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隔离点的暗夜坚守,95后学警感悟蜕变与成长
2020/02/25 13:50  交汇点新闻  谢诗涵  

  交汇点讯 经过15个日日夜夜的守护,2月19日8时30分,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派出所辖区内的洲岛家园一居民楼终于解除了隔离。15天前,该居民楼中确诊了两名新冠肺炎感染者,上级机关立即响应,部署防控工作。江苏警官学院2017级治安三区队实习生褚滨临危受命,与江心洲派出所的年轻师兄们一起参与隔离看护任务。

  224人无一感染,未出任何差错。在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摘下满是雾水的护目镜后,褚滨清楚地明白,此次任务对于刚上岗不久的自己来说,既是挑战,更是历练。

  暗夜中的坚守

  初春的夜孤寂而漫长,寒冬未曾完全过去,严峻的形势更是为这黑夜增添了暗沉。那漆黑的夜色里,是褚滨和另外两名战友坚守的身影。

  居民楼的隔离时间从2月5日至19日止,褚滨与另外两名战友一起负责大夜班,时间是晚上11时到次日7时。值夜期间,褚滨面对的是无尽的黑夜,挑战一次次来袭。而低头看见自己身着的警服,褚滨明白,虽然自己还是一名实习警员,但是将来必定会成为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现在正是磨练胆识和心力的时刻。即便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学警,褚滨依然不会忘记身上肩负着的使命。

  为了确保自身安全,进入警戒区前,褚滨每次都会仔细检查防护服的穿着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帮助同事检查。而进入了警戒区,所有在岗人员都像钉子一样,扎根在警戒区,寸步不离。在褚滨眼里,万千奋战一线的警员心中,钉子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坚守。

  寒风里的温情

  当回忆起执勤期间难忘的事情时,褚滨总会提到一件小事。而就是这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让黑夜不再孤寂,这15日的战斗亦被赋予了温情。

  褚滨说:“第二天上岗,当时是凌晨1点钟左右。虽然穿着厚厚的执勤服防护服,我的手脚还是冰冷的,同时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因为寒风长时间的吹拂而变得麻木。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的麻烦和避免风险,减少上厕所频率,执勤时我往往不敢喝水,也不敢进食。当时又冷又饿,护目镜的内侧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水汽。这时楼上有户人打开窗户,探出头问我们要不要帮助烧点热水。我抬起头,原本只有昏黄灯光的居民楼中已经点起明亮的灯。凌晨时分,一盏灯,一壶热茶,着实令人感动。”

  危难时刻,最可贵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一杯热茶带来的温情与感动。

  在朝霞晨曦里迎接希望

  15个深夜,120个小时,褚滨见了太多的黑暗,同样也向往光明。奋战的时光里,充满着褚滨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每次他与另外两名战友下班之后,尽管身体疲惫,但是却从来不会忘记透过充满雾气的护目镜片望一眼清晨的太阳。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到:“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思是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象征未来的道路充满希望。黑暗的尽头永远会是光明,而这场防疫战最终也会取得胜利。

  从一个未曾真正踏上工作岗位的实习学警到一位能在抗击疫情中真正扛起重任的公安铁军,这是褚滨的蜕变。

  防疫战已经持续很久,而无数实习学警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他们默默地在岗位上坚守,却是如同那逐渐散发光热的朝阳,一步步成长为独立自信的新时代青年民警。

  “全国一心,同舟共济。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和我们一起战斗,我们坚信这场战“疫”终将取得胜利。”这是褚滨战“疫”日记的最后一句话。期待一阵春风,将所有的苦难都吹散,在朝霞晨曦里,我们迎接希望。

  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通讯员 高山 范兴 李桑晨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