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华”两会茶座|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强化答卷意识创造过硬成绩
2020/05/25 02:48  交汇点新闻  

  今年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做客“‘新小华’两会茶座”,围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畅谈如何进一步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创造过硬成绩。

  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小华: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视察就来到江苏、来到徐州。两年多来,徐州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怎样成效?

  周铁根:我们坚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徐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按照“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指示,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越来越高。按照“由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指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钢铁等产业加快转型,特别是集成电路与ICT“无中生有”、快速集群。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要求,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乡村治理,涌现了集中居住“睢宁模式”、空间治理“邳州方案”、环境整治“铜山样本”等一批典型。按照“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弘扬淮海战役精神”要求,大力实施“党建+”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两年多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全市上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强、城市发展活力动力越来越强、在淮海经济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

  新小华:总书记视察徐州时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文章,关键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徐州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将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

  周铁根: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思考和谋划,提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区域样板,以此为战略抓手推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走深走实,在更高层面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徐州发展的生动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总的定位是实现“两高两强”——

  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着力构筑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法治建设、生态建设、营商环境“五个新高地”,打造精神富足、文化繁荣、法治昌明、生态优美、市场青睐的近悦远来之城。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围绕“八个更”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的日子。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来越强。健全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确保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确保新思想新理念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徐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打造区域样板,既是高点定位,也是自我加压,力争创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真抓实干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新小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战略支撑,徐州如何把“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周铁根:区域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既是徐州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战略的要求。我们坚持把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四个中心”。

  中心城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体现在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打造经济发展高地。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通过产业集群、创新载体,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徐州有基础、有实力、有条件走在前列,打造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气。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大力推进高铁、轨道交通、快速路等,已通车和在建地铁线路3条,另外3条线路已获批。会展、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加快发展,各类创新平台、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正在发挥作用,全力服务淮海经济区发展。比如医疗,全市三级以上医院18家,其中三甲10家,年门诊量超过周边省份的省会城市。

  大力度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重点聚焦产业协同发展、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比如集成电路与ICT产业,联合周边地区加强产业协作、高效配置资源,共同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比如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依托徐工这个“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再比如生态环境保护,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各家都难以独善其身,急需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

  交汇点记者黄伟/文 肖勇/摄王昊晨唐澄/后期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