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农家书屋办起“书友”见面会
2020/09/23 20:0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这个老头子,看书都快看‘痴’了。”每周五是如皋市如城镇十里社区陈召余的“书友”见面日,老伴儿嘴里絮叨着,一边帮他将水杯、书、老花镜等物件归拢装袋。

  “忙活了大半辈子,总算是有了个爱好。”刚过中午12点,78岁的陈召余帮忙拾掇完家务后,两手往胸前擦了擦,忙不迭脱下胶鞋,换上干净的衬衫,捞上书袋,跨上自行车,直奔书屋而去。

  一公里外的十里社区农家书屋内,管理员徐远桂是本地人,他刚刚整理完一周的借阅登记表,将归还的书刊分类,码齐,入架。记者发现,每本书都贴着一张手写版“身份证”,“最初那会儿书不多,整理起来也容易,尽管现在书多了一倍,倒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对于什么书属于哪类,什么书该摆放哪层,72岁的徐远桂门儿清。

  徐远桂说的“那会儿”是2009年,十里社区农家书屋刚成立,地方不大,从原有的2600本书籍到如今4684本,每本书都由徐远桂亲手打理,读者对象除了村里的孩子外,便是田间地头的村民。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徐远桂还成立阅读小组,每周五便是村民的“书友”见面会,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聊聊身边的新鲜事儿,这支阅读队伍由一开始的两三人,如今发展成二十多人。“尽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阅读热情却很高。”徐远桂告诉记者,名人传记,时事新闻,大伙儿爱看也爱听,十里八乡的百姓故事尤其受欢迎。

  “上回那个企业家回乡修路的故事可讲到了我的心坎儿上,过去咱们村也是泥路、石子路,老一辈都被困在了地里。”陈召余告诉记者,如今四通八达的村道把希望也带进了村,他家的盆景一车车往外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以前三亩地种树苗,风险大,遇到价格不好或者自然灾害,一年到头等于白忙活。”过去陈召余家靠种地,一年收成才1500元,孩子们在外打工才勉强维持生计。农田被征收后,土地被改建成了厂房,老两口也洗脚上岸,如今旱涝保收每月2500元以外,帮着儿子儿媳做起盆景生意,每年收入至少十万元,孙子孙媳在附近工厂上班,每月稳定收入八千有余。

  “口袋富”了“脑袋富”,农民农忙之余能看闲书,这之前陈召余想都不敢想。除了自己阅读,陈召余还将读到的故事、听到的“新闻”讲给街坊四邻和自己的重孙听,抗战故事、病虫防治、历史传记没有他讲不好的。“这个老陈头,是咱们村的‘名嘴儿’,今儿有什么新鲜事儿,明儿有什么好政策,他都知道。”村民汪滋银说,他看得多,懂得多,大伙儿都信他。

  屋内,书香阵阵,几张板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沉浸其中,好不快意。

  “你别看我一把老骨头,骑着这辆自行车,全村706户都爱听我说故事,街坊邻居有个事儿,也总叫我去评评理。”在徐远桂的推荐下,陈召余从读《剪报》到现在订阅《扬子晚报》,从一知半解到如今成为村民阅读小组的组长,阅读这件事儿他坚持了9年,社交圈扩大了不少,老年生活也变得更丰富有趣。

  像这样的农家书屋,小城书吧,如皋市有近60个,一间咖啡屋就可以成为阅读角,自助图书室更是为百姓提供24小时阅读便利。陈召余还计划明年开始阅读四大名著,为即将上小学的重孙多普及中华文化,为小组成员讲好故事,更为村民讲好新时期的小康故事。

  交汇点记者 俞圣彤 通讯员 朱登峰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