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高考作文,“姿正腔媛”交卷啦!
2020/07/07 20:43  新华报业网  

  编者按2020高考,一次特别的考验,我们无法在考场上与00后的学弟学妹们共同经历成长礼,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们一起面对风雨。同题作文,致敬岁月的回忆,致敬勇敢的你!

  第一考场 考生:蓝精灵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以及走过的路。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如同你喜爱阅读的书,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你会跨越时空的局限,寻觅到一个甚至一群同你思想上产生共鸣的人。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先生曾这样诠释读书的意义,“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读书,是一种交流与分享。即便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捧起一本书,从字里行间感受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慰藉,不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还给细腻的心与无处寄托的思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喜爱阅读的人生,不仅让你的谈吐和气质多一份书卷气息,更在面对问题时多一份思考和自省。阅读延展着人生的深度和厚度,正是在阅读、思考和人生的历练中,人们构建起自己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深邃宽广的精神思想。

  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庚子冬春之交,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却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久违的宁静时光。不少人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名男子戴着口罩,躺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走红网络。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传递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内心的温馨和宁静,以对抗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赫尔曼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李宗盛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融进你的气质里。读书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如今的样子都是由无数个过往和曾经堆积而成。一次浅阅读、一次微点赞、一次即兴转发,一次情不自禁,可能决定不了一个人未来的样子。但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接触的人……一定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你的气质和未来。

  读书吧!字里行间,天马行空。

  当年高考作文题: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第二考场 考生:鲁西南

  试着倾听“遥远的哭声”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被无数哲人视为人生要义。“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中的诗句,也启示我们: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毫无疑问是一生必修的功课。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模样,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模样?来自于原生家庭,来源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友情和爱情,来自于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来自于每一条分叉路口,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塑造又更加可视、可感、可寻。你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所思所虑,通过你浏览的微博、写下的评论、点过的赞,你在朋友圈的每一个分享和在看,连接成一串串隐形的足迹,雕刻成你如今的模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的感知性和关注点,当然是有迹可循的。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或事,讨厌自己反对的观点或陌生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被同类人群或信息所环绕、所塑造。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这些信息正如一把无形的望远镜和手术刀,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雕刻着我们的大脑和生活,而人们却不自知。

  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当人们只会或只能活在那个带来愉悦的、毫不费力的、相对熟悉的那个世界时,势必会忽略那些面貌鲜活、丰富多元的无数个体,视野和思维就会变得愈加狭小和闭塞。当喜爱变成熟悉,熟悉成为习惯,每个人的道路和未来就会慢慢定型。这种可以推导和预见的人生,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无关对错,但值得审视——愈在熟悉之地,愈要保持谨慎。不妨问问自己,如果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不管主动或是被动,你还有没有兴趣或能力塑造“另一个自己”?

  《奇葩说》有道辩题曾被热议:博物馆着火,你要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小猫?看似有些抽象的议题,实际和认识自我高度相关。辩手黄执中认为,人的认知是有范围界限的,拯救小猫,是本能之下人会做出的反应;而拯救名画,则是给自己的同理心扩大了边界,能够听得到“更遥远的哭声”。拥抱未知的领域,重构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思考不同选择和行为的合理性,在别人的人生里汲取思想和智慧的光亮,原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人生短暂,在少年时学会审视,比在年老后追悔要好得多。在不断的加法和减法中,我们从一个表面的我、未知的我、想象的我,成长为一个内在的我、笃定的我、真正的我。在这个慢慢探索的过程中,不妨偶尔走出自己的世界,尝试远离自己熟悉的,尝试欣赏以前反对的,尝试一些从来没做过的事,尝试去更远更辽阔的地方……你会发现,每一次张开耳朵倾听“遥远的哭声”,都隐藏着你未来更好的模样。而你的模样,便是时代的模样;你的未来,便是我们的未来。

  当年的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第三考场 考生:云山乱

  勇于“破圈”,拥抱更宽广的网络人生

  “你最近有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吗?我还蛮欣赏伊能静的。”

  “哎呀,你怎么会喜欢她?她多矫情,看来我们三观有点不合!”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在网络上则更易演变成一种唇枪舌战:喜欢的明星不同,可为剧照“番位”吵得不可开交;所持的观点不同,未曾谋面之人也能势同水火;凡与己见不同者,动辄贴标签甚而污名化;凡与己道相异者,挥舞“三观”大棒,随时准备“割袍断义”。饭圈、腐圈、游戏圈……网络生活宛若一个个圈,圈内的人报团取暖、一致对外,圈际之间沟壑林立、互不理解,已然成为一种常态。

