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五星红旗丨五星红旗,请接受“蛟龙”号“深深的敬意”
2019/09/20 09:40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杨频萍 陈 彤  

  700米,1500米,2000米,3200米……

  纪录不断刷新。2010年,南海,中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以每分钟37米的速度,缓缓下潜。

  下潜一小时后,“蛟龙”号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坐底”3759米的深海,指挥室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十几分钟后,“蛟龙”伸出了一只大大的机械手,将一面五星红旗牢牢插在海底。

  这张国旗照片迅速传遍全世界。

  

  五星红旗,在南海海底“招展”

  深海海底插国旗,发生在9年前。对于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的“蛟龙”号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动作,其实难度不小。

  “‘蛟龙’的机械手有七个关节,我们必须让七个关节作出一个直线运动,才能将国旗插得笔直。”首席潜航员叶聪回忆道,“动作必须轻,如果用力太大,会扬起泥沙,遮挡视线,只能等泥沙沉下去才能重新作业。”

  将国旗插入深海,这一个小小动作的意义,也许只有“向海洋要深度”的探索者们才真正明白——此前我国深潜纪录只有600米,3759米的新纪录一下子把中国载人深潜技术提高到国际前沿水平。“就像登山运动员到达峰顶展示国旗一样。”总设计师徐芑南这样形容。

  “由衷地为国家感到骄傲!”叶聪说,国旗插入深海,大大鼓舞了“蛟龙”团队的士气。“我们也一直拿这张照片,激励载人深潜团队不断前进。”

  如今,深海里的“蛟龙”,已经可以驾驭各种复杂的水下作业。那只看似笨重的机械手,现在连“穿针引线”这样的精巧动作也可以完成了。

  2012年6月24日9时7分,“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同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对接成功。

  那一天,7000米深海的“蛟龙”和翱翔天宇的“天宫”里的6名中国人,互致问候。“那是令国人振奋的一幕。我们肩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回忆那场“海天对话”,叶聪觉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蛟龙”和“神舟九号”“天宫一号”上印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她见证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梦的新高度。

  

  向国旗宣誓,保证完成任务

  “在浩渺的海洋面前,一个人、一艘船都很渺小。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一次下潜会遇到什么。” 从2009年起,“蛟龙”号开始海试,去大海深处验证改进一个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此中感受,叶聪最是清楚。

  2009年到2017年之间的8年,叶聪每年都有50到100天在海上。“在海上工作可谈不上浪漫,不是阳光沙滩,需要莫大的决心和毅力,还有无畏的勇气。”叶聪说,每次执行任务之前,他们都会面向鲜红的五星红旗宣誓,表达完成挑战的决心。

  海上的颠簸就让人吃不消。“蛟龙”号个头小,最大纵横倾度达到过45度,人在里面很容易吐。“我们都得靠坚持挺下来。”叶聪说,“有一次5000米深潜上浮,因为风浪太大,母船两个小时都没有找到我们。”母船上的人都慌了,都担心他们的安全。在茫茫大海里的叶聪,很多时候,想不起来担心自己的安全,他最担心的,是“蛟龙”号出现故障。

  普通船只出现故障,只要将船拖回到岸边检查就可以了。而“蛟龙”号的故障,必须将它下潜到发生故障时的深度,再开始排查,这就意味着必须让“危险”再出现一次。1000-3000米,是深潜的一个门槛,大多数故障都出现在这个区段。比如驾驶舱与设备之间的贯穿件发生泄漏的问题,常常会在1500-2000米海试的时候发生。

  有一次,叶聪反复将“蛟龙”号潜到1500米以下,等故障出现后,再逐个系统地查找原因。“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曾感叹,这是拿命在做事,“因为他必须先把系统关了,停运,测试,再启动,再测试,这些系统也包括生命支持系统”。胆大心细的叶聪,连续查找了几天后,终于查出了故障原因。

