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思想 > 正文
思想周刊荐读|王相坤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与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张彤谈人才强省建设
2022/03/01 09:40  新华报业网  

  新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先进、信仰坚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意志顽强、作风优良、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生动写照,是党强大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的集中展现。完整、系统、全面、准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争取更大光荣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与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王相坤(作者为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秘书长)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时,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十大经验之一,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可以体悟到理论创新的重大作用,而且意味着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创新。

  ——《新时代传承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陈 朋(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坚持敢于斗争,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

  ——《坚持敢于斗争,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卢雄勇(作者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政声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坚持把人才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资源”,响亮发出“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的动员令,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站在人才工作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社部门将奋力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省党代会以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奋力推动新时代江苏人才强省建设,努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助力加快新时代江苏人才强省建设》张彤(作者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潜力也在农业农村。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是指机会均等,不是财富均等;是坚持市场机制而不是“政府强制”,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与群众勤劳双手共同发力;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继续“做大蛋糕”才有可能“分好蛋糕”。我们要把准定位、明晰抓手,加快探索具有区域辨识度的共同富裕路径。

  ——《迈出农村共同富裕新步伐》泰州市姜堰区委书记方针2月17日在姜堰区乡村振兴大会上的讲话 本报记者 袁媛 整理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高地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起到了谋篇布局、指路引航的关键作用,需要“破”得够“足”,才能“立”得够“深”。

  ——《“破”得够“足” 才能“立”得够“深”》王瑾(作者为靖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文旅业进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复苏与发展新阶段,文旅消费信心逐渐恢复,文旅发展潜力逐渐释放。建邺区作为南京的“城市客厅”,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文旅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了文旅消费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贡献度,对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贡献度。

  ——《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三个贡献度”》殷晓巍(作者为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随着江苏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省属应用型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服务性、应用性特征。

  ——《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胡戬(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智库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以数字化信息为生产要素,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改变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消费和分配方式,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助力产业“智改数转”》沈坤荣(作者为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