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长三角】“跑起来”的马鞍山
2020/10/17 15:22  新华网  

  安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的丰收稻田。(无人机航拍,资料图片)

  新华网马鞍山10月16日电(何凡)作为安徽全面接轨沪苏浙的“桥头堡”,因钢设市、以钢闻名的马鞍山,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聚焦开放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促进生产要素融通融合,深化跨区域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与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跃“马”扬鞭。

  区港联动“热起来”:打造对外开放新航标

  今年1-8月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608.4%,已超过2019年全年总额。这是在全球贸易量缩水的背景下,安徽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交出的成绩单。记者跟随“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采访活动走进马鞍山,实地体验安徽江北这个万吨级深水良港的“区港联动”特色。

  安徽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海关监控指挥中心。

  “港口兴则城市兴,港口强则经济强。”港口作为水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盘活物流大通道、做强临港经济的关键。

  纵观长三角区域的地图就能发现,不少沿海港口城市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而那些地处内陆的沿江港口城市应如何盘活网络、提升运力,将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动能呢?

  实际上,安徽省境内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优越,本身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2018年,安徽省的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居全国第八位。按照安徽近年来的部署规划,推动港航改革发展、资源优化组合,是统筹水、路、港、岸、产、城联动发展的一盘“大棋”,目标就是要把安徽港口群打造成为联通我国东西部和长江中下游的河、江、海联运枢纽。

  据介绍,马鞍山综保区选址在郑蒲港新区,看重其坐拥长江深水岸24.5公里,航道常年维持水深负十米,可停靠3万吨级海轮。这里是安徽江北地区通达江海的门户港口,也是安徽唯一一个具有区港联动条件的综合保税区。

  “综保区通过与安徽省自贸试验区区域联动,不断放大辐射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多方共赢合作模式。总投资4.2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世港通保税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据马鞍山综保区经发局工作人员高鹏介绍,综保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政策力度大。正式封关运行至今仅有两年,已落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87家企业入驻。

  他表示,在今年疫情影响下,线下销售受到很大冲击。而综保区借力数字经济,通过多种形式,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扶助多家企业丰富业态,开拓市场,成功转型跨境电商,实现线上线下双线销售并行。

  马鞍山郑蒲港与综保区联动优势,与上海临港极为相似,在安徽独一无二,长江沿线也是少有。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了郑蒲港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最早实现“新区事新区办”,优化了营商环境,激活了发展动力。

  以重点建设“一区一港多口岸”为方向,综保区下一步在与郑蒲港联动的基础上,将加快对接苏州保税区,争取在新区建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区外区”,并积极申报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产业集群“旺起来”:老字号培育新动能

  来到马鞍山,马钢不可不去。我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第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钢铁行业第一家A+H股上市公司;、第一条大型H型钢生产线、第一条重型H型钢生产线,都在这里诞生。作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合作项目和具体合作成果,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联合重组以来,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宝武马钢集团特钢公司轧钢分厂车间。

  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马钢技术中心主任张建告诉记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按照专业化整合、产业化拓展、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和多元化混改的思路,结合自身优势特长,统筹推进“1+8”产业布局,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提升服务长三角的能力和水平。

  “1,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8,就是轨道交通、金属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冶金装备制造、设备远程运维、特种冶金材料、装配式建筑、矿产资源、长三角数据中心协同发展,聚力主业,壮大产业集群。同时,把马钢建设成为中国宝武在安徽区域的总部、优特钢精品基地,提高服务、协调、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能力。”张建进一步说。

  据介绍,面对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集团周密部署,一把手亲自挂帅,一方面将防控工作置于首要位置,另一方面努力化解新冠疫情对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2月末,其产品库存突破12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较往年增加70%左右。马钢通过快速增加本地仓库和运力疏导产品库存,采用快速产销衔接、强化“线上销售”等营销模式的调整,尽快将库存降至正常水平,确保在疫情期间实现了产量和销售收入双增长。

  “今年,我们实现钢产量年度目标2000万吨的把握比较大。”张建表示,展望十四五期间,将优化存量,做大增量,以市场化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联合重组,落实优特长材平台化公司的战略定位,力争把规模翻一番,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特别是在央企大平台上,整合优化各类要素,打造“大而强的新马钢”,在服务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壮大自身。

  从马鞍山的整体情况看,产业创新一体化不断取得新成果。2019年,全市共签约引进来自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90个,占签约项目总数的55%;协议总投资557亿元,占签约项目协议投资总额的55%以上。今年1-6月份,新签约亿元以上长三角地区项目132个,协议总投资50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6.8%、62.7%。

  区域协同“动起来”: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加强跨区域合作,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部署的重要着力点。其中,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规划纲要明确支持的6个省际毗邻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地区之一。

  安徽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码头,江水滚滚,货轮远航。(资料图片)

  位于马鞍山市最东端的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和高淳区三区接壤,距南京禄口机场仅20分钟车程,是安徽省通向苏浙沪等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不仅区位优势明显,博望素有中国刃具之乡、剪折机床第一镇的美誉,产业基础扎实,主导产业为数控机床、刃模具和机械加工,建有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等。

  博望区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俞洋对记者说,目前区域协同主要体现在“五个联动”:一是规划编制联动,示范区(博望境内)的范围拟扩大一倍多;二是推进交通联动,实现机场、高铁、公交同城化30分钟通勤圈;三是产业协作联动,两区联合出资1.5亿元组建合资公司,建设约1000亩创智谷;四是生态环保治理联动,生态联防联治合作、丹阳河跨界流域综合治理合作等一体化合作协议已陆续签署;五是社会治理联动,区域共建共管。

  “今年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实现了‘双零’(零疑似、零确诊)。这缘于与江宁在社会治理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实践。”他说,“我们深化创建平安边界,大年初一凌晨就实现了卡口式的封闭管理。两区建立的‘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共同办公,无缝对接,大数据信息共享,在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员信息共享、案件协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级层面的共享公共服务领域,亦有诸多新进展,使得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马鞍山市民卡已完成南京公交地铁刷卡、公共自行车租赁、医疗挂号、景点游览、图书借阅、停车缴费等功能。此外,马鞍山与南京签订了养老服务合作备忘录,共推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

  在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路,可以期待马鞍山扬己所长,马力十足,加快推进理念规划互融、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形态互补、人文交流互通,让更多的“融入红利”加速释放,成为区域发展中更重要的增长极。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