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890”影音馆㉞ | 她用“乱”的艺术,将非遗“绣”入寻常百姓家
2022/06/23 06:54  新华报业网  

  【开栏语】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如今,广大青年群体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书写闪亮答卷。

  自2021年11月27日起,由新华日报社、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发起,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新华报业网等联袂推出《强国“890”影音馆》融媒体重磅主题报道。记者深入80后、90后、00后群体,聚焦一批优秀党员、团员们拼搏与奋斗故事;同时,也欢迎更多朋友通过上传音视频的方式参与互动,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见证青春中国……

  【“强国‘890’小档案”】

  姓名:吴澄

  出生:1985年4月

  职业:江苏省青联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第四代传承人、常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丰富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强烈的层次感……走进常州市乱针绣博物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品陈列于此,飞鸟虫鱼、山水人物呼之欲出,让观者分不清是绣还是画。

  在这座全国唯一的乱针绣博物馆里,典藏着乱针绣四代传人的诸多心血之作。吴澄作为该非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也将自己的工作室安置于此,在这方氤氲着匠心的天地里,她针尖飞舞,绘制出一个别样的锦绣世界。

  吴澄

  百年芳菲 四代嫡传

  乱针绣艺术于上世纪30年代由常州才女杨守玉创立。有别于中国四大传统绣类,乱针绣集中西艺术为一体,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东方油画”,传承至今已近百年历史。“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绘画与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著名画家刘海粟如此形容乱针绣,一语中的道出了乱针绣的特色。乱针绣以其独特的针法、丰富的色彩让人过目不忘。

  吴澄母亲孙燕云乱针绣作品《梵高》

  吴澄的外婆陈亚先,是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的关门弟子,也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吴澄的母亲孙燕云则一脉相承了外婆的手艺,成为了乱针绣的第三代传人、国家级刺绣大师。从小浸润在由外婆和母亲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吴澄耳濡目染于乱针绣的各种针法及技巧应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母亲也有意识地培养起吴澄,六岁起,小吴澄就依次学起国画、油画、素描,一样也不能少。“这是因为乱针绣是借鉴西洋素描和油画技法,融绣理与画理为一体,是一项中西合璧的开创性刺绣艺术。想要学好乱针绣,不仅要有扎实的刺绣基本功,还要有专业的绘画基础。”吴澄笑吟吟地回忆起童年,“我觉得我还挺有天赋的。”在培养了绘画功底的基础上,绣架旁长大的吴澄,很小就能独立上绣架刺绣了。

  似乱非乱 独一无二

  想要绘制一幅乱针绣,首先需要以一幅画作或照片为参考,经历拓稿、上梆、配色、着色等步骤,辅以独特针法进行创作。乱针绣似乱非乱,在长短不一、交叉杂乱的线条针脚和立体分层加色的新绣法中,也蕴藏着一定的章法。“乱针绣针法灵活,根据画面的需要,工艺师要不断衡量手中丝线的走势。”在吴澄看来,每一幅乱针绣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项手绣工艺需要在绣制过程中持续进行针法的思考、颜色的叠配,即便是同一个人,做同一幅画100遍,也注定不尽相同。

  工作中的吴澄

  层次是乱针绣实现油画效果的重要一环。吴澄说,乱针绣与其它刺绣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平面绣法,而是通过针法和色彩的搭配,对参照物进行高度还原,达到逼真的效果。“画中人所穿的衣服材质,不论是棉麻的还是羊绒的,都可以通过乱针绣去呈现,让观者一眼就辨别出来,这是乱针绣颇为有趣的一种魅力。”吴澄介绍,“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堆叠在一起,才能形成渐变的层次感和形象的立体感。”在她的工作室内,仅一种颜色的线,就能再以细微差别,分出48种同类颜色。大小粗细各不相同的针,也有14个型号。不仅如此,在绣制过程中,吴澄还常将一根线多次劈开,分成更细的线,丝丝均匀。“越在上层的线,越要更细更轻,人体的皮肤肌理也需要非常细的丝线来表现。”吴澄用双指捏着小小的绣花针,在画布上快速穿梭,细数着乱针绣里的门道。这样的飞针走线,一天往往要达到上万次。

  谈起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幅作品,吴澄提到一幅由雕塑转化而来的巴金绣像。在2015年的一场艺术展上,吴澄看见一件黏土质地的巴金雕塑时,萌生了将雕塑转化为乱针绣的想法。她拍下照片,回到工作室后,通过大半年的反复构思与配色,将雕塑本身的肌理感,在乱针绣中得到了逼真的还原。这项转化三维艺术的创新尝试,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突破点。

  吴澄乱针绣作品 《穿越时空的对话》

  突破载体 传承创新

  传统乱针绣,受制于人工手绣、画幅尺寸及画面的复杂程度等,即便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工艺师,一年大概也只能完成五六幅作品。因此在过去,乱针绣多作为收藏和装饰,还曾作为国礼赠予国外政要及知名人士。高昂的价格,导致乱针绣“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打开市场。为了解更多艺术形式,吴澄远渡重洋,到加拿大昆特兰学院专修设计。归国后,她决心激发非遗艺术的活力,让乱针绣走出镜框,打通艺术与生活的壁垒。

  乱针绣衍生品

  “乱针绣,不该仅仅是一种绣品,挂在那里被展览,我想把高大上的艺术品运用到大众日常用品上。一个物件,只有你平时不断使用它,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才真正成全了它。”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吴澄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创立了乱针绣衍生品品牌“承無”,将乱针绣元素应用到围巾、衣服、胸针、包包、笔记本等新载体上。团队成员们别出心裁、一针一线地向年轻人的审美靠拢,将乱针绣发展为一种接地气的艺术样式。从局部绣品到绣印结合,吴澄既是设计师,也是产品开发经理,还要兼顾成本与风险。创业至今,冷暖自知,但每当看到新开发的乱针绣跨界成品成为爆款,瞬间在线上抢购一空时,吴澄对于传统与创新的那份坚守就会更加坚定。

  吴澄在给少儿上乱针绣体验课

  除了衍生品制作,吴澄还研发乱针绣的少儿教学,通过把技法简化,让小朋友动手学习,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提高年轻一代保护、继承非遗的意识。“我想通过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接触、感受乱针绣的美。”

  针线无声,勾勒出百年的精致。乱针绣是吴澄心中的艺术瑰宝,也是“常州三宝”之一。2021年8月,常州乱针绣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这让吴澄对这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多的信心与憧憬。

  策划:田梅 杜雪艳

  统筹:唐澄 肖雷

  文字:虞越

  视频:王瑞枫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