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常州迪庄村:一方好水土 致富小渔村
2020/08/28 18:16  常州日报  

  远眺,蓝天上白云追逐;近看,碧水旁芦苇青青。江苏常州金坛区直溪镇迪庄村前,是万亩天荒湖。

  万亩天荒湖

  迪庄村属于茅山革命老区,地处太湖流域第一大圩建昌圩,原名荻庄,意思是芦苇丛中的小渔村。如今,这里的一方好水土致富了一方人。

  村里建起建昌圩文化广场

  家鱼,“跃”上餐桌

  上世纪50年代末,相邻迪庄村的建昌水产养殖场因人工繁育“四大家鱼”取得成功,解决了“鱼米之乡”人们“吃鱼难”的问题,受到由周总理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嘉奖,渔业合作社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

  此后,迪庄村养殖“四大家鱼”一直坚持至今,并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不像螃蟹季节性强,餐桌上一年到头离不开鱼。”今年53岁的第11村民小组长缪国清,就抱着这种朴素想法,已养了30年“四大家鱼”。

  “这几年养殖面积都在180亩左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分塘养,每年净收入超过40万元。”缪国清介绍,今年情况有点不同,前段时间多地发大水,七八两重的鲫鱼卖到12-13元一斤。他今年的养殖效益要比往年高出30%左右,全年净收入将超过50万元。

  芋头,“飘”香千家

  “像缪国清这样的种养大户,在村里还有好多。并且,由他们牵头组建了7个合作社和14个家庭农场。”迪庄村党总支书记周竞介绍,其中就有常州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红香芋,影响力不小。

  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冬生介绍,包括迪庄村在内的建昌圩,种植红香芋已有400多年历史。圩内大都为高磷矿砂土,又可引天荒湖水灌溉,长出的芋头顶端呈鲜红色,蒸煮熟后散发扑鼻香气,故名建昌红香芋。

  蔡冬生种红香芋

  建昌红香芋,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不久前被评为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昌玉红香芋合作社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现有社员211户,其中包括43户少数民族家庭。社员种植面积近3000亩,辐射带动5000多亩,平均亩净效益8000元,最高的达1.26万元。合作社正通过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上淘宝、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销售提高附加值,社员参与二次分红。

  牛蛙,“跳”出国门

  同样坚持养殖30年的,还有杨舍自然村村民谢粉祥。他从养殖5对种蛙开始,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30亩。他牵头领办永乐蛙业专业合作社,社员103户,牛蛙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

  谢粉祥养牛蛙(资料图片)

  “成品蛙多了,能不能走出口这条路?”谢粉祥说,这在17年前对一帮农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他做到了,养殖按要求达到出口标准,先后出口美国及东南亚。为降低活体牛蛙出口风险,合作社还新上生产线加工生产速冻牛蛙制品,6年前开始出口日本。

  “5月放苗,10月上市,平均可长到半斤以上。养得好的,亩产8000斤左右,净效益超过3万元。”谢粉祥介绍,合作社生产的“永乐”牌牛蛙系列产品,在几届全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都获得“畅销产品金奖”,他也被评为常州市劳模和全省第五届“创业之星”。2020年,合作社产品已出口澳大利亚,价格高出国内销售价格的30%以上。(赵鹤茂)

  来源:常州日报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