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咱家过上了幸福‘莓’好生活”
2020/01/23 15:42  连网  

  “这边草莓又大又红,来这边摘。”日前,记者在东海县黄川镇桃李村单云龙种植的一栋草莓温室大棚内,看到来自连云港市区三家自驾游的游客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草莓。看着游客们提着一筐筐草莓,丰收的喜悦情不自禁地从单云龙脸上洋溢出来。

  室外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枝叶间,饱满通红的草莓垂落在地上,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甜蜜的果实,笑语声不断。

  “五年前的单云龙可完全是另一个人。”在温室内,前来打工的村民老李这样告诉笔者。1987年,单云龙出生在平明镇渔林村,中专毕业后一心想搞草莓特色种植。“可是俺老家都是以种水稻小麦为主。再者,单打独斗搞种植,市场很难打开。”为此,小单的想法一直在家乡没能实现。

  直到2013年,单云龙举家来到了黄川镇桃李村,决定在此实现当初的梦想。当初,单云龙只承包了2栋草莓大棚,边种边积累种植技术。正当期待着收获投资时,2015年的一场大雪,压塌了整个棚盖,折断了所有棚杆,冻死了所有草莓苗。这一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给单云龙创业路上当头一棒。“那年损失近8万元,三年的艰辛劳动毁于一旦。”回忆创业初期,单云龙叹了一口气。

  “当初,想回老家种地。”看着压塌的温室,单云龙的心里十分酸楚。“创业之路哪有一帆风顺,最大的苦,我都和你一起扛。”看着丈夫愁眉苦脸的面孔,妻子赵海燕不停地安慰他。妻子的温暖话语,给单云龙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为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单云龙采用钢结构对大棚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深入研究草莓种植学问。“小单是个有心人,没事的时候总爱去别人的棚里去转悠,学习老把式们的种莓技术。有疑难时,就去找内行人来棚地指导。”老李说。

  振奋起来的单云龙除了学习他人种植经验,还时常邀请县农业技术人员来棚内进行“把脉会诊”,分析利弊。慢慢地,单云龙科学地掌握了草莓生长规律及管理技术。“2016年,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通过再次不懈的努力,单云龙收获了希望。

  有了技术作支撑,单云龙便甩开膀子干。2017年,他将草莓棚扩种到20个,年收入突破20万元。2018年,单云龙又乘势而上,申报了“恒正草莓合作社”,并自我繁育草莓苗对外销售。同时,再次扩大种植规模。

  如今,单云龙种植了29栋草莓大棚,占地60余亩,全年收入近30万元。“除了对外开辟乡村采摘游,我还在网上进行销售。”站在清香满棚的草莓地里,单云龙笑呵呵地说,“咱家过上了幸福‘莓’好的生活。”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