  网络为何多“圈”?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亲近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这是人的本性。网络时代,这种本性被技术加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一方面,网络社交主要是以“群”来构建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个“群”的组建就暗含着某种“志同道合”;另一方面,网络是有记忆的,各种平台在逐利冲动下往往推荐与用户习惯、偏好相一致的信息,营造出一种熟悉的、舒适的拟态环境。人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在这体贴的、温柔的、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变得越来越固执己见乃至自以为是。于个人来说,这导致的是思维的狭隘、人生的设限;于社会而言,这带来的是公共空间的逼仄、理性讨论的缺失。适时“破圈”、勇于“破圈”,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当然,“破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影《楚门的世界》里,当楚门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场真人秀时,愤而推门离去、踏上那艘远航的小船。令人心碎的是,经历暴风骤雨之后,小船却撞到了墙。虽有风雨,种子也要破土成长;虽有荆棘,虫蛹也要破茧飞翔。如果不向外“破圈”,怎么知道世界之大,怎能拥抱远方和诗,怎会包容多元价值?如果不向内“破圈”,怎么突破舒适空间,怎能摆脱画地为牢,怎会迎来无限可能?只有翻过一座座高山、打破一道道壁垒,才能体悟做一个愤激“键盘侠”的无力和可笑,才能明白动不动拿“三观”说事的苍白和浅薄,才能领略别处风景的优美和绚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首最熟悉不过的诗,换个角度考虑,描绘的不正是“破圈”之后的旖旎多姿、豁达开朗?不要固守一方天地、重复一个套路,不要执着一己迷恋、沉溺一种状态,敢于挣脱、习得宽厚,去看看更宽广、更精彩的网络世界,预见更好、更不一样的自己!

  当年高考作文题目:

  “意气”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

  1、意志和气概。例如“意气风发”。

  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谈意气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第四考场 考生:葫芦娃

  不“惑”之前当处“舒适”之外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物质充沛、文化丰富,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更亲密,好友们可以通过社交软件方便地交流互动;而人与世界的距离更是比史上任何时候都近,知识的获取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今天的人们是自信而智慧的,每天醒来,友人的点赞犹在脑海,足不出户即可一览天下万象。

  但同时,这又是个最坏的时代。商业一贯爱用温情脉脉的手段让人们被假象迷惑,并乐此不疲。短视频转发、朋友圈互动,互相支持变得不那么“走心”,同样的喜好让人很容易找到一个小圈子,不仅容易在心理上过度依赖,还可能会因为在“圈内”受欢迎而认不清真实的自己。更为严重的是,资本力量的介入,让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成为“商机”,大数据的运用让“投其所好”变得异常简单。爱看某类信息?没问题!软件以后都会推荐这个类目。久而久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就在收窄,视野会变狭隘,每一次信息点击都如同在为思想吐丝制茧,最终陷入到“信息茧房”而不自知。

  无论是沉醉于小圈子的互动还是流连于感兴趣的信息,都是一种心理上舒适的状态。沉迷于“舒适圈”本就不利于意志的磨炼,而互联网技术包装出的“舒适圈”更具迷惑性,也更容易扼杀人们未来的无限可能。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开拓自己的兴趣点,这才是人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人若想发挥自身潜力,就应当有意识地克服对“舒适圈”的依赖,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乐于接受平时忽略的新事物,为自己的未来可期保留更多的可能性。

  按照传统习俗,人到40称为“不惑”,代表着成熟与稳定。但转念一想,“惑”代表着好奇与探索,在今天的社会中应当是一种优秀的性格特征。社会对“青年”的定义在不断放宽,在不少标准中40岁也属于青年。因此,今天的人们,应尽量延迟不“惑”的到来,以渴望新知、渴求进步的心态拥抱这个信息与知识无比丰富、机会与可能无比耀眼的时代,把那种动辄缩回“舒适圈”、在“理想乡”里寻求慰藉的坏习惯戒除。克制住自己看娱乐八卦的冲动吧!放眼看一看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别再被收集到的点赞迷惑了!廉价的赞美不能让我们更加优秀。在“舒适圈”外,有真实的世界,有真正的感动。

  请别相信“未来的我们早已知晓”,因为今天的路还在脚下。

  当年高考作文题:

  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

  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第五考场 考生:火星石

  “入圈”与“出圈”

