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为践行“人民至上”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2020/05/29 21:57  人民论坛网  

  5月28日下午,万众期待的民法典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至此,这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凝聚14亿人民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法典正式问世。

  法律是国之重器。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带“典”字的法律,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和国家法治的进步成熟,是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提升“中国之治”筑造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立足科学审慎,提升立法质效。立法工作,立于庙堂之上,作用于江湖之远。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加快民法典编纂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立法质量,反复雕琢各分编细节,科学系统归纳总结,真正做到了“蹄疾步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一项重大立法工程提出,采取“两步走”工作路线。2017年3月,民法总则出台,编纂民法典完成关键性的“第一步”。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迈出“第二步”。2019年12月底,完整民法典“合体”亮相,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成为全年立法工作最亮的“星”。在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基层、群众、代表广泛了解实践情况,让草案最大范围内凝聚共识、取得“最大公约数”。

  彰显人民至上,回应百姓关切。回应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这些百姓日常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破解之法。这些规定都以“民”为中心而设计,为“民”而写,与“民”息息相关。同时,民法典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对现在日益蔓延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作出规定,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原则,将人的价值和尊严置于法律保护的至高地位。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陈晶莹所说:“我国的民法典草案将人身权利置于财产权利之前作为民事权利之首,体现了‘先人后物’的立法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映射时代风貌,传承民族精神。民法典突出对绿水青山蓝天的保护,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新增保理合同相关规定……以上种种规定无不扎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鲜明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出新时代风貌。同时,最近热议的“离婚冷静期”、“禁止霸座”、“敬老爱幼”等相关规定,都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印记,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中国式”立法表达,为人类法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严颖)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