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最炫民族风”火爆云端、中秋戏曲晚会好在哪儿、乡村遇见谢玉西 | 文艺周刊荐读
2022/09/22 10:31  新华报业网  

  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88期)

  【繁花】

  【新潮】

  【繁花】

  苏北大鼓 评弹茶馆 曹家班唢呐——

  在云端,江苏“最炫民族风”火了

  从苏南的评弹,到苏北的大鼓,云端正成为我省传统民间文化的“第二舞台”,仅徐州沛县一个吹奏唢呐的直播间,开播半年就吸引了70多万粉丝,引来中央级媒体的追踪报道。打开这些直播间,不只是打开了一个个云上舞台,还有江苏的风土人情、艺术工作者的坚守和创新。

  乡音乡情,“大鼓状元”成了网红主播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苏北大鼓演员牛崇光,提前通知,本周三晚上7:30准时直播,欢迎大家光临!”短视频平台上,牛崇祥(艺名牛崇光)热情地向大家打招呼,59岁的他满面红光,精气神十足。上千条点赞很快袭来,网友也热情与他互动留言:“牛师傅,几十年前你在陆集唱大鼓我就听过,好听!”

  苏北大鼓,一种流行于宿迁、广泛影响苏鲁豫晥地带的传统曲艺形式。一般是一人表演,左手击打一对月牙板,右手击鼓,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因为接地气、带着浓浓的乡音乡情,很受地方观众的欢迎。

  牛崇祥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苏北大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宿迁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观众誉为“大鼓状元”。他从2017年开始搞直播,至今已有5个年头,光是在抖音上就有五万多粉丝,点赞量近十万。从“大鼓状元”变身“网红主播”,牛崇光成为苏北大鼓在网络上的积极推广者。

  直播间拼的是真功夫。一人、一鼓、一对板,要怎样才能留住网友?牛崇祥说,“首先得靠肚子里有货!”《走马春秋》《无艳春秋》《凌霄汉》《战君山》……这些都是牛崇祥的拿手书目。传统曲艺一度遭受到时代发展的困境,牛崇祥也犯愁,“满肚子都是书,就愁唱不了”。现在,在网上搞直播说书,不能天天都说一模一样的段子。他的满肚子存货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像这些长篇书目,每天说三个小时,连续不断,说完一部也最起码要三五个月。”

  谁说听大鼓的都是老年人?牛崇祥发现,自己的直播间里,六成以上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哪天我不直播,他们会念叨着来问。”尤其让他感动的是,有些痴迷大鼓的老年人,平时自己不太会玩手机,就让家里孩子把手机设置好,一到点就打开手机守着他的直播。

  刷手机的不少青年人,刷到了苏北大鼓,也会津津有味地追下去。这也让牛崇祥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年的他,只要有艺人到村里来表演,总是早早地到现场等待开场,一场也不落。现在,苏北大鼓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年轻人生活之中,也让他看到了传统戏曲传承下去的无限可能。

  以前的观众在乡间大集上,现在的观众在直播间里,但是留住他们的道理是一样的。“摆地摊时,你不能撂个三场五场才出来唱,这样观众就不来了。直播也是这样,天天播,人气才能涨得快。”牛崇祥说。

  如今,牛崇祥每场直播都有稳定收益,但是他坚持“不带货”。“观众是来听书的,你咋还卖起货来了呢?一来二去书迷们就不来了。”他说。为了让直播更加生动,他还会策划不同曲种之间在直播间“飙唱”。

  从18岁拜师学艺到现在,苏北大鼓早已成为牛崇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牛崇祥带领学员们在社区平台演出了100多场,今年他计划目标是200场。他说,“网络直播,同样也是一个大舞台。作为苏北大鼓省级传承人,目前我的任务和心愿就是把它传承发扬做好。”

  线上线下,苏州评弹唱响“声声潮”

