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4日下午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领导就如何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身心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新华日报交汇点北京特派记者在提问中提及了大家特别关心的“重点医疗物资的保供措施及力度”问题。对此,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作了详细的回答。
欧文汉表示,做好防控物资的供应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设备和防护物资的购置。同时,在税费优惠、采购收储、贷款贴息等方面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在税费优惠方面,一是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给予税费优惠,允许这些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予以扣除,鼓励重点企业扩大产能。二是对运输重点物资企业的相关收入免征增值税,促进防控物资及时运送。三是对相关的防疫药品、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同时加大对药品和疫苗研发的支持。四是加大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将直接对医院的捐赠纳入享受优惠政策范围;取消税前扣除比例限制。对企业和个人捐赠给予所得税税前的全额扣除;免征货物捐赠的增值税、消费税等;对捐赠的相关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环节税收。
欧文汉介绍,在采购收储方面,首先将实行政府兜底。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比如医用N95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解除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鼓励重点企业保质保量增加紧缺医疗物资生产。其次是简化程序,提高采购效率。对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疫情防控相关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建立采购“绿色通道”,依法简化采购程序。同时,采购进口物资也不需要经过审批。
最后,欧文汉表示,在贷款贴息方面,将进一步增加贴息资金规模,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的支持力度,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确保这些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1.6%,为企业扩大产能、保障供给提供动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北京特派记者 余仲侃 张漪
视频剪辑:王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