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遇上二十大③|蔚蓝深海飘扬“中国红”,他让“奋斗者”号勇往直“潜”
2022/10/16 13:56  新华报业网  

  【编者的话】

  最美的青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当二十多岁的青年人遇上二十大,将奏响怎样的青春乐章?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策划、推出“当‘20+’遇上二十大”系列报道,将视角对准风华正茂的青年群体,记录他们以青春之名拼搏奋进,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把潜航员和科学家安全送到海底,是我作为载人舱设计师最大的心愿。”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姜旭胤干劲更足,在科研之路上步履不停。

  2020年11月,我国“奋斗者”号深潜器成功下潜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0909米!“从此再也没有中国科学家到不了的深海了!”在这背后,姜旭胤和同事们刻苦攻关,付出了数不清的日夜劳作。

  2016年,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正式立项,姜旭胤担任了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并负责载人舱球壳的设计工作。万米深海处,载人舱承受的压力高达115兆帕,相当于2000多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对潜水器的承载能力和密封性能要求极高。为此,他和团队首创了一套适用于超高压环境下的中厚耐压壳体的设计方法,并先后制作出多个缩比模型,以测试结构的承压上限和疲劳性能。

  焊接阶段中,团队也遇到了挑战。姜旭胤介绍说,钛合金的强度非常高,但韧性和焊接性能相对偏弱,“利用电子束焊接超强钛合金厚板已是不易,如何保证一次成功并兼顾焊接缝韧性更是世界难题。前期进行了十一个轮次的试板焊接,性能都未能达标。”研制团队并没有被困难所困,而是独辟蹊径提出了全新的焊接思路。在夜以继日的试验验证后,载人舱球壳终于焊接完成。载人舱的研制成功,使得“奋斗者”号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能一次性将三名成员送达万米海底的潜水器。

  未来,整个研发团队会投入到更多深海装备的研发中,“为建设海洋强国,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贡献青年力量和智慧。”姜旭胤表示。

  策划:潘青松 田梅 杜雪艳

  视频:王子杰

  文案:陆威 王子杰

  包装:谭倩文 郑玲玲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