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院士增选的创新之举值得期待
2023/09/01 21:36  新华报业网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公告,宣布2023年院士增选推荐、增选提名工作结束。这是中国科学院审议通过“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有“改变院士评选院士传统做法”“落实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值得关注。

  作为我国最高学术头衔和学术界殿堂级荣誉,如何确保院士遴选公平公正事关科研风气。近年来,我国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完善。不过,由于我国院士制度起步较晚,院士评选仍存在一些历史性、机制性问题,一些非学术性因素依然影响院士增选公平性。此前,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就曾直陈院士增选弊端。由于院士增选所涉重大,评选乱象虽是个案,可一旦出现即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我国院士队伍的声誉和形象,削弱院士称号的美誉度。

  今年,院士增选过程中出现不少新探索。比如,在推荐方式上,严禁推荐人推荐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举贤避亲”的回避制度,有利于防止院士增选中利用裙带关系上位;在评选流程上,打破“院士评院士”的传统,采取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与院士增选大会选举相结合方式,对候选人的多方位评判,可以有效抑制贿选冲动,防止个别候选人操纵评选;在候选人资格上,规定党政机关等单位负责人原则上不能作为院士候选人,这有助于防止行政权力干涉院士评选,更好避免“仕而优则学”现象。这些新规定、新办法、新变化,目的都在于扎紧院士增选的“入口”,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对院士选举的干扰,堵截院士增选中的不正之风。

  让院士头衔回归荣誉性,除了严把院士增选入口之外,也要在院士管理上作出新探索。这几年,不少学者呼吁让院士头衔与各种利益尤其是非学术利益“解绑”。这种建议不无道理。从实际看,一些专家学者一旦评上院士称号,各种学术非学术资源便纷至沓来,资源的富集也许对推进科研有一定推动作用,但物质利益与院士头衔挂钩过多过密,也容易让院士头衔变味、走样。给院士头衔含金量做做“减法”,逐步清除与学术无关的利益与资源,让院士头衔与物质利益适当“松绑”,有利于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更好发挥我国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作用。(韩宗峰)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