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遇上二十大⑤|这群年轻的工程师们,为“中国制造”奉献青春力量
2022/10/18 12:08  新华报业网  

  【编者的话】

  最美的青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当二十多岁的青年人遇上二十大,将奏响怎样的青春乐章?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策划、推出“当‘20+’遇上二十大”系列报道,将视角对准风华正茂的青年群体,记录他们以青春之名拼搏奋进,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带着对船舶设计的满腔热忱,镇江船厂船研所里的一批青年工程师,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和消化吸收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亚洲第一”和“全球第一”的亮眼成绩。

  90后张正杰是“船研所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他刚参加工作时,师父做的第一件事是交给他一摞厚厚的船舶设计技术规范,要求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把书中内容吃透、熟记。至于制图软件,师父碰都没让张正杰碰。“后来我才明白,船舶设计最首要的就是严谨,必须要先把标准完全吃透才可以下笔。”张正杰说,镇江船厂建厂70年来,一代代船舶设计工程师都是像这样传承下来的,“技术变了,但那份对工作的严谨却从未变过。”

  不同于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设计每一艘船都是在“量体裁衣”。港内、遮蔽、沿海、近海……所在的航区不同、作业的需求不同,船舶的配置完全不同。“这就涉及不同结构的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不同设备的增减。一个小小的需求,都需要包括船体、轮机、电气等多个船舶系统的工程师相互配合。”船研所船体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林伟点开了一幅正在绘制中的船体总图——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像极了一幅精致的刺绣。而刺绣上的“针脚”,都是工程师无数次敲击键盘、按动鼠标勾画上去的。

  图纸画完之后,工程师们要下车间服务于生产。每个部件的生产、组装、下线都要全程跟踪。其中最紧张的环节是船检,验船师会现场对照图纸,一一检验图纸上设计的功能是否落实。“从理念变成图纸,从图纸变成实物,从实物再到展示智能化功能,从无到有、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经历了诸多困难。”高级工程师徐犇说,“尤其是实物检验的时候,更像是经历了一场大考。凝聚了几个月的心血即将经历最后一关,一颗心总是悬着没有着落,每天睡不到五个小时。”

  一次次的苦心研制、一滴滴的汗水撒落,换来了一个个亮眼的成绩:研发出6个国家级新产品、30个省级新产品、100多项专利技术和70多种自主设计船型的同时,他们还在研发亚洲第一艘LNG单燃料动力全回转工程船、亚洲第一艘柴电混合动力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国内港口第一艘双燃料(动力)全回转拖船、国内第一艘智能化全回转拖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出来的拖轮服务于全球各大港口。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也迎来新的起点。船研所青年突击队将致力于打造出更多的新品、精品,为江苏制造和中国制造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既是张正杰的心声,也是镇江船厂船研所全体青年工程师的坚定信念。

  统筹:潘青松 田梅 杜雪艳

  视频:韩军

  文案:陆威

  包装:谭倩文 郑玲玲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