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扬州以民主协商推进高质量发展 “好商量”助力建设“好地方”
2023/02/02 11:43  新华报业网  

  两年前,扬州市政协一场关于“推进园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专题协商,掀起该市推进园区“二次创业”的热潮。

  两年后,实现“再生长”的11家省级园区,扛下扬州产业经济半壁江山;不久前,扬州市邗江区月明东苑小区居民周扬芳走进社区协商议事室,她提出小区附近增加公共晾晒场的诉求很快得到回应。

  这两件事,前者是“发展大计”,后者是“身边小事”,而解决这一“大”一“小”两个问题背后的机制却是一样——近年来,扬州不断完善“好地方、好商量”品牌制度,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新样本。在1月4日扬州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市委书记张宝娟表示,市政协协商议政有深度、建言献策有高度、民主监督有力度、服务社会有温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巩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协商民主新局面。

  畅通民意,

  协商平台时空全覆盖

  安平社区危房住户顺利搬迁、鸿福家园小区居民如愿装上电梯;恒大帝景小区充电桩尊重民意采用两种充电方式……这两年,扬州城乡居民越来越熟悉一种表达意见、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用好由政协在基层打造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邗江区去年举办的400多场协商议事活动,成为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

  扬州依托主城区38家城市书房和全市212家企事业单位、540多个改建提标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搭建新平台。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在哪,协商议事会就开到哪。经历10多场协商议事活动,邗江区政协副主席何云峰深有感触,在协商议事活动中,不断了解群众诉求、凝聚群众共识,帮助基层解难事、办实事,已经成为政协委员履职的新风貌。

  “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深耕特色、打响品牌,搭建‘年、季、月、周+平时’的协商平台。”扬州市政协主席陈扬表示。“界别活动周”是扬州市政协一大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15年,去年以“助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为主题,组织市县两级近2000名委员开展协商活动113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多条,一条条建议转化为美丽扬州建设的务实举措。

  共商共推,

  服务“好地方”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扬州市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书记张宝娟与委员和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共商“智改数转”,形成的9条意见转化为《扬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政策举措。在2022年10月召开的扬州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市长王进健与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共话古城保护和品质提升,委员们提出的强化规划引领、疏通政策堵点、完善功能设施等建议被扬州城市更新“1+1+9+N”规划编制所采纳。

  如今,扬州城市重大规划编制前、重点工程实施前、重要文件制定前,市委市政府都委托市政协进行调研论证或到市政协征求意见。2022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市政协活动50多人次、批示批办协商成果36件。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2年11月,扬州市政协发动各界委员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部门自评和委托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实打实摸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和生产经营等领域存在的堵点痛点,围绕政务、法治、市场等营商环境建设开展民主评议。经过持续接力协商监督,扬州营商环境建设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全省率先上线市政府采购市县一体化云平台,率先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扬州创新生态指数进入长三角城市群前10位,“营商便利度”指标全省考核名列第一。

  化解矛盾,

  画出最大“同心圆”

  江都区樊川镇政协工委注意到里下河农科所项目建设涉及农户众多、群众诉求强烈,及时开展田头协商,高效化解矛盾,既维护群众利益,又促进了项目建设。广陵区东关街道围绕老年大学和盐阜路11号院之间长期存在的小操场使用管理纠纷,开展“扬州老年大学南侧操场适老化改造”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提出资源共治共享的解决方案。

  民主协商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扬州市政协聚焦全省“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开展“密切关注群众诉求,助力化解基层矛盾”专题协商议事活动539场次,提出意见建议924条,助推化解问题260多个,对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社会治理、农民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改革和金融市场等重点领域,成立5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等服务,提出15条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批办,有力助推信访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陈扬表示,扬州市政协将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不断创新“好地方、好商量”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加强党的领导、政协有站位,建强制度机制、共商有保障,做强基层基础、参与有阵地,锻强队伍素质、委员有责任”的“四强四有”制度机制,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汇聚强大正能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劲松 李源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