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 初心如炬⑤丨宝塔山下: 一场盛会指引光明的中国
2021/05/08 19:23  新华报业网  周娴  

  编者按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 初心如炬”大型融媒体行动。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行程万里,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追寻革命原点,再现百年传奇,感悟初心使命,解读百年大党何以炼成的红色密码,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交汇点新闻今起推出《跟着总书记学党史——星火传奇初心如炬》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延安4月,远山苍翠,松柏挺立,宝塔山春意正浓。

  走进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迎面而来的就是中央大礼堂。灰黄砖墙,古朴大气,蓝天绿树间,一面红旗在礼堂顶端迎风飘扬。

  76年前,同样是一个4月。700多名中国共产党的代表穿越敌占区封锁线,辗转来到这里,参加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1945年4月下旬起,持续了50天的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指明了方向。

  延安十三年峥嵘岁月

  我们来延安的第一站,是坐落于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央大礼堂。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从空中往下看,像一顶红军的八角帽。中央大礼堂的外观仿苏联式,内部为陕北窑洞式的石拱结构,灰黄砖墙,配上蓝色窗格,质朴又庄严。

  礼堂内部陈设还是76年前的模样:11排长椅整齐摆放着,主席台中间毛泽东、朱德的巨幅画像,“同心同德”、“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标语、靠墙插着的24面红旗,仍昭示着当年大会的盛况。

  “参会的代表中,不少人来自沦陷区,通过敌人的封锁区交通不便,有的骑马,有的步行;还有的化装成商人、小贩,甚至提前几年出发;有的同志在路上遇到敌人袭击时身负重伤,甚至牺牲在途中。”

  杨家岭革命旧址讲解员党婕睿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这个“房子”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内涵: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没有外方代表和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开幕当天,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郑重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目标。

  “原定会期较短,当时与会代表听了报告后反映消化时间不够,纷纷要求延长会期。”党婕睿介绍说。

  就这样,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整整持续召开了50天。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从长征到吴起镇、百团大战、瓦窑堡会议、南泥湾开荒……一幅幅历史的珍贵影像,让我们频频驻足。

  1935年10月,一支7000余人的工农红军队伍到达陕北、结束长征,从那时开始,以延安为核心的陕甘宁区域便开始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瓦窑堡的窑洞中、洛川的会议室里、凤凰山麓的煤油灯旁,中国共产党人擎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促成了全民族的觉醒与团结;

  延安时期,日本侵略者封锁、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经济陷入困顿中,战士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在“烂泥湾”上种田地,丰衣足食;

  1941年5月,毛泽东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就此展开;

  解放战争爆发后,延安形势告急。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离开王家坪,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次年,延安解放,党中央离开陕北,预示着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

  在延安的13年中,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

  党员干部的“永久教材”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核心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及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2020年4月20日至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2020年9月4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将“延安精神”称作“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号召同志们“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从延安安塞县城往北,半山坡上有一处安静的院落。抬头仰望,葱绿山坳间,黄色围墙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耀眼醒目——这是“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4月25日早上7点多,94岁的曹凯戴着行军帽,精神矍铄地行走在县城街道上。曹凯是一名老八路,1944年参军,1948年入党,见证了新中国从无到有的一步步崛起。

  “我从念书开始就学延安精神,一直在践行延安精神。”曹凯告诉我们,他上中学时跟着校长打草鞋,没有纸抄本就用石板,没有凳子就坐石头,没有被子就铺草帘子。他参军不久,国民党对延安实行经济封锁,大家就自己植树、种菜,自力更生。“共产党来这里后,打土豪分田地,带领农民开荒种地,实现了粮食自给,才挺了过来!”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离休后,曹凯踏上了延安精神的宣讲征程。靖边、定边、横山、榆林、米脂、志丹......宣讲多达7700多场。

  2016年,他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60多万元,把自家的窑洞改成延安精神的义务宣讲基地,展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斗争事迹。

  “不管是谁,不管几个人,只要有人来,我就讲!”老人字字铿锵。展馆外,窑顶上的红旗迎风哗哗作响。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这里接受党性教育,住学员宿舍,吃集体食堂,每天按时上课、讨论、自习……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兵员不过3万,根据地仅存一处,面临严重的危机。1948年3月,当党中央离开延安时,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也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来自国家信访局的一位学员说,“延安精神激励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书写了时代传奇。今天,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注定要为现实注入新的活力。”

