  对85岁的如皋退休教师冒俊来说,陈草村里矗立着的这个直径12米、高18米的庞然大物——“陈草薋”,是他时刻警醒自己不能忘却的“活家训”。

  如皋陈草村,一个普通的苏中农村,其名来源于村中一座用陈旧秸秆堆成的草垛子——陈草薋。陈草薋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当地著名的文化“地标”。

  冒俊在如皋生活了一辈子,他的祖辈冒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冒俊说,清顺治年间,如皋冒氏十一世祖冒宇文为了教导子孙勤俭持家,留下草垛,并定下了草垛“只可加高不可妄取”的家规,至此之后,冒氏子孙从未拿过草垛里一根草,每隔三年,冒氏族人就会为它添加草料,习俗历代沿袭,陈草薋也因此越堆越大。

  陈草薋

  “陈草薋是我们冒家人的精神寄托,延续了冒氏族人一代代勤俭持家的坚持和信仰。”冒老说,冒家子孙对着陈草薋虔诚鞠躬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到了给陈草薋加草的时候,冒氏族人从四面八方聚集一起,这已经成为了整个家族最重要的仪式。

  历史的痕迹在沧海桑田中逐渐斑驳褪色,但根植于心灵深处的家风却始终闪闪发光。如今,“陈草文化习俗”被列入如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草薋”也成为当地勤俭节约的符号,成为冒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冒俊时常为年轻人讲述家风故事,教导他们要踏踏实实累积家财,本本分分为人处事。

  冒俊

  “60后”如皋市民缪建红,总以陈草薋来告诫家中晚辈时刻牢记勤俭节约之风。儿时生活在乡村的她,对柴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粮食之珍贵不言而喻,其实柴草同样珍贵,儿时家乡因为地处高沙土,土壤很贫瘠,作物长得瘦,粮食收得少,秸秆也不多。有时候家里揭不开锅,确实是因为缺少烧锅的柴草,所以人们对柴草格外珍视。”

  在缪建红的记忆中,儿时农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草薋”,其大小不仅与家庭人口多少有关,也是一个家庭勤俭持家、家境殷实的象征。“过去,人家嫁女儿时,女方‘考察团’由媒人陪着,第一次到男方门上‘看人家’,不仅要看男方及其家人的为人处世,也要看男方家境状况,从草薋的大小便能知晓一二。”

  “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再为烧火犯愁,但‘不可妄取’这条祖训,应当是天下如皋人共同铭记的家训。”缪建红说。

  中国家风中所包含的文化和精神,远远大于了血缘意义。很多精神财富超越了家庭范围,影响了血缘之外的人,进而化为一个地域的乡风、民风。

  对“80后”媒体人张知言来说,家风是什么,很难用只言片语概括清晰。

  “以后要靠你自己了,加油,姑娘。”9年前,张知言的父亲说完这句话,带着爱与不舍,与这个世界告别。父亲去世后的每年清明,张知言都会带着儿女给父亲扫墓。在她眼里,“家风”其实是一种生命教育,年复一年的“寻根问祖”,其实是在提醒孩子,应当永世不忘祖辈的养育之恩,让孩子们知晓血脉延续的意义,体味责任、感恩、传承……

  没有耳提面命,没有刻意传授,只是在约定俗成的习惯和潜移默化的言行中,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后辈心里,并且让他们矢志不渝地传承下去。

  这,也许就是家风的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