  不久前的中秋节,苏州平江路上的琵琶语评弹艺术馆迎来了观众热潮。每天十余场的演出门票基本当天售罄。古老的苏州评弹近年来越来越“潮”,该馆的评弹演员吴亮莹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吴亮莹本是苏州的专业评弹院团演员,2011年她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配唱了一段《秦淮景》,被更多人熟知。几年前,吴亮莹和伙伴们一起创业,在平江路上开了这家评弹茶馆。“我从小就生长在平江路附近,对这里充满感情,对苏州评弹也有种情结,希望通过自己的展现让更多人了解苏州文化。”

  评弹茶馆楼上楼下能同时容纳100多个座位,一直人气不俗。几年来不断有粉丝慕名而来,点名要听《秦淮景》。如今的吴亮莹,又在网络上有了新的代表作。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短短几句,就美到让人耳朵上了瘾。《声声慢》是国内男歌手崔开潮演唱的一首歌曲,近年来不断以各种形式被翻唱,吴亮莹的吴语版《声声慢》成为其中一道亮眼风景。除了将流行文化与吴侬软语结合重新演绎的《声声慢》,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收获了百万点击量外,吴亮莹在网络上还演唱过《天涯歌女》《花好月圆》等吴语歌曲。在网上的这些短视频中,她身着典雅旗袍,伴随着弦索叮咚,吴侬软语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款款温柔,让人过耳难忘。随着网络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琵琶语评弹艺术馆更加成为平江路上的一处热门“打卡地”,更多网友渴望来现场亲耳聆听苏州评弹这个“最美声音”。

  馆里也有十几人的演出团队,但很多观众还是冲着吴亮莹而来。为此,吴亮莹坚持每天演出。前段时间正值暑假旺季,一天16场、每场一个小时的演出,吴亮莹每场都演,一场要唱上近20分钟,每天深夜到家都要11点多。身边的人都说她简直是“用生命在唱”,劝她别太拼。吴亮莹却说,现在来馆里听评弹的好多都是全国各地来的,“大家都那么热情,你不唱行吗?”

  2018年,歌手蔡琴偶然间来到馆里听评弹,连连称赞她的演唱,“高的高,软的软,苏州话表达出来的味道,值得你花一点时间听一听,你会爱上它。”

  “评弹艺术不能称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这是吴亮莹的观点。她说,苏州评弹发展到现在,可以多尝试与流行音乐等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进行新表达。“比如我自己,喜欢听郭兰英、李谷一、邓丽君甚至是青年歌手周深的演唱,他们的唱法、气息和咬字,都可以为我们的评弹提供借鉴。只要能找到适合吴语唱的歌曲,我都可以试着来唱一下。”吴亮莹说。

  如今,这间评弹茶馆在抖音上也有了十几万粉丝,许多观众来拍摄吴亮莹演出的短视频,常常成为网络爆款。吴亮莹认为,“网上引流,线下演出”的模式,能让更多观众走进茶馆。“只要可以助力评弹艺术的当代传播,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多出大家喜爱的原创作品。”

  祖孙三代,曹家班唢呐半年赢得粉丝72万

  “要不我们也试试直播?”疫情期间演出暂停,对于以唢呐演出为主业的曹家班来说,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眼看着家里的亲戚和自己的兄弟们陆续改行,今年2月底,1986年出生的“第五代传人”曹嘎终于发出了这样的提议。

  花了半个月时间准备,3月18日,“沛县曹家班唢呐”抖音直播间上线。“原以为能有十几、二十个人来看看就不错了,结果第一天陆陆续续进来了几百人。”让曹嘎惊喜的是,很多人刷同城看到他们在直播,就特意进来打招呼,“曹师傅好久不见了!”还有的直接在公屏上写:我儿子当年结婚的时候,就是你们给‘吹’的……

  徐州沛县素有“唢呐之乡”称号,成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民间乐团“曹家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世代以唢呐为生,几十年来穿梭于各类乡土间婚丧嫁娶演出中,这些群众成为他们直播间的第一波粉丝。

