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一位退伍兵的追“鸡”路
2020/08/21 12:24  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8月20日电题:一位退伍兵的追“鸡”路

  新华社记者马维坤、李杰

  初至田岔村,葱翠的山沟边,坐落着几座迷彩色鸡舍,格外显眼。

  过去,这些迷彩色鸡舍前,总会看见身着迷彩衣的张鹏,俯身在鸡群间来回冲刺,双手击掌追赶鸡苗,生动上演着“老鹰追小鸡”的场景。原来,鸡苗长到约60天后,经常互啄。“动不动就啄死,必须靠人把它们赶开。”张鹏说。

  张鹏正在给小鸡喂食。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2015年,张鹏从部队退伍。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他回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田岔村,开始学着养鸡。零基础的他,碰到问题就束手无策。

  “不会,咱就得去学。”张鹏说,网上查找资料、看养鸡电视节目,学了很多办法。为了不让小鸡互啄,尝试过给小鸡“戴眼镜”、在树干上绑红色布条等办法,张鹏发现,红色布条能有效分散鸡的注意力,“省事还方便”。此后,鸡舍前的树干上,红色布条飘舞。

  张鹏不追鸡了,可他的步伐却没有停歇。为了学会给小鸡治病,在乡村间“串门”的兽医,成了他追逐的新“目标”。兽医为小鸡看病,张鹏便偷师学艺。“啥病用啥药,都记着了。”张鹏说,他还制作了进程表,小鸡隔几天打什么疫苗,喂食还是注射,一目了然。

  “养在深山人不知”是农产品销售的难题。张鹏通过电子商务、网红带货等方式,让土鸡和鸡蛋“长腿”,“跑”往全国各地。“今年一直供不应求,这几天鸡蛋都没货可以发了。”张鹏说。

  如今,孵化、育雏、配饲料、打疫苗、电商销售……张鹏“追”出来的“养鸡经”出了名,附近村里的人经常来找张鹏“取经”。

  “小鸡配饲料,就像给娃娃选奶粉,马虎不得”“经商就要会算账,不控制成本就容易亏本”……无论是田间地头给乡亲答疑解惑,还是手机屏幕前向网友分享经验,平时话语并不多的张鹏,总会滔滔不绝。

  2018年,张鹏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经带动周边农户186户,其中贫困户28户,户均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2019年,在张鹏的带动下,村集体养鸡项目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

  “田岔村才脱贫不久,产业基础薄弱、村民种植养殖效率差,进一步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田岔村党支部书记武荣说,“乡村发展需要更多像张鹏一样的人蹚出致富发展路。”

  迷彩色是鸡舍和张鹏装扮的主色调,军旅生涯养成的韧性和责任感则支撑着他在进击路上不断前行。“今年,我还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建一个有机肥料厂,帮乡亲们把鸡粪利用起来。”张鹏说。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