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科技 > 正文
江苏水稻新品种发布,“南粳46”有了接班人
2021/09/28 20:44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在南京紫金山脚下,有一块不起眼的土地,它仅80亩,却孕育出了江苏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大米——南粳系列,其中“南梗46”更是耳熟能详。9月27日,“南粳之父”王才林教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公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江苏水稻有了新的品种:“宁9044和宁9053”,著名的“南粳46”有了“接班人”。

  27日下午,一场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现场观摩活动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里举行,这里是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种植基地,江苏广袤的农田里种植的水稻有三分之一的品种在这里培育。

  “江苏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科企合作的方式,依托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优良食味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选育’和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抗稻瘟病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创制’,将全国食味品鉴金奖大米‘南粳46’与目前江苏最大推广面积的常规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进行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并通过条纹叶枯病抗性与半糯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了新一代优良食味半糯早熟晚粳稻新品系——宁9044和宁9053。”江苏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介绍,新品系继承了“南粳46”食味口感及“南粳9108”早熟、灌浆快、高产等特点,在外观和口感上表现出了晶莹剔透、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等优势。且其生长过程中茎秆粗壮,分蘖性强、穗大粒多,后期熟相佳、产量明显提高,非常适合在江苏沿江、苏南、上海周边及安徽沿江单季晚粳稻区种植。

  “从进行杂交试验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二、三年了,品质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工作都历经了二、三代试验。”王才林回忆过去时感慨,“研发新品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立志研发又高产又好吃又抗病的品种,但实际上总是会碰到新环境难以种植、生产倒伏、易发病等问题,三者难以兼具。研究所的团队毫不动摇、从不气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往前走,这才有了现在喜人的成果。”

  目前,宁9044和宁9053已分别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预试和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如能顺利开展大规模种植,亩产可达到650公斤以上,将进一步推进江苏稻米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陈晓颖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