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党媒联动|勠力同心,共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分答卷
2021/03/07 20:52  交汇点新闻  付奇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示范区揭牌成立一年多来,两省一市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形成30多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全力推进60个亮点项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构建跨域治理新格局;成功举办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共同交出了一周年高质量答卷。

  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联合解放日报、浙江日报,邀请长三角地区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动示范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

  治理“三河两湖一网” 增绿世界级湖区

  打造高能级创新绿核、共建世界级著名湖区,是长三角共同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增长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必须做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水利各项工作,突出支撑性、协同性和保障性,构建现代水网,努力在水利一体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世界级湖区注活水、增绿色。

  紧扣生态绿色,建设现代水网

  一年来,江苏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系统治水、合力兴水,初步构建“三河两湖一网”生态绿色廊道框架,为世界级湖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陈杰看来,全面治理“三河两湖一网”,要构建互联互通、生态绿色的现代水网,打造水泽民生、乐水宜居的幸福河湖,扩大水利有效投资,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重抓骨干河道治理。加快江南运河、吴淞江、太浦河“三河”治理步伐,打造安全通道、清水河道、生态廊道。完成江南运河苏州段综合整治工程扫尾,使其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和一体化示范区河道治理的典范。加快推进吴淞江整治昆山段工程,修复河道生态。加快实施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形成太浦河生态廊道的样板河段。

  重抓湖区生态建设。加大太湖、淀山湖“两湖”修护力度,谋划世界级生态湖区建设。完成环太湖大堤后续苏州剩余段工程建设,系统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淀山湖治理保护,深化环湖地区水系综合治理。加快中小湖荡生态治理,完成元荡岸线生态治理与贯通工程。

  重抓水系连片整治。加强示范区河湖水网“一网”系统整治,打造生态绿廊与人文湖群。投资7.6亿元的吴江国家水系连通及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项目进展近半,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连片打造水网圩区系统治理样板,为太湖流域乃至全国农村水系整治提供经验。

  紧扣一体化目标,争做全国示范

  紧扣“一体化”这个关键词,江苏水利如何作为?陈杰认为,必须主动对接上海、浙江,加快推进治水标准“四统一”、护水机制“六联合”,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治水示范成为全国治水典范。当前,苏州市联合河长制经验入选中组部《基层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吴江区跨界水体联保机制作为制度创新经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广。

  强化水系治理一体化。两省一市水利部门将深入落实联合出台的示范区深化河湖长制、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指导意见,今年继续推进吴江、嘉善、青浦26条跨界河湖协同治理,实施西墅荡、菜花漾、雪落漾等8个跨界联合治理项目,努力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的治水协同新路径。

  强化工程运行一体化。建立突发事件通报制度,开展防洪联合演练、联合会商、应急联动,加强跨区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风险协同管控,保障供水安全。通过强化太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省际协作,不断健全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的调度决策平台,切实保障防汛安全。

  强化河湖管护一体化。加强跨界河湖协同管护,把保持“水面清洁”作为维护河湖健康的切入口。切实抓好“两违三乱”“清四乱”专项治理,示范区内主要河湖水质稳定达标,一湾湾碧波美景正逐渐成为示范区靓丽底色。

  紧扣高质量发展,勇当开路先锋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陈杰说,必须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幸福河湖建设的导向,在探索经济发达水网地区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当先锋。

  规划指路当先锋。突出守牢安全底线、对标生态绿色、增添水乡韵味,系统开展“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与2035年水利现代化战略研究,协同编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

  科技引路当先锋。加强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推进创新成果在长三角区域“无障碍”转移、“无差异”运用。目前,吴嘉青联合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已上线,与12345大联动平台无缝对接,实现问题发现、交办、处理、反馈的工作闭环。

  创新带路当先锋。大力推进节水促减排,省市县三级“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的节水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大力推进河湖整治节地节能促增效,统筹河道、航道综合整治,提高工程总体投资效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吴琼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给世界以稳定的预期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要围绕生态文明主线,把绿色写在长三角的山水林田湖之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动力。