  身处这样一个信息流的时代,算法推送让我们涉猎的信息越来越“窄”,朋友圈让我们被“圈”在自我建构的小天地里,“圈层文化”日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圈层化”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标签之一。面对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和不断细分的文化市场,无论个人兴趣爱好多么精尖或者小众,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都能找到共同爱好者。特定的文化圈层一经形成,互动的模式随之诞生——志同道合者可以一起沟通交流,在这一领域里“精耕细作”。仅一个视频网站就有7000多个兴趣圈层,圈层文化的影响力可窥一斑。

  其实,这个“圈”那个“圈”,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具体呈现的内容是什么、价值导向是怎样的。比如,有的年轻人爱好摄影旅游,能通过这个圈层认识更多朋友,结伴同行,一起看更多美丽风景;比如,有的年轻人立志考研,共同加入“网上自习室”,既交流经验又相互监督;再比如,有的年轻人热心公益,可以一起参加相关的社会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对社会产生积极效应。对年轻个体而言,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途径。当然,如果一些年轻人生活态度消极、自我价值诉求有偏差,那“圈层”确实会成为阻碍,桎梏个体生活。这也是舆论场上出现担忧甚至质疑“圈层化”声音的原因所在。

  苏格拉底洞穴隐喻中,那个拒绝只看洞穴投影而回身看到洞穴外阳光的智者启示我们,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年轻人“圈层化”与否,而在于他们对待圈层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清楚认知“圈层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认识到“圈层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另一方面,要学会辨别“圈层文化”,适时“入圈”和“出圈”。我们乐见“圈层化”中的积极处世群体,乐见其立足自身圈层并积极向外延展,将自己的圈层与社会相连,形成更多良性互动。同时,也要引导那些消极处世的年轻人扩大交流互动空间,走出“阴暗洞穴”,实现圈层文化的“出圈”。

  说到底,圈层文化更多元更分众,与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但是圈层文化的内核还是与主流文化、社会价值相契合的。“入圈”和“出圈”都是个体选择,但入什么圈还是应当把握积极向上的导向原则,谨防在“至暗圈层”中迷失自我。

  当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六考场 考生:橘子皮

  你是你的选择

  在大学时候,很喜欢一句外文——“you are what you choose to be”,简单翻译,就是“你是你选择的结果”。当时,以此来勉励自己要勤奋刻苦,多读书,结交勤奋好学的朋友。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但基本都是通过不断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获得。即利用手中的“望远镜”,选择需要的、感兴趣什么东西纳入视野范围,并逐渐把生活、行为、习惯融其中。

  最近几年,智能互联网打开了更多新天地,让望远镜的视野更宽了。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平台和大型搜索引擎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兴趣的触角随时可以被碰触,让欣喜的火花随时可以被点燃。比如,在微博这个广义的社会化空间里,我们每个人可以被别人分享,又从外溢过程中获得喜悦和成长。眼之所及,耳之所闻,我们拥有了不同的快乐和感动,或始于无意的“邂逅”,或始于有意的“找寻”,在一点一滴中构成我们的生活,构成“我”。

  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视野局限,进入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挑战更多可能性,不再被自己的能力束缚,我们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体验,不仅限于双手所触。这种对自我的塑造更为即时,当下即可发生;更为立体,偏好、习惯、风格等等皆可塑造;更为强大,一次小小的点击、观看,都可能带来身心改变,对每个人而言,互联网拥有改变和塑造自我的强大能量。

  与此同时,有人曾经用“信息茧房”来描述对网络时代信息“过于强大”的“困扰”:信息看似丰富如海,但实际上却逐渐地如茧一样慢慢将我们束缚。正如当下我们被互联网紧密包围,那一把曾经搜集信息的望远镜,也慢慢离开了我们的双眼,我们不是自己去选择信息,而是信息选择我们。比如,从主动打开保健品新闻、收看养生视频,我们被网络“塑造”为一个养生的中老年人,并在此后时间里不断被“养生”“保健”类信息“投喂”,我成了互联网塑造中的“我”。

  这种影响,被认为是互联网生态对自我认知的挑战。如果长期对这种“投喂”没有警惕,就可能让“我”的认知更加迷惑。“我”被数据定位成一个个点,不是自我的选择,而是印记的集合。

  你们未来是什么样子?并没有既定的答案,生于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你们,幸运地呼吸着科技的新鲜空气不断生长,但希望无论在网上网下哪一个空间,都少不了内心的那一份坚守、理性和情怀,唯有此,才能塑造自我的真实模样。

  当年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监考人:帅就了不起啊 阅卷老师:潮叔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