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9位新晋院士:“顶天立地”做科研
2019/11/23 09:54  新华报业网  蔡姝雯 王梦然 杨频萍 蒋廷玉 王 拓  

  11月22日,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两院共增选院士13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4人,江苏有4人入选,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常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金龙,东南大学段进、崔铁军;中国工程院院士75人,江苏有5人入选,分别是南京大学任洪强、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江南大学陈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研究所姚富强。至此,江苏省两院院士总数达102名。

  江苏省9位新晋院士全部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领域涵盖天文、物理、城乡规划、环境、土壤、食品学、医学等。从田间地头到浩瀚宇宙,光环背后,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为科技强国所作出的努力与奋斗。

  常进:开创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

  

  “空间实验没有任何改正错误的机会,一个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卫星失败,多年的努力就会白费,我们要对得起国家的这份信任与支持。”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暗物质卫星“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常进,每天早上醒来先会看前一天卫星数据总结报告,每晚看完当天下载数据的分析后才能入眠。

  在500公里之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常进视若“孩子”的“悟空”号探测卫星正在捕捉宇宙高能粒子。“悟空”自2015年发射以来,累计收集近70亿个高能粒子,努力为人类拨开暗物质的“乌云”。

  上下求索二十年,常进带领团队为我国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被《自然》(Nature)杂志誉为“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时代”。他提出的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探测新方法,应用于国际探测实践和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获得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TeV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团队研究成果“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成功入选“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今年10月26日,常进获得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学奖。

  常进透露,明年“悟空”号团队将会发布伽玛射线的一些天文观测成果和暗物质搜寻的相关成果。同时,团队希望通过更多的数据分析来证实这些多出来的高能电子来自于哪里,是特殊的天体物理收集过程还是暗物质。

  “天文学是基础科学,也是前沿科学,它是我们认知宇宙、物理世界的一把钥匙。”常进表示,面向未来,浩渺深空将成为科技强国比拼逐鹿的“新竞技场”。

  王金龙:引领短波通信技术自主创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金龙教授,是无线通信领域专家、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短波通信领域数据传输、抗干扰和频谱认知理论与方法研究。

  短波通信利用电离层反射,可实现几百乃至上万公里的中远程通信,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制约的远程通信方式,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军事、海事、人防、应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稳定可靠的短波通信一直是国际面对的共同难题。王金龙带领团队取得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实现了我国短波通信从跟踪学习、并行发展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取得了从模拟到数字、从窄带到宽带、从低速到高速的整体性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王金龙主持完成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勤奋敬业、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是王金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多年来,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带领团队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领着我国短波通信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

  段进:拓展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居环境问题,为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提出新的方向和要求。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既是信任也是责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说。

  河北雄安新区、苏州古城、南京青奥会等重大项目以及广泛的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中,都采用段进教授的研究成果。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30余年,他拓展了城市空间发展理论,提出“空间基因”并创建解析与传承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当代城市建设中自然环境破坏和历史文化断裂的技术难题。2016年,他被住建部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2018年任《雄安新区规划技术指南》首席专家。

  多年来,段进在城乡规划设计领域获奖无数,以第一获奖人获国际和国家级规划设计奖26项,其中包括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3项、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卓越设计奖、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LEAF)最佳城市设计奖等,并有3项作品入选国际百年城市设计巡展。

  段进表示,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新形势,他将继续带领学术团队践行科技创新,促进城乡规划学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崔铁军:开创信息超材料新方向

  

  在国际上率先实验验证“电磁黑洞”和三维宽带“隐身斗篷”等物理现象,解决超材料在某些国防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发明了一种超薄、柔性、条带式SPP传输线,并开辟了基于SPP传输线的微波技术新方向——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铁军是超材料界的科研先锋。

  他对超材料进行系统性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及控制电磁波的新方法,实现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能实时操控电磁波和编码信息,开创信息超材料新方向。

  崔铁军科研成果丰硕,在Science、Nature子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和PRL等发表相关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论文被SCI正面他引1万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崔铁军受访时谦逊地表示,作为一直工作在科研一线的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科学创新是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既是对之前工作的认可,又是后续努力工作的动力。今后,一方面要继续战斗在教学、科研一线,取得新成果,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作出贡献。”

  任洪强:冷板凳上坐出的“水医”专家

  

  从化工到环境工程到工业发酵,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教授的学习背景是标准的“多学科交叉”。