  你听过唢呐版的《本草纲目》吗?唢呐模仿萨克斯吹《回家》,是什么味儿?曹嘎发现,他们直播四五天后,粉丝数已然过万;3月底,粉丝破10万;4月初,曹嘎82岁的爷爷曹威邦也来到了直播间,演奏了两场咔戏《打金枝》和《七品芝麻官》,曹噶的爸爸、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河南打鼓敲锣,曹嘎演奏电子琴,曹嘎的弟弟曹干负责打击器,三代人的首次同台当天赢得了超过200万的观众点赞数;截至记者发稿的9月20日,他们直播间粉丝数已经高达72.2万。

  “很多人给我们留言,说没想到咱们中国的民乐器这么好听!还有人问有没有培训班,想让孩子来学!”网友的喜爱也即时转换为“直播打赏”,成为新的演出门票。“现在,我们直播打赏的收入已超过了过去的线下演出收入。”曹嘎说。

  曹嘎

  半年的直播生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曹嘎说:一路披荆斩棘!

  一是演出场地的变化。一开始,曹嘎在自己家里搞直播,结束后邻居上来敲门,“一两天没问题,天天这么搞吃不消!”他们赶紧在空旷的地方租了个院子,还怕声音传出去,又把窗户缝封死了。一台挂壁式空调不够,后来又加了一台柜机,“别人进来都喊冷,我们还热得要命。没办法,吹唢呐是个气力活,十几分钟下来,每个人都大汗淋漓。”

  曹家班班主、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河南

  二是演出时间的拉长。过去婚丧嫁娶一天吹几首曲子,上台演出也就十几分钟,而到了直播间,一演奏就是三小时起。“我们每天晚上8点半开始直播,原定播三小时,但常常到了晚上11点,人还很多,根本没法下播,最长一次延时到了凌晨3点。”曹嘎打趣道,目前直播间里的固定成员差不多都在30岁左右,是“最有劲的一代人”,“说实话这个演出强度,比过去大太多了,每天直播完,大家都坐在那不想动,太累了!”

  三是观演关系的变化。过去唢呐的观众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今直播间里19-30岁的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如何吸引年轻人?曹嘎在曲目创新上下功夫,除了《百鸟朝凤》这样的唢呐经典曲目,他还把《喜洋洋》《本草纲目》等流行曲目,《大秧歌》《茉莉花》等全国各地的民歌,甚至世界名曲《喀秋莎》等改编成唢呐版,赢得不同年龄层粉丝共鸣。曹嘎还在直播间招募了数位20多岁的二胡、笛子、古筝等演奏员现场伴奏,一起参与直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抖音民乐直播观看人次已超过61亿。在曹嘎看来,直播就像做菜,虽然他们半年来不断为观众制作创新的“配菜”,但传统的唢呐曲目依然是直播间的“主菜”,“曹家班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将唢呐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陈洁

  【新潮】

  遇见谢玉西

  文 |乐心

  我到后洪村找一个叫杭玉霜的人。以前到过她家,记得门前有条河,河边有棵老桑树,屋后有片耦田。荷花开时,杭玉霜会拿出纸和笔来作画,我手机里有她两幅荷花图。这是个有趣的老人。我以为凭记忆能摸到她家,结果这次到了万石镇后洪村,就是找不到。有个村民说:你去问问谢玉西,他也许会认识你要找的人。

  谢玉西?是不是种芹菜很出名,上过中国好人榜的那个?

  是的。

  到哪里去找他?

  你车子往前开五六百米,他肯定在田里。

  居然能遇见谢玉西,他可是乡村名人哪。我乐了,赶紧发动车子往前奔。

  老远,就见田里站着一个老农,肩背上架着一只喷雾器,腰间束块塑料纸,看样子是在治虫。我大声招呼:请问,谢玉西在哪里?

