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 | 警惕“厌童症”背后的话语陷阱
2023/07/27 19:24  交汇点新闻  

  最近,一位女作家在微博上吐槽带娃出行遭遇苛待,引来不少家长“倒苦水”,“厌童症”一词也随即上了热搜。

  为啥突然有人如此讨厌儿童,还发展成一种“病症”?稍作研究就能发现,“厌童症”并不是严谨的概念,它是新近被生造出来的词,用于表达情绪,是作为一种“标签”流行起来的。如果对此过分解读、提炼,很容易产生话语陷阱。话语陷阱不能准确描述事实全貌,却击中人们的情绪弱点,让本该充分讨论的议题变成了一场互相伤害的骂战。

  其实,“厌童”是个伪命题。在公园里孩子再怎么玩闹,也几乎不会引来侧目。作家冰心写过一篇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讲的就是成年人在童趣中感受到的美好。现实中,大多数人看到喧闹儿童时会联想到活力与生机,而不是厌烦甚至仇恨。人们真正厌恶的,是一些人践踏规则,肆意妄为,没有边界意识与公德心,比如随意插队的、大声喧哗的、高铁上霸座的。若因为个别热点事件就说社会出现了“厌童症”,恐怕没有说服力。

  在“厌童”的讨论中,有一个现象值得警惕——一些议题白白消耗人们注意力,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其实,当前许多城市正在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从适应儿童的角度改造公共空间。明明我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有益讨论,在呵护儿童天性和保护人们正当权利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可“厌童症”这个话语陷阱,让网友们陷入情绪的非理性释放中。这背后,恐怕还是“流量狂欢”在推波助澜。

  “厌男”“厌女”“厌老”“厌童”……网络上,总有人喜欢创造出一些新概念,挑动人们神经,引发人们焦虑。这些概念要么用热点事件“打头阵”,要么引用某些研究“扯虎皮拉大旗”,加上煽情图文、视频的包装,很能吸引眼球。这些概念以偏概全、经不起推敲,但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时代,也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心态,甚至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作用。

  炒作出来的话语陷阱不得不防。当前,针对自媒体违法乱象的整治正在进行,从监管部门到自媒体平台,对制造焦虑、塑造对立的无良自媒体不能手软。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不妨就从“厌童”话题开始,让讨论重回理性,让爱护、关心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成为网络主流。

  (袁媛)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