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泰州“生态+”为长江文明新时代篇章增添更多“绿意”
2020/05/23 21:22  泰州新闻网  

  长江江苏段蜿蜒433公里,串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润泽沿岸5000多万人。

  然而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对母亲河却一味索取,忽视了反哺,过度开发利用使母亲河严重透支、不堪重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让绿色成为长江的鲜明底色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泰兴江边的绿色廊道江风徐徐、绿荫点点,成为游人“渔歌唱晚看落日”的好去处。而就在2年前,这里在老百姓口中还是“工厂多,杂草荒,环境不像样”。当地拿出一半以上长江岸线植绿复绿,再现诗意长江。“如果说过去是‘用空间换发展’,现在已经到了‘花钱买空间’的时候,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让绿色成为长江的鲜明底色。”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说。

  泰兴市濒临长江,有着24公里沿江岸线。泰兴划出50%的岸线实行永久性保护,实施12公里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做好“生态 +人文 +体育+ 科普”大文章。按照“生态+”建设理念,泰兴在沿江生态廊道江堤内恢复湿地3000亩,植树造林1200亩、绿化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在滨江污泥堆放原址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着力唤起全市上下的生态环保意识。基地占地约23亩,主要包括生态涵养池、科普展示廊以及绿化种植,整个工程已初步建成,显露迷人风景。

  提升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先后出台实施规划、高质量发展意见以及20多个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作为主抓长江大保护的分管领导,泰州市副市长徐克俭的感受尤其强烈,“2018年国家警示片披露涉及江苏17项问题中,涉及泰州的就有6个,在沿江八市中数量最多、压力最大。中央和省里整治要求高、时限紧,如果再解决不到位、完成不彻底,心中有愧呀。”

  一场治理攻坚战在泰州大地迅速打响。全市3年投入资金近200亿元,实施长江岸线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全力解决突出问题。截至去年底,国家警示片披露的6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泰州实施了江滩清理、环境整治、江堤改造、场地修复、植绿建园以及内河水系沟通等,先后拆除了6家小船厂、23个鱼塘、53座建筑物和构筑物,关闭散乱污企业20多家。一系列雷霆行动,正让母亲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打响长江岸线修复攻坚战以来,靖江集中打好“六大战役”。在“长江大保护”的进程中,靖江以绿为笔,着手推进沿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累计新增造林4015亩、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退渔还湿400亩,累计腾退生产岸线7.1公里,临港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发展保障机制更趋完善、沿江区域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十里岸绿、九港水美、一山灵秀”的形态初现。

  靖江长江岸线保护则着力构建“一带两廊、三区四片、一岛多点”的长江岸线生态空间格局,这个规划细细勾勒出了“长江生态保育带”、滨水廊道、生态红线区等生态概念的形态,将一幅绿色长江生态画卷铺展开来。靖江市积极引导临港产业绿色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产业示范区,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提升沿江产业发展的“含绿量”。

  坚持源头治污的系统思维

  泰州坚持源头治污的系统思维。江苏人吃水8成来自长江,水质安全事关百姓生命健康。泰州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在靖江市、泰兴市、高港区、泰州医药高新区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设立“长江体检表”、建立大数据平台、开展专项行动、强化应急管理、推进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推进水陆统一监管,有效管控长江生态环境空间。全面排查、监测、溯源入江排污口,并对排查出的1222个排污口逐一安装标志牌。还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水、陆、空立体式长江监测网,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分类施策。 重点建设“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强化河岸共治,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以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科学有效管护好长江母亲河,花大力气守护好一江清水。

  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江水不止,文脉不息,泰州作为扬子江文明城市群的一员,正在奋力书写长江文明新时代的泰州篇章,为中华文明生机的生机勃发贡献泰州力量。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