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共保联治 呵护生态环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一年
2021/05/26 09:19  新华报业网  

  东太湖度假区供图

  [综合篇] 共保联治,呵护“一方碧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富饶美丽的长三角,恰似一方需要精心呵护的“碧玉”。要让“碧玉”底色清亮,离不开三省一市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碧波荡漾的天目湖,从空中俯视犹如少女脸上明亮的双眼,“天目湖”由此得名。

  “最近我们跟上游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已签订了2400亩青虾养殖退养的合作协议,引导上游养殖户退出青虾养殖。”眺望洁净的湖面,溧阳市天目湖镇党工委副书记杨育美说,近年来溧阳市与凌笪乡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经测算,与溧阳实行本地治理相比,20年内可节约上千万元,两地还将联手围绕好山好水做足生态文章。

  一体管控,让1+1+1+1>4

  “空气质量越好,能见度越高,户外风景拍起来越好看。”去年8月,摄影师魏望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南京地铁S9号线列车穿过石臼湖的短视频,清澈的湖水倒映出湛蓝的天空,“天空之镜”石臼湖一时成为热门打卡点。魏望觉得,这两年南京的“水晶天”变多了。

  数字印证着魏望的感受。5月19日,《2020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去年全省PM2.5浓度首次“破4”(年均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盐城5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第三方调查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3%。

  “无论是切身感受,还是相关指标,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在显著改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碳排放量大,减污降碳责任重,机制层面的更多互动,可以让1+1+1+1>4,实现倍增效应。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环保协作机制日趋完善。

  治水,推进水环境协作治理。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负责人黄卫说,我省严格落实“断面长”制及预警约谈机制,深化水环境区域双向补偿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倒逼地方改善水质。同时树立全流域共治共保理念,推进太湖、滁河等跨界河湖联防联治。

  治气,强化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文青道出“三大秘籍”:减污降碳协同、PM2.5和臭氧防治协同、区域联防联控协同。我省创新性实行国省控监测站点“点位长”制度,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点位长,同时,协调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各市加强统一监测溯源、统一预警应急、统一监管执法,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制度创新,携手高质量发展

  “这两年,在三地共建的生态圈微信群里,我们沿线村级河长上报重大环境问题的频次越来越低。”对太浦河的变化,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条太浦河,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紧密串联。2020年10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发布,发轫于苏州的“联合河长制”,从姑苏河畔延伸至吴淞江边,为长三角跨界河湖治理提供了“苏州方案”。时隔两个星期,太浦河共保联治江苏先行工程启动,“联合河长制”信息化平台上线,拉开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治水、深化落实河湖长制的序幕。

  太浦河连接沪苏浙一市两省,滁河则地跨苏皖两界。初夏时节,记者行走滁河南京浦口段,只见两岸水清岸绿,移步见景。

  “在跨界河流协作机制下,滁河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水环境建设科(河长制综合科)科长刘强说,浦口与安徽滁州南谯区的共管共治已成常态,两地多次联合清理滁河沿线灌木、垃圾、水面漂浮物、蒿子圩处渔网、地笼等。

  像联合河长制这样的制度创新,在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中还有许多新探索。三省一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建立环境应急联动和联席会议机制,交界地市(区)打破区域分割、竖立区域环境安全共同体,联合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共同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建立交界地区跨界污染联防联控、预警信息通报、应急业务交流等工作机制。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张雷透露,为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三省一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报请国务院成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通过区域合作,推动生态环境数据在长三角区域的互联共享。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协同,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和执法规范对接,联合研究发布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等。

  规划先行,长三角共建一座“客厅”

  记者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采访时,听说了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当年,长三角准备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报告上报至中央后,相关领导亲自加上了“生态绿色”几个字,从而为这个先行试点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示范标明了航向。

  环元荡岸线贯通工程,就是示范区内,遵循绿色生态原则而率先启动的一个生态环保类项目。5月,记者在现场看到,地处沪苏交界处的元荡湖碧波荡漾、花草繁茂,与记者在示范区展示室内看到的一年多前的照片,恍若隔世。

  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伟见证着元荡的变化:去年,跨界大桥顺利竣工,让两地往来时间从40分钟变成5分钟。

  示范区河湖水面率达20.3%,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湖荡有76个,其生态基底是一块“世界级的料子”。这块“好料子”该怎么发展?5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正式发布,标志着示范区突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迈出了坚实一步。其中,“一厅三片”是示范区建设最核心的项目,而“一厅”——“水乡客厅”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是“水乡客厅”提出者、城市设计负责人和本次方案征集技术牵头人。“家和万事兴——之所以要建这个‘客厅’,首先是要让‘长三角的家人们’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一起商量合作,解决矛盾,共同发展。”段进说。