  深海并不是想象中的五光十色,而是漆黑一片。3名潜航员在内径2.1米的球形舱里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只有小小的观察窗。外面,是冰冷的海水、超高压的水下环境,需要潜航员随机应变,对意外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在狭小的空间,3个人无法同时站立,屈膝几个小时是常事。

  每次完成任务,潜航员出舱的时候,都会在潜水器顶上的天桥,展示一面鲜艳的国旗,这是他们的庆祝方式,庆祝任务的完成,庆祝“蛟龙”朝梦想又前进一步。

  在蔚蓝的海天间,这一抹鲜艳的中国红,一直闪耀在追梦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科研“国家队”,接力传承海洋强国梦

  建造这只深海“蛟龙”到底有多难?

  立项之初,“蛟龙”号一穷二白,没有图纸,没有模型,到国外参观学习也很困难,遇到的难题不可计数。

  下潜深度曾设想为4000米,后来被改写为7000米。“因为7000米的深潜能力覆盖了全球99.8%的海域,能大大提高我国对深海战略资源的开发能力。”

  海下7000米意味着700个大气压,相当于“指甲盖上支撑重型坦克”,高压、密封、耐腐蚀、绝缘等技术难题都必须逐一攻克。

  叶聪说,在研制、试验、应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我们承担的是国家尖端科学工程,这种使命感、崇高感,将全国不同单位、不同团队凝聚起来,形成一个“国家队”。

  科研“国家队”中,既有擎旗手,更有后来人,每个人都铆足了劲。

  “蛟龙”号第一次海试,徐芑南院士拖着装满“花花绿绿药品”的拉杆箱,坚持和大家一同登上母船,在两个多月的海试中,徐芑南“吃药就像吃饭一样”,一直坚守在船上。

  海洋也是一个让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可以安放的空间。叶聪说,深海装备技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干劲很足,他们常常讨论的是,比起海外最先进的技术,我们哪方面指标可以提高。

  “如今,人们对深海的了解,可能远比月球、太空还少。” 叶聪说,未来深海探测技术会像航天技术一样,对大家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期待着,尽快驾驶全海深的万米级潜水器,向地球的最深处发起冲击。“万米深海,是‘蛟龙’号不能覆盖的0.2%海域,也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数据最少的地方,可以作为对我们国家科技能力进行评判的一个标杆。”

  2017年,“蛟龙”号的同胞兄弟“深海勇士”号下水测试,部件国产化率超过了95%。当年的国庆期间,在“深海勇士”号的母船“探索一号”的后甲板主桅上,五星红旗在大家的凝视中冉冉升起。“它的发展将带动海洋装备科技的国产化水平,也带动着国内企业的发展,更多人将了解海洋,发现海洋,而海洋强国的梦想终将步步实现。”叶聪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五星红旗伴随 “中国龙”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定地“向科学进军”,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短短数十年,上至寰宇,下至海渊,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科技力量由弱渐强,这离不开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接力奋斗。

  中国知识分子有家国情怀。2001年年底,“蛟龙”号立项时,已退休近6年的徐芑南不顾患有严重心脏病,放弃了在美国颐养天年的生活,毅然回国,为梦想冲刺。

  1979年出生的叶聪,这些年最大的心得是,只有将个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才能展现人生价值。2003年,年仅24岁的他被任命为“蛟龙”号总布置主任设计师,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文件和图纸均出自他手。去年,他获得了“改革开放先锋”称号。他感慨:“能够参与到国家的科技进步中,是我最大的幸福。”

  叶聪说,自己遇上了一个好时代,如今的科研条件,跟刚参加工作时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20年前,你是不敢想象去设计、建造万米级潜水器的,这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撑起科技发展的脊梁。国家的科技进步,让科技逐梦舞台更加宽广。在“蛟龙”号的每一个作业点,都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这面国旗下,“龙之队”必将书写更多中国骄傲。

  撰稿:杨频萍 陈 彤

  摄影摄像:张 琦 王子杰

  文字统筹:金 勇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