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联展,将主舞台留给青年画家|文艺新苏军,这样展开“笔墨接力”
2019/10/11 14:51  交汇点新闻  冯圆芳  

  10月12日,8组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画坛师徒将携精品画作,亮相于新华报业传媒广场全媒体艺术馆举办的“名师带徒”计划美术工作者师徒联展,展览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对前辈来说,这是青出于蓝的笔墨接力;对晚辈来说,这是羽翼将丰的雏凤清声。这一次,主舞台属于青年一代——他们既师法传统,亦别求新路,既纵览山川形胜,亦擘画时代波澜,江苏画坛的未来图景,正在他们笔下徐徐展开。

  赵方方:当代国画仍需博大襟怀

  

  以书入画,是千百年来中国画创作的经典范式,但时至今日,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纯绘画的层面上打开中国画的更多可能性?我提出了“去笔墨化”“不是水墨的水墨”的创作思路,在排除以书入画的路径的同时,仍保留中国画的书写性(即画面的律动感),这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

  这是我对中国画形式的探索。但,一张作品如果仅仅只有形式之美,绘画的深度势必显得单薄,而对自我生活体验、情感、趣味的一味抒写,又沦为小我的表达。关键时刻,幸得赵绪成老师提点:没有博大之襟怀,很难成就伟大之艺术。于是在构思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参展作品时,我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讲话中引用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主题,希望传达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包容的理念。艺术上,以“不是笔墨的笔墨”进行创新;以中国特有的主观性、隐喻性的色彩系统建构全新的视觉样貌;不预先起稿,让创作过程始终保持一种偶然性的状态,让作品慢慢生长出来,最终由带有文化指向意味的人物、动物和植物交织出一幅和谐、绚烂、崇高的“美美与共”精神图谱。

  导师赵绪成:在赵方方身上,我明显感受到当代青年画家对中西绘画营养的兼收并蓄:既接续中国画的传统,表现经过理想过滤了的现实,又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的平面性语言,不依托光线明暗变化来塑造事物,而是追求其本色、本体。我对赵方方提出几点期望:既不要陷入个人的小情小调,也不要沦为对宏大主题的口号式呼喊,要把主旋律和多样化相结合;把民族自信和开放相结合,在开放、学习中彰显自信。

  沈阳:作画须有“我之肺腑”

  沈阳 华夏一柱天地间  中国画

  在我的创作中,无论是大幅的《山雨未眠》系列、《梦拾烟岚》系列,还是小品山水,都特别注重对自身真情实感的抒写,避免流于无病呻吟和摄影式的逼肖自然,这是我对清代画家石涛“画者,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的自发继承。石涛所谓“一画之法”,就是要把“我之肺腑”和“我之须眉”借助“天地万物”抒发出来,以“陶咏乎我”,它是一种主客体间情景交融的辩证关系。

  回首艺途十余载,居太行、登峨眉、行西域、观沧海,每一处大好河山都曾使我萌生出新的感触和情思。通过登山临水、观察体悟,感受山水气息和造化神韵,揣摩丘壑结构和云水开合,注入自身所思所感和心性情怀,作品才能打动观众。艺术上,创新不等于创造美,倘若一味求新求变,而不顾所表现的内容是否贴切、主题是否鲜明,画面就难免形式大于内涵而最终流于空疏。只有遵循审美规律,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表现历史巨变和人民心声,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

  导师薛亮:记得初次指导沈阳山水画作品,笔底所见一派清新秀雅的文人气息,但彼时作品构思还不够独特,刻画也不够深入,章法笔墨和色彩语言还有待加强。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为了开阔自身眼界、蒙养艺术情思,他跋山涉水、饱游沃看,居太行、登峨眉、行西域、观沧海……闻声寻壑,往复创变,攀历忘苦,踏月乃返,绘画作文夙兴夜寐,笔耕不辍。观其近作,气象渐趋宏大,造型设色愈加精微,初步达到虚实有度、墨韵色彰的效果。昔日苏轼有言“兹游奇绝冠平生”,坎坷逆境中的人尚有如此胸襟,今日生于繁荣盛世的青年画者,更应胸怀丘壑,以笔墨吞吐天地万物、壮丽山河。

  韩非:创新前先回归传统

  韩非 幸福的开始 中国画

  韩非:如何使工笔画在当下重新激活,并且具有当代性?“当代”对我的诱惑是显而易见的,我曾在图式拼接、色彩结构、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所谓当代性的探索,但都止于运用奇巧的图式结构、近于西化的色彩布局来迎合时代的审美,这并不是真正的当代性。

