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第43天 | 张洁日记:战“疫”胜利后,把难忘的支援经历分享给亲朋
2020/03/25 21:19  新华报业网  

  护目镜后我看不清你的眼,防护服下我辨不出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驰援黄石的“逆行天团”。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310名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斗一线,一个背影都亲切,只言片语亦动听,他们时时刻刻牵动着全省8000万人民的心。新华日报和交汇点客户端《黄石第N天》纪实栏目同步上线,将全程跟踪记录这些可敬可爱的“江苏身影”,分享“战报”、分担焦虑,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记录人:张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支援阳新县人民医院

  3月25日雨

  眼下,疫情得到控制的黄石正在复工复产,大街上人多了,很多店铺开门了,街头人声渐显热闹,生活恢复按下了“播放键”。从空无一人到烟火气逐渐回归,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为自己参与其中、为这场战役贡献力量感到开心。

  20号,第一批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队员返程时,我正好早上上班,没能送送共同战斗的战友。看报道时特别感动,如果在现场,我估计会控制不住流泪。来支援时,和家人、同事道别,他们担心得留下眼泪,我反而没流泪。现在看到黄石疫情形势大好,大家平安返程的场景,眼眶总湿润。

  支援阳新县人民医院的40多天里,我开始在ICU工作了两周,后来又到了确诊病房。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清零”后,主要护理一些肾功能不好、支气管哮喘等其他基础病、自身恢复还不能出院去隔离点的病人。第一批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队员返程后,我们走进病房,病人会有点惊喜又贴心地问“你们怎么没有回?太辛苦了。”我也总开玩笑地答复,“等你们都治好出院了,我们就准备返程了。”很快,迎来了好消息,前天最后三位病人达到出院条件出院了。这些天里,每次看到病人出院都好开心,昨天几位治好,今天又出院几个,我们总在群里分享。

  支援的40多天里,与患者、医护人员的相处,都给我留下很多感动记忆。刚来时,医院有100多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大家难免紧张。记得有个病人一咳嗽,就让我们离远一点,生怕传染给我们,这种小细节真是感人。还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当时看他在医院住院30多天了,就和他说环境比较封闭,可以用手机与家里发发视频。结果小伙子突然哭了,我还想是不是因为担心病情,后来他告诉我们,是因为感动于江苏医护人员来帮助救治。

  每天,病人的床头柜、牙缸等,我们都要进行两次消毒。有的轻症病人很体贴医护人员,主动领了消毒湿巾自己擦,还和我们说:“你们穿着防护服,干这种活太累,流汗了更难受,我们自己能干就自己干了。”在这样相互理解的医护环境里,我们都愿意多干一点活。

  留守下来,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一开始就和我们医院李小民书记表态,等到最后胜利我们才离开。现在对当地医护工作各个流程都很熟悉,工作量比之前小了,工作内容这两天也在变化,我们处于随时待命中,医院、隔离点等哪边需要协助就去哪边,做好留守收尾工作。

  同事、朋友常问何时返程,说疫情结束后要好好聚聚,请我吃饭,感觉回家后要胖好几斤了。来支援的这段时间,他们怕打扰我工作和休息,不敢细问情况,说回去后要听我细聊聊在黄石的经历。这段支援经历很难忘,在应对突发情况、考虑问题等方面我成长了不少,也想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也可以返程了。作为科室护士长,返程、隔离结束后,我得抓紧梳理下我们科室今年的工作,把落下的工作往前推进。

  整理 交汇点记者 白雪

  栏目执行 唐悦

  策划统筹 王晓映 刘玉琴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