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890”影音馆(59)|“补血”+“活血”,这位年轻中医愿做患者和团队的“当归”
2022/12/14 15:10  新华报业网  

  【开栏语】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如今,广大青年群体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闪亮答卷。

  自2021年11月27日起,由新华日报社、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发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报业网等联袂推出《强国“890”影音馆》融媒体重磅主题报道。记者深入80后、90后、00后群体,聚焦一批优秀党员、团员们拼搏与奋斗故事;同时,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上传音视频的方式参与互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见证青春中国……

  【“强国‘890’”小档案】

  姓名:朱磊

  出生:1984年

  职业: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消化病研究所执行主任。

  “哪里不舒服啊?是肚子痛吗?”“大便正常吗?”“张嘴我看下舌苔。”见到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朱磊的时候,她正在为患者看诊。笑意盈盈、柔声细语,是她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朱磊正在查看患者的舌苔

  关心和耐心,是对待患者的“复方”

  “消化系统疾病很多都是慢性病,困扰着广大人群,看到很多患者饱受病痛折磨,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朱磊说中医除了“治病”,更要“医人”。症状消失了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吗?患者感觉舒服了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吗?是她经常对自己发出的“三连问”。所以,定期随访关注患者,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和适当的心理安慰,都是她开出的“复方”。

  为了方便患者,朱磊建立了慢病管理微信群,现在已经有600多位患者加入群聊,任何关于用药和症状的疑惑都可以随时在群内提问。“我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逐条回复。”

  朱磊在看诊

  谈到患者的时候,朱磊展现了强大的共情能力。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这是一种久治不愈,并且会反复发作的疑难性疾病,需要常年用药干预,朱磊甚至见证了很多患者的人生。有些人从少女变成了妈妈,在备孕、怀孕、生产等各个阶段,都要调整用药。就在上个周末,有一位正在坐月子的年轻妈妈,因为用药问题十分焦虑,朱磊主动通过群聊加了这位妈妈的微信,根据她的情况仔细制定方案。“我也是妈妈,知道这种心情,所以要尽最大可能,用更安全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痛苦。”

  自律和努力,是自我成长的“主方”

  下了门诊,送走最后一个患者,朱磊立刻“换上另一副面孔”,从“宽以待人”迅速切换到“严以律己”。她一边回电话处理其他工作,回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问,一边迅速吃完午饭。因为午饭过后是其他人的午睡时间,是她一天中难得不太被打扰的整块时间,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文献、梳理材料,或者备课。

  朱磊利用午休时间到实验室工作

  不午休的习惯几乎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已经保持多年。朱磊2001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医消化的硕博学位,一路跟随国家岐黄学者、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沈洪教授学习。

  “家里虽然没有人从事中医药行业,但是长辈有个头疼脑热都会看中医,这让我从小就对中医十分感兴趣。”怀着这种兴趣入学后,海量的中医知识却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课程不仅涉及医古文,还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此外还有不少西医课程。“学习越深入,我就发现自己越不足。”

  中医需要大量背诵,很多古文经典、方歌都十分拗口,那时候的朱磊每天都在不停背诵。“我有几个非医学专业的好朋友,到现在都还能记得几首汤头歌,就是因为上学时 我经常拿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在与他们见面的闲暇时间背诵,以至于他们都被耳濡目染。”朱磊笑着说。

  朱磊自嘲自己的生活“太卷了”,每周有三个线下门诊、多个互联网门诊、患者群答疑、科室业务学习、组会学习、季度汇报,每年还要保证一个学期为学生授课……不过幸好她是一名“时间管理达人”。“时间是需要管理的,我习惯把计划分解,每天睡前都要整理第二天必须完成的事情,工作虽多也能井井有条。”

  晚上回到家,她要把两个孩子哄睡后才能继续自己的工作,导致睡眠时间很少。但每当她觉得疲惫的时候,总能回想起收到老师在凌晨两三点时回复她邮件的那种触动,“老师都这么拼,我有什么理由不拼?”

  传承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医人的“良方”

  学生时代的朱磊也有过“不虚心”的时刻。

  开始跟着老师上门诊后,她总是坐在老师身边抄病历,听老师如何给病人问诊、开方。每次沈老师给病人开方前,她都在心里暗暗模拟,“想着我和老师开的方也差不多嘛!”有一次门诊结束,老师问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她想了想便说没有。

  朱磊(右)跟着导师上门诊

  “你要多提问啊,不提问的话,有些开方的小细节你可能注意不到。”老师叮嘱,一语惊醒梦中人,朱磊这才反应过来,特殊用药和剂量上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影响方剂的效果,看病人永远不能有“大差不差”的心态啊!

  现在的朱磊也开始带学生,她把老师对她的影响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们。“我们年轻一代中医,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很多机会都是老师、团队和平台在无形中赋予我的,必须要好好做,才能对得起医院和老师对自己的培养。”

  作为消化病研究所执行主任,科研也是她肩上的担子。“为何中医药能够发挥治疗作用?还有更合适的药物配伍吗?这都需要我们年轻一代通过现代技术对中医药机理进行阐释。”

  走近消化病研究所的实验室里,一个试剂架上贴着加粗放大的“特别可靠”四个字,这是学生们为了提醒自己实验过程不出错、实验数据要严谨。中医的“师承”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可靠”这四个字不仅透露了学生们的严谨,更是朱磊作为“榜样的力量”的投射。

  朱磊在消化病研究所的走廊上

  做中医这么多年,想过用一味药来形容自己吗?采访最后,听到记者提问,朱磊脱口而出:当归。她解释,当归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药材,功效主要是补血和活血。现在,80后是团队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精华,让中医这块瑰宝更加闪亮的“补血作用”;但同时,也需要创新发展,让队伍更有活力,为团队“活血”。

  “为团队‘补血’和‘活血’,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未来我会继续发挥中医力量,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朱磊说。

  策划:潘青松 田梅 杜雪艳

  统筹:唐澄 肖雷

  文字:蒋明睿

  视频:余勤雍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