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 初心如炬⑱|东方风来,唱响“春天的故事”
2021/06/21 19:11  新华报业网  黄欢  

  编者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了“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 初心如炬”大型融媒体行动。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行程万里,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追寻革命原点,再现百年传奇,感悟初心使命,解读百年大党何以炼成的红色密码,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交汇点新闻推出《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 初心如炬》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4年,一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传遍大江南北。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精彩的故事,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以其沧桑巨变展现了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2021年的春天,记者跨越千里来到深圳,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解码发展奥秘,触摸时代脉动。

  潮起珠江,早已欣欣向荣;南海之滨,又是春潮涌荡。

  一只木槌,见证新中国首场国有土地拍卖

  40多年栉风沐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蝶变出“广东奇迹”。深圳就是最惊艳的起笔。

  走进充满设计感的深圳城市艺术与规划馆,直上4楼,三折屏LED影像墙上的主题片,气势磅礴地拉开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的大幕。步入展厅,风起云涌的一幕幕扑面而来,一个个改革瞬间重现,一组组开放成果定格,一处处高科技展示炫目,尤其是一件件烙印着时代温度的实物,静沐光阴,勾勒出改革开放排头兵40年的发展剪影。

  “其中有一件国家二级文物不得不说,它是新中国第一场国有土地拍卖会的‘见证者’。这‘一锤定音’还直接促成了宪法的修改。”循着深圳博物馆讲解员杨程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枣红色的小木槌静静陈列在展柜里。

  时间回溯到1987年12月1日下午,在可以容纳700人的深圳会堂里,那一场首开先河的土地拍卖会在17位市长,20多位香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以及60多位国内外记者的见证下正式开始。“经过17分钟的轮番竞价后,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高举11号牌,以525万元一举夺得这块8588平方米地块50年的使用权,后来建成了‘东晓花园’住宅区。”据杨程介绍,这不仅是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也直接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在删除土地不得出租相关规定的同时,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规定。

  “小变革”推动“大历史”,“大历史”里又藏着“小细节”。凝神注视,拍卖槌平放在槌板上,基座正面镶嵌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深圳市人民政府笑纳,香港测量师学会敬赠。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一日。”当时,内地人还不了解什么是“拍卖”,一时间找不到拍卖槌。“后来拍卖师廖永鉴回忆说,当时香港测量师学会是他们的顾问,看到他们要举行拍卖活动,没有专门的工具,就特地从英国一家百年木器行定制了这把重量为2.95公斤的樟木拍卖槌,赠送给深圳市。”杨程告诉记者。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展览,并坚定宣告:“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展览展线全长1305米,展陈面积6300多平方米,共展出照片730张,实物1908件(套),主题场景15个。所有的展览设计,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据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陈钊介绍,展览自2018年11月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人数已超过了176万人次。

  莲花山上,映照改革开放初心

  深圳市福田区,摩天大楼改写着天际线,写字楼建筑群错落如音符跳动,碧海蓝天、绿意葱茏,莲花山公园就坐落于此。

  驻足公园的主入口南门处,只见红色大门线条优美,形似相框,据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寓意着深圳这座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同时莲花山公园也是深圳的窗口和名片。走进公园,人们悠闲散步、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春末夏初的惬意,远处嘹亮的歌声仿佛牵引着纸鸢纷飞,把春风和幸福传递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度。

  拾级而上,来到山顶广场,这里矗立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青铜像,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邓小平像。铜像尽显健步如飞之姿,风衣的一角在身后吹起,无形中增加了动感,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卓然风采。邓小平像面朝南方,目之所及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城市建筑群,往下眺望,“春天的故事”尽收眼底。

  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瞻仰缅怀伟人,党员干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的必到之处,每年入园高达1000万人次,人们带着鲜花和敬意而来,鲜艳的党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据陈钊介绍,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而“南方谈话”也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在仙湖植物园植下一棵高山榕。2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莲花山上也种下了一株高山榕,就是表达继续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深刻含义。”时任莲花山公园管理处主任的杨义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山顶广场后面的开阔草地上,高山榕早已枝繁叶茂。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随后挥锹铲土种下了这棵寓意吉祥如意、繁荣富强的高山榕。2020年10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高山榕在改革的和煦春风里旺盛生长,不负光阴。而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激荡四十年,深圳创造了城市发展、经济腾飞的神话,也书写了万鸟翔集舞清波、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篇章,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深圳,公园数从最初的2个发展到现在超过1200个,成为千园之城。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这1000多座公园让人们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绿色福祉,也预示着改革开放精神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一种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从诞生之日起,深圳就承担着这样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深圳蛇口工业区竖立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40年间共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张股票、第一家外资银行都在这里诞生。

  无数“小人物”也在改革大潮中毅然走出了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坚定步伐:被称为“全国首个招聘干部”的王潮梁、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创始人禹国刚、中国大陆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骆锦星……“可以说‘改革’是刻进深圳经济特区血脉的基因。”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王定毅博士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离京到地方考察,首站就来到了深圳,又在2018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来到深圳,一以贯之地向世界展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关于特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过几个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我想某种意义上,特区精神很好地诠释了改革精神。”王定毅说。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深化新时期。近年来改革蹄疾步稳、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先后出台了1600多项改革举措。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铿锵有力:“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本质属性,也彰显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王定毅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继续演绎精彩。

  “1978年,市场和资源都在国外,所以当时更多是向国外融合。但今天我们已经发展壮大,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我们出台了很多举措,像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新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等,这些举措都彰显出总书记说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气象壮丽,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仍在续写与传颂。

  记者手记:来了就是深圳人

  在深圳采访的时候,莲花山公园的蝶醉花开得正好,这种不断变化花色的绮丽植物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南国的热情和这座城市的缤纷。

  作为在改革开放浪潮里成长起来的一代,这却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深圳、感受特区,四年前从这里过关去香港旅游,只记得深圳地铁里普通话、英语、粤语三种语言切换着播报,新鲜又新潮。

  采访这一周,约定和偶遇了很多人:

  深圳博物馆研究员陈钊是山西人,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深圳短暂实习,后来考研去了别的城市,一直心心念念回深圳,最后如愿拿到深圳博物馆的offer。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陈钊用了“回”这个字。

  在罗湖区笋岗街道团委工作的王雅轩和同事们在莲花山公园爬山唱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她告诉我,身边的朋友包括自己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喜欢深圳的包容和开放。

  滴滴司机柳师傅2005年跟随父母从四川来到深圳,如今小女儿已经上一年级了。16年里,成家立业,买房入户,他在深圳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习惯收工后在夜色中凝视远方,感慨这些年的付出与获得,更感慨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近日,《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深圳常住人口达到了1756.01万,而在197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是31.41万。深圳今天的繁华,凝聚着每一位来深建设者的拼搏与汗水。

  在深圳,有一句话家喻户晓:“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些怀揣梦想来到特区的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尽管他们不同年纪、不同背景、不同行业,来自不同地方,但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特区精神——敢闯敢试、埋头苦干,对未来充满希望,也有着改变的决心和勇气。

  而一代又一代来到深圳的年轻人,他们本身,不就是改革开放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总指导 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 李扬 高坡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监制 包闻军

  统筹 王高峰 朱威

  执笔 黄欢

  视频 王瑞枫

  片头 陶蓉 郑玲玲

  检校 韩涛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