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师生绘制“AR故事地图” 直观呈现“慰安妇”历史
2019/12/10 17:3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在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大学ARMapper团队与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合作开发的作品《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AR地图故事”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地图产品,在普通地图的基础上充分融合AR技术,扩展了地图的动态表达能力,从而更直观和生动地再现故事场景的时空特征。

  据考证,南京是日军设立慰安所、实施慰安妇制度最完善、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但如今,幸存的慰安妇大多已过世,不少慰安所旧址也随着城市建设被拆迁和改建。此外,“慰安妇”历史的传统展示方式以文字史料和历史图片为主,不够直观且不易传播,导致其社会宣传及普及程度不够。

  “我们试着用AR,在地图上记录这段历史。”ARMapper团队负责人、南京大学学生王泽慧表示,“希望用新技术给读者带来一种更加真实和强烈的读图感受,增加这段历史的易读性,用AR+地图来还原历史事实。”

  (点击视频观看AR故事地图演示)

  

  ARMapper团队指导老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刚介绍,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的AR故事地图项目综合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资料呈现地图故事,将侵华日军在南京设立的慰安所及其文献史料、考察记录等按时空关系呈现在AR三维地图上,形象展示了二战期间发生在南京地区的慰安妇及慰安所的历史故事。

  南京大学ARMapper团队成立于2018年11月。一年多来,来自历史学、地图学、信息技术、新闻传播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走访南京69处慰安所旧址,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也获得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南京市栖霞区宣传部等多方的支持与帮助。

  

  团队成员实地考察南京常府街慰安所旧址。

  

  团队成员合影

  张景源是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他介绍,由于团队在APP开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并不丰富,所以开发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团队与国内顶尖的信息技术科技公司进行了合作,提高了AR识别的精确度,提升了AR产品的美观度、交互性和稳定性。而为ARMapper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的张帅也毕业于南京大学,他表示,在5G时代,AR与地图学的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团队开发的APP一期作品(左)与二期作品(右)

  目前,ARMapper团队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开发南京慰安所AR地图APP,绘制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分布图(1937-1945),完成南京69处慰安所旧址考察报告,编纂《南京慰安所史料汇编集》,制作南京慰安所史料库网站(http://sgis.site/w/main.html)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获得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馆长苏智良教授的高度认可。此外,项目的相关成果将有望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进行展出。

  交汇点记者 刘浏

  图片、视频由南京大学ARMapper团队提供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