  追求当代性,需要我们来一次更为彻底的回归,回到格物致知、对自然物象妙理的探求。工笔画中有代表性的“梅兰竹菊”启示我们,工笔画的精髓在于以纤毫工夫逼近真实,在此基础上追求自然之物与生命情感相关之生气。工笔画的变革,则更要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寻找到契合点。当下,不管是强调新锐面貌的工笔,还是观念先行的新工笔,当原先对工笔画的界定已经承载不了新内容,打破才会更能包容工笔画的生长,画家的想法才将会被自由地打开,这也许是通往当代性的一条路径。

  导师高云:韩非是一位爱动脑筋的画家,我对他在艺术语言上锐意创新的精神尤为激赏。他试图将当代绘画的构成元素和传统工笔花鸟画相结合,强调绘画的形式感、新奇感,并将自然物象锤炼为经由“我”过滤后的主观化图景,为花鸟画注入新活力。未来,希望韩非能将创作与时代相结合,形成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个人风格——绘画的时代性未必局限于描绘工农兵大众题材,艺术语言的开拓创新、画卷通体流动的气韵都可以是时代性的写照。

  马帅:绘画语言也要随时代

  

  对艺术创作来说,深入生活不是一句空话,生活的体验会反馈于创作之中,既推动创作题材的拓展,也促进绘画语言的丰富。当我遇到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题材时,就会想去深入了解,通过亲身体验,抓住其本质内核。另一方面,绘画不是简单的画面转换,思考也非常重要,所谓画由心生,对对象的表现须经过主体的过滤,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包括他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理解,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载体诉诸笔端,这决定了作品境界的高下。

  此次参展的作品《建设者》,表现的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劳动者,灵感来自我在南京艺术学院附近的地铁施工现场捕捉到的画面,这忙碌的身影使我感动:透过他们身着工装、手扛铁锹的姿态,我看到的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一分子投身祖国建设的鲜活力量。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当下语境中,这一命题的践行不仅需要表现对象随着时代前进而推陈出新,也要求拓展表现语言,将传统的绘画语言转换为表达新时代创作者情感与观念的语言,这是我的探索方向所在。

  导师周京新:马帅创作的特点是取材于他耳闻目见的生活,且和自身的艺术语言达成了较好的匹配度。我常对马帅说:你不要左顾右盼看别人在画什么,眼前就有足以打动你的东西,你要用你真诚的眼睛、敏感的心灵,凝视、体悟眼前的生活,从中捕捉到值得为之耗费心血的东西。比画什么更重要的是艺术态度。我宁愿他“呆”一点、学生气一点,也不愿他灵得偏“油”;力勉他保持清醒、自律的生活状态——伟大艺术不会出自一个惫懒随意的创作者之手,勤奋、精诚才是艺术家的正道,才对得起“名师带徒”这样的平台。

  叶蓓蓓:小众画种≠小品化

  

  我初识色粉是由于多年前卢卫星老师的指引,他本人就是凭借色粉画《渔村》斩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他告诉我:色粉与油画虽媒介不同,但同样具备色彩、构图、光影等要素,艺术表现力并不亚于油画。正是这番话坚定了我在这一小众画种上奋力拓耕的信念。

  小众画种并不意味着小品化,作品视野是否宏阔,能否超越照片式写生和实物表述的层面,关键是创作者能否在扎根生活的基础上,赋予画面一定的意境和内涵。我这次入选全国美展的色粉画《欣欣向荣》,就是通过选取贵州铜仁寨英古镇集市售猪的镜头,对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动作及场景进行提取、描绘,试图唤回人们对集市的记忆:集市的意义不止于贸易,一买一卖间,尽是传统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关系的流露;当画家藏身于人流之中,会窥见人们在这个浓缩了的空间中的一言一语、一情一愫,真实、自然而精彩。

  导师卢卫星:用轻薄的笔触呈现活泼的画面效果,是色粉画的一大特色,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的叶蓓蓓,在探索色粉画有别于其他画种的表现性方面用力颇深,值得称许。作为导师,我不希望过多地为她设下条条框框,而是希望她自由探索,同时发挥留学俄国期间吸收的国外营养,如果能够在“画自己想画的”和“画人民喜闻乐见”之间寻找到结合点,那就更好了!

