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2021/01/27 22:16  新华报业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了15类52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新发展阶段有许多发展目标,但有一个较之以往更为突出的目标,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幸福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闵学勤表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现代化新征程上,应当始终坚持“天地之大,黎元为本”“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省人大代表、新沂市委书记陈堂清看来,人民至上,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和生动实践,就是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县一级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陈堂清说,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提升“平均数”、重点关注“极少数”,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每年梳理解决民生领域“十大热点”“十大堵点”“十大难点”,每年编排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全面提升市域环境、致力打造美丽新沂”人大1号议案为引领,持续完善功能配套,做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农房改善等民心工程,让城市不仅有颜值有内涵,更有情怀有温度。

  省人大常委、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表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华西的切入点主要是做到“三个高质量”:通过创新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通过切实为民,促进农村高质量;通过加强培育,提升人的高质量。“经济高质量,华西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今后,华西企业要设立更加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考核,优化团队。要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争当表率,在构建村级经济新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前列。”吴协恩说,在人的高质量方面,华西村这些年通过“双送”:送知识、送健康,使老百姓“脑袋”比“口袋”更富有。“我们把年轻人送到送到贵州、青海等贫困地区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骨干人员送到EMBA工商管理班去培训,把干部群体送到华西设在西藏的培训基地去体验,举办青年智慧论坛等,就是要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这让来自乡村的代表们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期待越来越高。省人大代表、沛县大屯街道安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宁道龙最关心“三农”问题。在他看来,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目前,公共服务仍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如,通过鼓励县医院和乡村卫生所建立医疗共同体,鼓励城市大医院对口帮扶或者发展远程医疗来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此外,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也应加快实现各类社会保险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

  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加大教育惠民力度、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翻看今年的民生实事清单,件件暖人心。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民生突出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缓解就业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在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副院长陈爱蓓看来,这就需要深化放管服,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便利。城市里的流动人口,正是灵活就业的主力,网约车、外卖、电商等新业态,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这些灵活就业群体的工作地点、时间、用工关系都呈现弹性化特征,给传统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挑战。因此,既要促进灵活就业,同时也要考虑到从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民生实事既要秉持广视角又要落到细领域,她希望未来政府部门从立法的层面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经营,进一步打通制度障碍,比如,尽快设计适合这一人群的失业保险模式,将灵活就业保障与城镇职工保险相衔接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就业的灵活度,实现更多群体灵活择业的“后顾之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促进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高效协同,更好地方便老年人生活。“江苏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基础很好,各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要在新时期做到‘高品质养老’,还需从某些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创新。”省人大代表、江苏苏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育才从事养老产业已有多年,他认为,目前亟需解决面广量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养老问题,“只提供基础性服务的传统养老院或护理院,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而特别高端的养老设施又负担太重。”龚育才建议,政府应在养老产业做一些突破和创新,“现有对于养老机构的定义,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在10张以上的机构,这导致一些部门僵化教条,把很多深受老百姓喜欢的养老业态人为地阻隔在养老范畴之外。只有放开手脚,才能推动养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李凤祥于2010年建设盐城“千鹤湾养老村”,可容纳3万老人入住,并配备医院、商业街、老年人乐园等配套设施,目前一期2000张床位已经建成运营,但入住率仅有20%左右,他感叹道:“如今的养老行业呈现出冷热不均,大城市一床难求,中小城市则大多是床位空置。”他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更多政策落地,并且加强宣传引导,让养老院真正成为老人的“家”。

  省政协委员、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健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仍是我省公共财政投入的薄弱环节,存在公办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财政投入不足,普惠性民办园补助不足、不到位,而压缩成本、降低质量等问题。“为此,我省应尽快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尽快启动研究制定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董健建议,还要制定公办园编外教师最低工资福利标准和待遇保障政策,为民办园提供税收、贷款等优惠,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支持力度,设立省级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其办园经费不因生源萎缩而减少。

  过去一年,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陈庆琳多次实地调研,问计于专家学者,撰写多个关乎民生的议案与建议。她说,疫情倒逼人们增强了健康意识,所以她在会上提出一个建议——推动中医药膳食疗规范化标准化。“探索中药与中餐融合,推广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可以让中医药膳食疗得以安全进入寻常百姓家。”她还呼吁发挥中医药防疫优势,推进中医感染病学科建设,将中医疫病学和现代感染病学紧密结合,并且建立相关培训及实践课程,为未来中医感染学科培育更多复合型、专业性人才,让传统中医药更好服务百姓。

  用“辛苦”换“幸福”,创造高品质生活

  “今年省两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处处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省人大代表、徐州市云龙区委书记朱明泉说,“我们将强化基本服务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用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朱明泉表示,该区将聚焦富强云龙、生态云龙、创新云龙、法治云龙、文化云龙、幸福云龙“六大云龙”建设,以“三个100工程”为带动,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心区,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实施100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旅康养四大主导产业。实施100项城建重点工程,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新老城区贯通融合。实施10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徐州全市率先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省人大代表、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带来的一份策划“未来交通设施”的建议,显示了江苏交通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不可思议的大变化。

  杨卫东透露,五峰山过江通道是江苏第一条新建的智慧高速,建成后可通过探测,在车辆后方一定距离以红灯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距离。道路还能自动检测冰雪状态,并且自动启动融雪化冰系统,让行驶更加安全。“今后五年,我们要进一步把创新发展理念、前沿技术和绿色生态等带入到交通行业,力争做好政府的智囊团,助力推动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利运用5G和大数据、云技术,推动江苏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水运的建设,更希望这些‘江苏建造’能成为中国新一代智能交通建设的样板。”

  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章剑华认为,未来江苏文化艺术要以人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消费需求,着重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吴越文化、楚汉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的研究;二是更多推出名人名作,把江苏大地上的奋进历程、壮美图景、生动故事、感人事迹,及时记录和完美呈现出来,创作出更多与江苏率先发展相呼应,具有江苏特征、体现江苏风格、属于江苏原创的优秀作品和精品力作;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文化产品高品质生产与供给,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旅高水平融合。

  博物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之一。这些年,省人大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一直以“服务员”的身份在南博各大展厅里“转悠”,目的就是‘数笑脸’。“观众到南博来,对我们的展览、服务满不满意,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龚良表示,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提供优质舒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当以高品质的展览和优质的文化服务,从精神层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未来,我们要不断优化文化产品的供给,真正为广大老百姓提供能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付奇 王慧 胡兰兰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