  周汉民表示,长三角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绿色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长三角41个城市早已由“高投入低产出”进入到“高投入高产出”状态,并力争向“低投入高产出”迈进。从大开发到大保护,绿色要素、绿色产业、绿色规则不断完善,层层推进;从各自努力到区域协作,绿色理念、绿色基础不断夯实,步步深入。

  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正式公布,力争2035年绿色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周汉民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水面达到20.3%,可谓绿色底蕴浓厚,但同样面临区域开发强度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等地区共性问题。因而,示范区不仅要示范经济建设,也要示范社会治理,不仅要可复制、可推广,更要可辐射,给长三角人民、给世界以稳定的预期。

  为此,周汉民建议:首先突出特色,明确方向。基于绿色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围绕建设“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目标,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重点示范江南特色与生态保护,努力让生活和工作在示范区内的广大群众能够“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目前,示范区挂牌已一年有余,建议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适时开展区域立法工作,为制度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其次,培育动能,先行先试。畅通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探索推进生态绿色发展的新科技、新标准、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新服务,推进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示范基地。打破区域壁垒,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依托“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政府数据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另一方面,构建“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反哺机制,建立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让生态价值不断提升。

  再次,注重创新,示范集聚。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据悉,华为上海研发基地、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已落户示范区内,其他科技资源也在加快集聚。今后,要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绿色优势,积极吸引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总部及研发机构入驻,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同时,对于配套措施如跨区域、跨流域的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建设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加大在医疗、公共卫生、教育等基础领域以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项目上的投资。

  此外,还要多措并举,金融支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政府该管的要管,该放的要放,要攻关的,国家挺身而出;要发展的,让市场百川归海。打造统一、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协同联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示范区建设。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支持,而这正是长三角地区本身的优势所在。要充分发挥特色,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依托已经落户上海的全国碳交易系统,完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强碳交易市场建设,推进绿色信贷、保险、债券等,建立绿色发展项目库。

  “示范区建设,小而言之,是为长三角;大而言之,是为国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周汉民说,示范区要拿起绿色之笔,变生态要素为资源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绿色,将成为最灿烂的底色!

  解放日报记者 孟群舒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

  数据共享 精准防控 夯实长三角绿色发展之基

  生态绿色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底色。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这几年持续关注着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进程,见证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

  “水质好了、PM2.5浓度低了,大家获得感满满。”刘锐代表说,自己生活的浙江省嘉兴市,2020年度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一年来的改变,既得益于嘉兴的“硬核”治污举措,也离不开长三角兄弟省市的紧密协作。

  涵盖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是在生态筑底、绿色发展上先行一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刘锐代表在一体化示范区等地走访调研中发现,要进一步提升省际毗邻地区的污染防治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还需要三省一市在数据共享、标准统一、联合执法上,加强合作力度。

  “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内环境质量数据共享,实施环境监测联动,加强科学合作研究,让污染防治更精准。”刘锐代表说,眼下,浙江已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把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统筹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是未来的趋势。

  目前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虽然都各自建立了水质、空气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但相互之间数据缺乏共享。想要通过数据分析,来研判区域内重污染天气成因,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还缺乏大数据有力支撑。

  刘锐代表认为,各地需要先摸清各自生态本底,做好各类生态环保数据的基础调查、日常监测、收集归结。在此基础上,通过统一的发布平台、统一的查询端口、统一的评价体系,来实现数据共享、研判分析。

  一体化示范区正谋划建设“智慧大脑”,推进跨区域的数据信息共享。而生态环保数据,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年10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制度建设行动方案》发布,为跨域生态环境治理制定了路线图。阻碍生态环境数据共享的一些堵点、难点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刘锐代表认为,从顶层谋划到基层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需要凝聚各级、各方的智慧,大家共同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要继续坚持和铺开。

  比如,浙江与安徽共同参与构建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模式”,就为跨区域生态保护打开了新视野。这样成功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值得继续坚持、优化,还可以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其他省际毗邻区域推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改善着区域生态环境,也改变着基层干部、政府部门的思维方式。“现在大家会立足区域发展的大视野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县一市。”刘锐代表说,自己常年在省际毗邻地区调研,感到大家的“精气神”不同了,谋划工作的格局更大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

  浙江日报记者 施力维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