  黄戈:国画变法要有源、有道、有理

  

  作为一个痴迷山水画的后学,我一直希冀能够在激活传统元素、坚持笔墨抒写性情的同时,又能在图式和技巧上顺应时代之势、社会之需、审美之变,譬如傅抱石及新金陵画派的诸位前辈,他们对“变者有胆,不变者有识”的创作尺度的把握,以及平衡、圆融、机巧的处理方式皆令我钦叹,导师朱道平先生同样取精用弘,以实践来礼敬先贤。

  近年来,我创作了一系列西藏主题山水,如此次参展的《碧空澄净无凡尘》,尝试在保留传统笔墨的沉厚气息的同时,打破浅绛、青绿等传统山水色彩的程式套路,赋予画面鲜活明丽的色调,力图贴近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那种状态。在我看来,中国画走到当下必须变,关键是如何变,变到什么程度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有人说“无法乃为至法”,但我认为首先要有法,否则“无法无天”;创新之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要取法有源、得法有道、变法有理。不可否认,中国画品评标准已经不再盲目信奉“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但中国画的笔精墨妙、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写意精神等,仍是其核心精神。究竟如何在传统与时代之间擦出一点火花,画出一抹亮色,这是当代青年山水画家的使命。

  导师朱道平:黄戈从小喜爱中国画,是天津美院的毕业生,曾师从津门名家多年,作品中南腔北调融合,画面柔和而自带风骨,尤在色彩上精於研判,用笔运墨中有法度、有节律,刻意表达一种山川华美润泽的煌煌之态,使山水画更具时代的气息和气派,已然在画风上初创一体。

  沈彬斌:什么样的才是自己的?

  

  记忆很神奇,有些东西你会忘记得只剩下当时的情绪感受,而不记得具体的细节,我尝试捕捉的正是这类感觉。感觉由人和事物产生,却可以脱离人和事物而孤立存在,并被画笔所描摹、勾勒、留影,唤回欣赏者对逝去往昔的追忆,和心中一抹温暖明媚的感觉,这正是创作《你们》系列的思路。该系列是自己研究生时代切身生活的产物,也是对“什么样的才是自己的”这一创作道路问题的思索和初步回答。这系列作品都是只表现“你们”,即我昔日的同学本身,而擦除一切外在的环境背景,也不运用传统构图,追求“你们”和欣赏者“我”之间更纯粹、更直抵心灵的相逢,也算是对自己风格的一次摸索。

  我近期的《共享时代》系列是由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而觉察到我们已经处于共享时代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处理画面时我放弃了传统的厚涂法,采用薄涂法,并添加了很多透明媒介,使笔触感更突出,色彩更明亮,所以画面效果既有油画的感觉,又有水彩的味道。什么样的才是自己的?如何画出自己的风格?在从学院派的写生绘画方式中试图走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探索之路将很长、很长。

  陆庆龙:沈彬斌的绘画反映出90后年轻画家的艺术面貌:他们拥有学院派的写实功底,对于当下社会和自然风景有强烈的观照与表达欲望,绘画自然、纯粹且不失青春活力。观察他的绘画不难发现,他的油画作品在图像形式上较传统油画有所不同,注重对现代绘画语言的探索,往往运用大片的空白来凸显中心人物,效果清新而独特,体现出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借鉴与追求。

  郑家闽:昆曲+漆画=?

  

  传统漆画一般是作为漆器的附属装饰而存在,随着时代发展,脱胎于器的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大漆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可以和各式材料结合,在保持漆语言的基础上生出不同的观念表达,这是我痴迷于漆画的原因。近期个人艺术探索的主要方向在于,如何实现漆画从二维的时间叙事向三维的空间叙事的转变,从只能表现某一瞬间,转为带入更多的情感和故事。我爱好昆曲,便琢磨:如何以漆画形式,在园林背景中“复活”昆曲故事,从而转换古老的漆语言,赋予漆画更广阔的视域。

  譬如,此次参展的《牡丹亭》系列之《草藉无眠》试图诠释的是《寻梦》一折,“游园惊梦”后的杜丽娘重回花园,在牡丹亭畔回忆与柳梦梅的梦中缠绵。我尝试将假山石、窗棂、亭子、梅枝等不同时空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画面线条或单线伸展,或多线并行,或围合,或断裂,将抽象的时间用线物象化。回过头来看个人近几年的创作,都是以传统文化为主,并尽力打破传统的表现形式,避免“同则不继”。对我来说,以漆画来弘扬传统文化或许有些遥远,我能做的,就是守住这份喜爱漆画的初心。

  导师李永清:郑家闽是当代漆画艺术的青年新秀。他善于把现代艺术、中国传统绘画和独特的漆画艺术特性加以融通,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意蕴和若干美学倾向:有些以几何化的视觉元素经营画面的空间分割,构成整体的节律和抽象之美;有些以景物和人物的对应和虚实变化,呈现出空灵妙曼的意境及自由的流动感;有些则以现实视像与戏剧感的熔合,形成写意与表现相兼容的艺术意象和情调,努力寻求现代漆画语言的纯净感和丰富的个性内涵。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