  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刘煜说,延安精神是延安时代的产物,延安精神的内核可以总结为:“一个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个榜样”——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

  “革命圣地”的脱贫之路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道出了千千万万名在革命战争年代奔赴延安的老一辈革命者的情结。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告别陕北,党中央一行乘船过河,到了河东回望河西,毛泽东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即便是身患重症,周恩来仍对延安心心念念,1973年6月他重回延安时曾留下一个永远没法兑现的诺言:“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红色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2015年2月14日,正在陕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参与接待的讲解员党婕睿回忆,“总书记说他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而正是前一天下午,在延安干部学院1号会议室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由此,吹响了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号角。

  “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在延安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大会上,从市委书记、市长,再到各区县、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个人都受领了这样一份“军令状”。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在延安迅速展开。

  南沟村,距离延安市区15公里,这里不仅有驰名中外的安塞腰鼓,还坐落着大片的苹果园。正值花期,洁白如雪的苹果花如期绽放,为豪迈的西北风情,添了柔美的江南韵味。“2014年之前,这里非常贫困,仅有一条3米宽的通村土路,”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维斌告诉我们, 2016年起,他们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农户发展苹果产业,高标准建设了1000多亩的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脱贫攻坚战,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转折。

  早在中共中央在延安工作时期,苹果就在此“安家”。而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苹果成了延安脱贫的主导产业。2018年,“革命圣地”延安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19.52万人告别“穷日子”。据介绍,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来自苹果。

  “精准扶贫是实事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刘煜说,在脱贫攻坚中,从单纯“输血”到主动“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延安建设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幸福感,也是延安精神的应有之义。

  清晨,阳光洒照在宝塔山上,于山顶眺望,整个延安城尽收眼底,一条条大道伸向远方,平坦开阔,车流不息。80多年前,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教日月换新天”。如今,共产党人在陕北大地上书写了“彻底摆脱贫困”的当代史诗。来自宝塔山的精神烽火,生生不息,鼓舞着每一位追梦人,唱着新时代的“信天游”,踏上新时代的伟大征途。

  记者手记:

  红彤彤的苹果,咬一口,脆甜

  从南泥湾机场出来开车到延安新区,一路上,绵延的群山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山峦绿意盎然。

  这显然不是我们印象中黄土高坡的样子。出发前两天,我们还为到延安的这次采访特地准备了防沙的衣帽,看来是白费了心思。

  司机刘师傅告诉我们,退耕还林之后,延安的空气湿润了很多,雨水也多了。他指着泛着绿意的山说:“再过几天,山上的树就开花了,你们要去看看!”

  在我们采访的几天里,从延安新区到吴起县再到安塞区,一路繁花相随。尤其是南沟村,更让我们惊艳,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变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示范区。从坡上远眺,青山隐隐,细雨蒙蒙,水满陂塘,树绕村庄,好似真的到了江南。

  这几年,林下经济成为延安各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以苹果等为主的产业已成为延安退耕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

  “预定苹果的人可多咧!”南沟村的一个果农告诉记者,20多亩苹果园一年能带来八九万元收入,纯利润能有五万多元。

  在南沟村吃完午饭,农家乐的老板特地拿了几个自家种的苹果让我们品尝。红彤彤的苹果飘着果香,咬一口,脆甜。

  这两年,村民们的思路更活了。他们将QQ农场搬到现实,发明了“果树认养”的新模式,认养者花300元便拥有了一棵苹果树一年的所有权,平时专人负责日常管理,采摘季能吃到自己的苹果。

  南沟村的入口处,一块大石碑上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字样,很多村民欣喜见证,这片好风景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中,每当我们惊艳于环境的嬗变,延安人民都很自豪,一位老人告诉我们,“和先辈们在南泥湾屯田垦荒的日子比,这还不算什么。”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叫天地换新颜的精神魄力,一直深耕在这片黄土地里,浸润在延安人的骨子里。

  总指导 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 李扬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监制 包闻军

  统筹 王高峰 朱威

  执笔 周娴

  视频 张琦

  片头 陶蓉 郑玲玲

  检校 韩涛

  鸣谢

  延安革命纪念馆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