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琅琅书声里,红色基因生生不息
2021/03/21 06:52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三月的春风吹过,走进江苏省黄埭中学,但见金钩河畔,杨柳依依,书声依旧。

  金钩河,多年前还是黄埭镇西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1929年,在中共地下党员沈炳魁等人的争取下,吴县县立中学新设的师范部,由苏州沧浪亭迁址到金钩河畔,定名吴县县立乡村师范。90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历经沧桑,却始终弦歌不辍。

  黄埭中学校园内的金钩河

  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金钩河畔的乡师旧址,如今是一处小巧精致的园林,名为“乡师园”。园内有味之堂、介一亭、孙洵阁……每个名字,都有出处。黄埭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鲁衍春说,黄埭中学师生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和感恩创办这所学校的先辈。

  乡师首任校长沈炳魁,字味之。1926年初,大革命的飓风席卷全国,沈炳魁由时任上海大学教授的共产党人恽代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沈炳魁后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担任国民党苏州市党部宣传委员,兼任吴县临时行政委员会教育委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沈炳魁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中共地下党员、吴县县立乡村师范首任校长沈炳魁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黄埭还是个偏僻的小镇,加上交通也不方便,父亲从苏州城里出发,要坐大半天的轮船,才能到学校。在学校,他除了要完成常规的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还要静下心来编撰教材,《现代文学类选》《初中历史》等教材先后出版。”今年90岁高龄的苏州大学原副校长沈雷洪,是沈炳魁次子。

  沈雷洪说,最能反映父亲思想的代表作品《近百年本国史》,也在乡师创办这一年出版,讲的是从清道光八年到1925年“五卅运动”一百年间的历史。在书里,沈炳魁写道,“最近的一百年中,各国的势力,渐渐侵入,无法抵御,竟至受尽了外人的欺侮,这是很可痛的!”“父亲最擅长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他常对学生说,祖国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丢。”当时年幼的沈雷洪,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钱介一

  乡师筹建初期,既无校舍,也无经费。黄埭开明绅士钱介一不仅自掏腰包,还出面向黄埭米业工会借资,并以茶捐等形式向社会公开集资。学校建起来之后,他又四处奔走,聘请教员,并邀请了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担任乡师名誉校长。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很多贫寒的农家子弟得以免费入学。

  介一亭,就是为了感恩他的巨大贡献。其子钱世豪曾在回忆录里写道,兴办教育,是父亲最想为家乡做的事,也是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之一。除了支持乡师教学活动,钱介一还曾秘密出资,支持学生进步运动。

  作为一所由共产党人创办的学校,红色的基因从一开始就奔涌在乡师的血液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乡师师生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据吴县市文史资料《回忆黄埭乡师的有关史料》,当时,中共地下党员、乡师美术教师王桢,就曾组织进步学生以“天然诗社”为掩护,创办《导报》《火把》两种油印刊物,为抗日奔走呼喊。1937年,苏州沦陷,乡师停课,一批师生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

  中共地下党员、吴县县立乡村师范美术教师王桢

  进步开放的校园生活

  74岁的黄埭中学原党总支副书记冯晋发,既是黄埭中学的学生,也是学校的教师。从1989年至2019年,他先后参与了黄埭中学60年、70年、80年、90年四次校庆的筹备工作。说起一届届老校友们的故事,冯晋发如数家珍。他说,动荡的年代,学校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都极为艰苦,但师生们的精神世界极为丰富,校园生活丝毫不比现在逊色。

  中共地下党员、启新中学校长孙洵

  1943年暑假,中共地下党员孙洵等人自筹资金,在乡师旧址盖起20间草房,创办启新中学,旨在以学校为据点,进行抗日教育,培养进步力量。

  “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冯璧君,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当时,学校周边常有汉奸的耳目,冯老师教唱革命歌曲时,一边教,一边在黑板上写歌词,一边又尽快擦掉。”2009年,黄埭中学80年校庆时,启新中学校友邹惠琴写下感怀的文字,“冯老师还曾讲过她被日寇抓捕受到酷刑的情景,让我们深受感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为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去附近农场劳动。劳动所得,改善了学校的膳食,也减轻了一部分学生的经济负担。1946届启新中学校友史欣耕、阙东升曾描绘过当时的情景:“我们迎着旭日,扛着铁耙,高唱启新校歌,‘学校是国家的生命,我们是民族的主人,肩负着被褥土地的血痕,向着新中国前进……’一路步行到下堡农场开荒种地,直到夕阳西下才收工,一路踏歌而回。”

  启新中学校歌

  “有一年中秋节,学校宰杀了自养的肥猪,师生同桌吃饭,每人可分两块红烧肉。”1985年,曾任启新中学事务主任的万钟粟在一场座谈会上提到了这个有趣的细节,印证了同样的说法。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由沈炳魁筹备,乡师复校,改名为吴县简易师范学校。条件依旧艰苦,但学校始终面向贫民子弟办学,除了免学费,教师们还自己编印教材,赠送给学生使用,对于优秀学生,学校以减免膳食费用表示嘉奖。

  当时,学生大多是寄宿生,到了傍晚,各班级分小组围坐在大操场上唱歌、游戏、运动、讲演……聊国家与民族,聊诗歌与梦想。冯晋发说,多年前,与老校友们交谈的只言片语,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薪火相传的“乡师精神”

  黄埭中学的校史馆里,保留着一张珍贵的老照片:1985年,乡师校友、共产党员府廷镇受邀回到母校作报告,为年轻的学弟学妹们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冯晋发记得,那是一个10月的下午,露天操场上,演讲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感人的故事引发了全校千余名师生的热烈讨论,现场群情激昂。

  定期开展红色教育,这样的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黄埭中学高一(12)班学生李家鹏说,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讲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红色传奇主题班会等特色活动,让同学们从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李家鹏说,了解了学校的历史,他才发现,原来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就发生在同一个校园里,距离自己这么近。

  黄埭中学

  乡师建校之初,即以“爱国、育智、树人”为校训,“乡师精神”就是一种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黄埭中学全体师生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特色文化、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埭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曹卫新说,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用红色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从吴县县立乡村师范、到启新中学、到吴县简易师范学校,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培养出府廷镇、王乙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如今的黄埭中学,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之一,在历年高考中屡创佳绩。

  “今天,看到我们党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看到校园里孩子们一张张明媚的笑脸,我感到很幸福很高兴。”沈雷洪说,父亲这一代人,有革命的热血和激情,也经历过迷茫。无论是投身革命,还是兴办教育,他们的愿景,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说到这里,老人的眼中泛起泪光。

  交汇点记者 孟旭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