  学生时代的任洪强,有幸拜入我国发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伦世仪先生门下。伦世仪先生严谨治学,潜移默化影响了任洪强。什么是科学的表达与逻辑,应该如何认识课题、把握文献,伦世仪先生都作出缜密的要求和指导。回忆起这段求学生活,任洪强深有感慨:“当时觉得太严,现在觉得受益终身。”

  2003年1月,任洪强进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工作,他所带领的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生物技术团队以生物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为核心,重点开展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与转化机理、氮磷营养物的增强净化机制、环境微生物菌群解析与调控、高性能微生物固定化新材料、高效微生物反应器、污染物毒性筛查与致毒机理、水质安全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2006年以来,任洪强主持国家及省部重大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48项,专利转化率70%以上,产业化应用遍布全国。

  “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沉下心来坚持下去,坐冷板凳是难事,但坐冷板凳的同时能做成事更难,因此坚持就更重要。”任洪强说,“我对科研一直不放弃、不放缓,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沈洪兵:建立中国人肺癌遗传图谱

  

  “作为首席科学家,他领导开展了中国人群唯一的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21个新的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首次建立中国人群肺癌分子遗传图谱。”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沈洪兵教授的科研“成绩单”,可谓亮点多多。

  “沈洪兵教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医人’。”南医大宣传部工作人员自豪地说。沈洪兵教授1986年本科毕业于南医大预防医学专业,1989年硕士毕业于南医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长期在南医大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他首次发现与吸烟存在交互作用的易感基因,发现肺癌等多种常见肿瘤易感基因的聚集区域,揭示T细胞活化影响肿瘤易感性的共同遗传学机制;发现肺癌易感基因存在种族差异,创造性地建立中国人群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并成功应用于10万队列人群肺癌高危人群预测。

  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研究的空白,不仅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靶点,更重要的是已被成功应用于肺癌发病风险的预测,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为肿瘤基因预测和精准预防作出重要贡献,推动我国肿瘤分子遗传流行病学学科跻身国际前列。

  作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前瞻性地领导建立10万余人的自然人群队列和3万余例的肿瘤专病队列及其标准化生物样本和遗传资源库,研发肿瘤易感基因及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并实现转让,为我国肿瘤相关基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是沈洪兵给同事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他眼中,科研没有坦途,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陈卫:开发中国人自己的益生菌菌株

  

  江南大学副校长陈卫教授,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事益生菌研究工作,在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种库的构建、优质新菌种的研发、益生菌产业化推进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陈卫是地地道道的“江南食品人”。他1988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前身)食品科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获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江南大学工作。

  我国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菌种资源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相关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陈卫教授带领团队开展长达20余年的菌种资源库建设工作,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计划。“我们要建立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库,让益生菌菌种和技术不再受制于人。”陈卫说。现在他们选育得到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益生菌菌种,如植物乳杆菌CCFM8610,是全世界首株具有减除重金属镉毒性功能的益生菌,获得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利授权,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中国专利奖金奖”。

  提起自己的科研成果,陈卫总是把功劳归功于团队:“我们的科研团队是一支年轻、团结、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为了共同的科研目标埋头苦干。”他们的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江南大学“至善”创新团队等多个称号。

  张佳宝:为中低产田消除土壤障碍

  

  针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问题,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领衔团队经过10多年攻关,研发以有机天然材料为核心的优质耕作层工程化快速构建技术,形成不同类型土地整治优质耕作层构建和土地利用模式,破解新垦耕地无优质耕作层的难题,将20年以上的耕地培育期简化为一次工程化作业,被列为土地整治的一项重大工程技术推广应用。

  多年以来,张佳宝一直将“农田生态过程长期演变规律与地力提升机理”作为重点科研方向,并长期奔走、蹲点在一线农田。张佳宝曾长期“蹲守”河南,2012年带着中科院土壤所专家,把办公地点搬到河南封丘县。经过系列实践,艰难攻关,张佳宝最终提出“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技术”,即中低产田地力产量双跨越技术体系。也就是,在尽可能摆脱施用化肥的前提下,构建成功一种既能够提升土壤地力,又能够提升粮食产量的全新体系。

  近年来,张佳宝重点围绕我国13亿亩中低产田治理面临的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地力提升两大科技问题进行突破,创建土壤障碍因子分类消减、激发式快速培肥地力、易涝渍农田水土联治等理论与技术体系,创新土壤参数探测技术与设备,并作为带头人建立我国农田试验站联网研究平台和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着力推进土壤改良向精准对症跨越,科技支撑国家中低产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作出突出贡献。

  

  记者 蔡姝雯 王梦然 杨频萍 蒋廷玉 王 拓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