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康(99)|昔日“渔花子”今日“绿富美”,这个村是如何做到的
2021/09/13 21:18  新华报业网  

  从填塘整地、渔民上岸,到从捕转养、产业转型,再到大力发展渔文化为特色、基于绿色生态的乡村旅游,扬州市唯一纯渔民居住的渔业行政村、昔日“渔花子村”沿湖村,经过三次漂亮“转身”,上岸渔民如今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贫穷村变身“江苏最美乡村”。本期《听·见小康》带你一起去探访,这个昔日小渔村实现蜕变的故事。(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口述|刘德宝 倪传雪 马明斌

  开车进入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进入沿湖村,就可看见一条6米宽的平坦大道。道旁幢幢漂亮的村舍充满烟火气息,小楼外种着果树,春有芬芳,秋有硕果,煞是惹人醉。

  你可能不知道,现在脚下这块坚实的土地,都是沿湖村书记刘德宝带领村民一点一点填湖造田填出来的。十多年前,这片区域全是水面。

  刘德宝:我叫刘德宝,2004年担任沿湖村党总支书记。在担任村书记17年多时间里,一直围绕“带领渔民改变落后面貌”,在不停地努力向前。

  沿湖村是邗江区唯一的渔业行政村,渔民世代依靠在邵伯湖上捕鱼捞虾维持生计。

  作为渔家的孩子,一条6米长、1米宽的小船,承载了出生于渔船之上的刘德宝的少年记忆。长大后的刘德宝喜欢读书练字,他在自家船上贴的三个字——精、气、神,这一幕被村里的老书记看在眼里,因此默默记下了这个好学上进的小伙儿。

  那一年冬天,刘德宝已着手准备离开渔村去城里工作,临行前,船上来了一位故人……

  刘德宝: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我们的老书记两次到我们船上,我记得印象很深,是结冰,老书记他们是踩着冰过的河,到船上来跟我父母交流,(说我)毕竟上过一点学,想(让我)在村里面参加工作。

  两次深冬造访,刘德宝被老书记的诚意打动,决定尝试留下来在沿湖村工作,不曾想这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一直到现在,从未离开过。

  刘德宝:(我)到村里面来的第一年,先帮他们写了三块牌子,村党支部一块牌子,村委会的一块牌子,还有村农工商公司的一块牌子,老书记他们都非常高兴。

  2004年,刘德宝担任沿湖村党总支书记。作为渔家的孩子,刘德宝清楚渔民没有土地的支撑,风里来水里去的生活收入微薄。为了改善渔民的生活,刘德宝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渔民集体在岸上安家,结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漂浮游离生活。这是转变的第一步。

  刘德宝:渔民长期以船为家,子女教育、住房、医疗都是没有保障的,跟社会的这个差距非常大,要想改变渔民的这种传统的、落后的这种面貌,上岸定居可能是必须要走的,这一个坎必须要迈过去。

  沿湖村地处邵伯湖西岸,举目望去,皆是水面,一圈一圈地荡着涟漪。风景是好看,可这哪里有建造楼房的土地呢?

  刘德宝: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填塘整地、推动渔民上岸定居的这么一个设想。要改变渔民落后面貌,通过居住(的改善)让他们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

  说干就干,但填塘整地犹如大河行舟、劈波斩浪,这一路上所遇困难可谓重重。在不少村民看来,这无异于一场现代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般的举动。

  刘德宝率先交出了自己的2个池塘,弟弟家的、岳父家的池塘也被他动员一起交给了集体。随后,老支书的50亩池塘也二话不说交了出来。党员带头,村民跟上,村里很快划整出了600多亩水塘。

  刘德宝:这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在前期,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另外还要筹集资金、争取政策。(2000年)年初有这个想法,年底开始填塘,我们先后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填了600多亩土地出来。我们村“两委”大部分工作人员,包括我们一些党员代表都是一线的工人。那时候马蜂很多,很多人都是脸上好多包,都是肿的。大家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带着老百姓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十年多时间里,沿湖村填塘整地600多亩,共有130多户渔民上岸实现了安居梦,在陆地上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刘德宝:(除了)渔民上岸定居,这个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外,(还要解决)传统产业发展(单一的问题)。单独的一个捕捞受到资源的制约,不能解决渔民的致富问题,所以我们走了一个叫“从捕转养”的发展过程。

  从靠天吃饭的捕捞到有目标的养殖,养殖产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让渔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但养殖业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次转变并非长远之计,第三次怎么转?这一次,刘德宝目光锁定村里的绿色生态,将眼光投向了沿湖村的渔文化资源。

  刘德宝:2011年我们就树立渔村特色文化(的发展目标),先后整理了三万多字的渔村的特色文化,(包括)渔技、渔歌、渔俗等方面。在2011年的时候,举办了一个渔民文化美食节,社会非常认可。我们这个传统渔文化对外部有一定的吸引力,2012年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渔文化投资公司,向乡村旅游这方面来发展。

  沿湖村民,本是船居湖上的渔民,百年来聚居在此,形成了独特的沿湖村渔文化。2014年,村里将沿湖渔民习俗,成功申报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10月,坐落于沿湖村的扬州渔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目前,沿湖村集农家乐和民宿为一体,游客可以食在沿湖,宿在沿湖,体验渔村风光,品尝渔家美食,“渔家乐”已成为沿湖村一张独特的名片。

  马明斌:我叫马明斌,沿湖村人。现在经营着一家民宿和农家乐。相较于之前的水产养殖,(现在的)收入翻了一番。

  刘德宝:离湖不离水,离湖不离渔文化,离湖不离家,就是让渔民在家门口有事做。现在我们从事乡村旅游产业,有的当老板,有的当工人……55岁以上的妇女,60岁以上的男同志都进了这个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去年整个人均纯收入是32400(元),幅度是增长很快的。

  以前的小渔村如今变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原先漂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选择返乡创业。

  倪传雪:我叫倪传雪,是咱们沿湖村土生土长的渔家孩子。沿湖村(现在)做旅游了,好多返乡的这些年轻人就是回来自己创业。我跟我老公到广东大概打工两年,(现)在我们的渔家书房自己创业,专门做文创产品这一块。

  实现生态保护与渔民脱贫“双赢”,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绿富美”乡村,沿湖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该村相继获得“国家级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村”“中国特色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江苏最美乡村”等称号。不仅如此,沿湖村还将与邻村联手开发新项目,将致富经验分享出去。

  刘德宝:我们发展的成果(目的)不光是让我们这个渔民群体自我发展,同时要通过渔文化的辐射带动周边,也算是我们这个群体对整个社会的回馈。

  穷则变,变则通!新征程上,相信不安于现状的沿湖村还会有更多的转型发展新变化。大河行舟,祝一帆风顺。

  刘德宝、马明斌、倪传雪的小康心愿

  刘德宝:带领渔民群众在改变落后面貌的基础之上,向领先发展新的目标迈进。

  马明斌:希望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我的孩子快乐地成长。

  倪传雪:我开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红火。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END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高坡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高伟朱威 韦伟

  记者:吴盈青

  音频剪辑:刘畅方达

  视频剪辑:杨玺

  摄像:杨玺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韦伟

  鸣谢:邗网信、方巷宣传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