  风传过来老农的声音:我就是。

  细细打量对方,瘦高个,灰白头发,裤脚管卷到大腿上,两只脚踩在烂泥里。

  这就是中国好人谢玉西?我有点诧异。

  现在宜兴本地有好多人不愿种田,把地租给安徽、江西、四川人种,自己从事其他经营。谢玉西既然是水芹“土专家”,我以为他出名后,就指点指点别人,或者当当经纪人,不会亲自种田了,没想到他两脚踩在泥地里,实足一个老农民。

  听我说要找杭玉霜,他想了想说:后洪行政村现在范围很大,由四个大村合并而成,你讲不出她是哪个自然村的人,找寻就有了难度。我帮你打电话问问村书记。

  这时,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把寻找杭玉霜的事暂时放一放,想与谢玉西聊一聊。因为世上好人千千万,但能称得上“中国好人”的农民不多。

  谢玉西劳作了一阵,正要上田歇息,他从烂泥里拔出脚来,跨上田埂。埂边堆着一捆捆水芹种苗,他说正准备将种苗栽种,现在种下去,元旦过后就可以供应市场。

  听说我原来在宜兴日报社工作过,他感念道:我们后洪村以前很穷,报社与我们村结对扶贫了好几年。当年你们认的穷亲戚,现在总算日子好过了,我们的水芹打出了品牌。

  “穷亲戚”三个字,冒着乡土气,带着人情味,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我与他站在田埂上,竟像老亲眷一样,说起了家常话。

  他问:报社原来的社长程伟退二线了吧?他在我们万石镇当过领导,后来我们村与报社结对,所以格外亲。

  我点头道:是的是的,两家很亲。

  说话间,我记起了一些细节。两家三轮结对,长达九年时间,报社的党员与村里的贫困户一对一牵手。春节前,程伟带大家下乡走亲戚,送钱送物。他是个书法家,过年时村里的贫困户还会拿到他写的春联呢。

  我特别记得有一年春天,后洪村的书记带着十多个贫困户到我们报社来,参加新一轮扶贫签约仪式,这些村民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多数是本人或家里人生了大病,日子过得比较艰难。那时候,后洪村种水芹已有些规模,但还没形成产业。直到后来,村里杀出来一匹黑马,这个人就是谢玉西,他打破芹菜单季生产的格局,实现四季栽培,带来产量、品质的提升。现在全村一百多家农户种植,面积近二千亩,年产值超亿元。后洪村终于摘掉了扶贫村的帽子,而谢玉西也因为帮助农民致富,荣登“中国好人榜”。

  我今天在田间巧遇他,面对一个脚踏实地的庄稼汉,深深被打动。六十六岁的人,种着六亩地。今年整个夏季酷热而又漫长,一个月里老天没正儿八经下过雨。据气象台消息,这是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气温连日冲破40度,烤得大地干裂,草木耷拉。而在这后洪村,却见成片鲜活的、翠生生的芹菜,我叹道:这要花多少功夫才保有这派生机哦。

  谢玉西笑道:高温天气,全靠管理得法。这季夏芹,村民们卖得好,贩子到田头来批发,价格十元一公斤呢。种得好的人家,亩收入一年可有三万元。现在村里年纪大的妇女,帮人家田里拔芹菜,一小时赚十三四元。

  他坚持自己种植,每天五钟起床,吃过早饭,趁暑气没杀上来前下田,正午时分太阳毒辣,只能避开它,等傍晚落日后再出来做,总要做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歇手。

  我问他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他说:习惯了,自己种植,更晓得苗情、虫情,可以给农户一些建议。

  他是现实生活中的好人,会吃苦肯帮忙。村里有一百多人种芹菜,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他帮解答。他说“巴结大家好”。

  “巴结”两字包含着诚意,谦卑,质朴接地气。

  我注视着他的模样,忽然觉得他像极了一种植物——秆棵。这种植物着土而生,依时而长,过去乡间多见,现在比较稀少。民间谚语“杆棵掮枪,黄秧正当,杆棵扛旗,黄秧插齐”。杆棵是风向标,是旗帜。

  而谢玉西站立田野上,正活脱脱像一面旗帜。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