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院院士新增9人,全部是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2019/11/22 17:15  新华报业网  

  今天,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共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7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9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入选。

  江苏共有9位专家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目前江苏院士总数达102名。另外,还有5个全职在江苏的发达国家院士。

  记者注意到,本次入选的9位院士,全部是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33工程”从1997年启动,专注培养本土人才,是江苏最老牌、持续时间最长的人才工程。加上今年入选的9位院士,这个工程已经培育了79名两院院士。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常进,东南大学崔铁军、段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金龙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分别为南京大学任洪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江南大学陈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姚富强

  

  9人中,7人来自高校,研究领域涵盖天文、物理、城乡规划、环境、土壤、食品学、医学等。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简单梳理了这几位“新科”院士的履历,看看这些“大神”为何能问鼎学术最高殿堂。

  01 常进

  

  常进,男,1966年7月出生,籍贯江苏泰兴。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任职于紫金山天文台并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常进长期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是我国空间天文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他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探测ATIC实验。基于该技术方法,常进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四颗科学实验卫星首发星)项目。

  常进还率领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为神舟二号、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等成功研制了伽玛射线谱仪。先后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独立完成人)、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40完成人)、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8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天文学奖)、2018年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2018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等荣誉。

  02 崔铁军

  

  崔铁军,男,1965年9月出生,1993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为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德国Karlsruhe大学洪堡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研究科学家。

  崔铁军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电磁超材料)的理论、实验及应用、计算电磁学及其快速算法、目标特性与目标识别等领域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主编专著一部(Springer, 2009);作为共同通信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一篇。作为独立通信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2篇,在国际物理、光学、及IEEE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并被Nature News, MIT-Technology Review, Scientific America, New Scientist, Discovery, Physics World等广为报道,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工作被选为“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获得2011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曾获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中国侨联“双百侨界贡献奖”等荣誉。

  03 段进

  

  (右二为段进)

  段进,男,1960年12月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担任《城市规划》《现代城市研究》《规划师》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111篇、出版第一作者专著12部,主持雄安新区核心方城、苏州古城、2014青奥会等重大城市设计以及广泛的古城保护与新区规划设计工程实践,以第一获奖人获国际和全国性规划设计奖26项。

  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援疆、西部之行等社会公益,培养硕士、博士100多人,为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04 王金龙

  王金龙,1963年3月在河北海兴出生,1992年在通信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1月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2015年9月25日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

  05 任洪强

  

  任洪强,男,1964年5月生。从化工到环境工程到工业发酵,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任洪强教授的学习背景是标准的“多学科交叉”。

  2003年1月,他进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工作,先后任环境工程系主任,环境学院副院长、院长。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任洪强所带领的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生物技术团队以生物强化净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为核心,重点开展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与转化机理、氮磷营养物的增强净化机制、环境微生物菌群解析与调控、高性能微生物固定化新材料、高效微生物反应器、污染物毒性筛查与致毒机理、水质安全评估与保障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2006年以来,他主持国家及省部重大科技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48项(获授权:中国88项/美国13项/欧洲1项/澳大利亚3项/南非3项),专利转化率70%以上,产业化应用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共获国家及省级高新技术(自主创新)产品36个、国家(省)级环保优秀(示范)工程20余项。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06 张佳宝

  

  张佳宝,1957年出生于江苏高邮。现任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封丘农业生态国家试验站站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田和区域水循环及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生态环境效应与系统模拟;农田生态过程长期演变规律与地力提升机理;土壤信息快速获取与数字农业。

  目前兼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报》、《生态学杂志》、《土壤》和《土壤与作物》等期刊编委。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省级发明二等奖、农业部丰收奖各1项,周光召基金“农业科学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07 陈卫

  

  陈卫,男,1966年4月出生,江苏江都人,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研究生处副处长、学科建设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食品学院院长兼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4月起任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兼益生菌分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研究工作。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部重点科技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08 沈洪兵

  

  沈洪兵,1964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他长期在南医大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在肿瘤易感基因和驱动基因发现以及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Reviews Cancer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85篇,SCI他引12511次,单篇最高他引535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H-指数57;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件。

  他首次发现与吸烟存在交互作用的易感基因,发现肺癌等多种常见肿瘤易感基因的聚集区域,揭示T细胞活化影响肿瘤易感性的共同遗传学机制;发现肺癌易感基因存在种族差异,创造性地建立中国人群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并成功应用于10万队列人群肺癌高危人群预测。

  沈洪兵还在体细胞基因组层面揭示了中国人群肺癌关键驱动基因及其分子机制,首次发现miRNA序列遗传变异是肺癌发生发展生物标志物,为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前瞻性地领导建立了10万余人的自然人群队列和3万余例的肿瘤专病队列及其标准化生物样本和遗传资源库,研发肿瘤易感基因及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并实现转让,为我国肿瘤相关基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

  09 姚富强

  

  姚富强,男,通信抗干扰技术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5月出生于安徽枞阳,1982年毕业于原海军高级电子工程专科学校雷达工程专业,1993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学位。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表彰对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军队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整理 胡兰兰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江南大学等官方网站

  编辑 谷雨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