  “水乡客厅”不仅是“青吴嘉”的原点,也是长三角的原点。“我们要‘抽取’江南的文化特点和水乡的空间基因,融入到整个‘水乡客厅’的谋篇布局和规划设计中,打造‘最江南’的‘新水乡’。”段进说,“水乡客厅”对标威尼斯水城,打造世界级的水乡旅游目的地,将建成上海、苏州、嘉兴等城市共同的“湖荡绿心”,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许海燕 沈佳暄 王静

  [亮点篇] 太湖,越变越“年轻”

  2007年,长三角各地携手同行守护太湖,江苏更是将治太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至今,太湖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任务。

  一碧太湖三万顷。太湖,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湖泊和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流域以占全国不到0.4%的面积,养育了全国4.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是长三角共同的“母亲湖”。然而, 2007年,太湖爆发了蓝藻危机。

  “以前的贡湖湾可不是这样,现在这里成了旅游胜地,过去请人家来都请不动。”太湖的蝶变,让无锡经济开发区华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培新感慨万千:“这么多年,为了治好太湖,无锡和周边城市下了真功夫!”

  蓦然回首,太湖已然蝶变

  初夏,记者来到东太湖苏州湾。在东太湖生态园,站在形似一柄如意的阅湖台上放眼远眺,但见太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近些年,太湖一直在“变”,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基建处主任蒋建荣感触很深。2008年,国务院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项目——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蒋建荣调至东太湖综合整治建设指挥部工作,“当时,东太湖全是密密麻麻的围网养殖和围垦种田,湖水黑乎乎的,散发着腥臭味。中间航道只有10米宽,哪里看得出太湖的形状,真是临湖不见湖。”

  2008年开始,东太湖实施退渔还湖、退垦还湖、生态清淤、堤岸修复,一期工程投入40亿元,换来了水质的改善和生态修复。总投资超10亿元的二期工程,年底也将完工。

  在阅湖台背后一两百米处,伫立着苏州新地标——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普立兹克奖获得者包赞巴克设计的苏州湾文化中心。

  就在东太湖边的这片土地上,一座城湖一体、绿水相依的太湖新城——东太湖度假区正在崛起,这里不仅成为和谐乐居新家园,更是创新动能集聚高地。目前,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中建三局吴江之星、华为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中新智地等引领性项目签约落地,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国家级创建步伐。

  对太湖之“变”感受颇深的,还有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塘村村民周现如。小时候,他跟随父辈在太湖里捕鱼。如今,他在离太湖3公里的地方,承包了50亩鱼塘进行淡水养殖。“我主要养河虾和太湖蟹,养殖用水都是太湖水。”攀谈中,周现如给记者透了底:去年养殖已收入50多万元。

  投入2000亿,换回一湖清水

  5月中旬,记者在宜兴采访时,偶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刘朝阳,他正在现场督查湖岸清淤和蓝藻处理工作。记者问起太湖治理的情况,这位“治水老将”一口气报出了多个数据:太湖流域累计关闭落后化工企业5000多家,太湖、滆湖6.8万亩围网养殖全部拆除;省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治太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80亿元,带动社会各界投资2000多亿元。

  “与2008年相比,太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类,省界出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刘朝阳的一席话,让人激动不已——多年治太,汗水没有白流。

  13年来,江苏动员了五个市、三十多个县区,十几个部门,直接从事治太工作的在万人以上。一批生态文明建设新制度、新方法应运而生,太湖治理向纵深推进——

  从2008年开始,太湖流域实行河长制,环湖地区的市长、县(区)长都担任过入湖河流的河长;江苏还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湖泊治理的地方法规《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政府成立了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为太湖治理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站长秦伯强,就是太湖水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的一员。“治理太湖,江苏花了大代价。”秦伯强说,仅以污水处理能力为例,2008年,江苏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只有300多万吨/天,而现在是800多万吨/天。

  “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政府投入这么多,太湖总磷指标还是有反复?其实水质能‘稳中趋好’已是非常不易!”秦伯强给记者分析了几重原因,一是自然规律对湖泊治理的制约,湖泊治理非一日之功,日本琵琶湖治理,30多年方见成效,太湖平均水深不足两米,属浅水型湖泊,治理难度超过琵琶湖;二是太湖流域肩负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越来越大,与2008年相比,太湖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人口增加了400多万,太湖水环境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大湖。

  联动治水,同守美丽太湖

  古往今来,跨界水体治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赋予了太湖全新的面貌。

  “从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江苏省内的苏锡常三地在各自做好辖区水域蓝藻打捞工作的同时,率先携起手来。”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铮惠跟记者娓娓道来,当时在交界水域,比如无锡和苏州交界的望虞河,无锡和常州武进交界的武进港,联动合作、协同打捞都是“家常便饭”。“还记得曾经有一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草特别多,省水利厅立马协调了苏州的打捞力量过来支援,帮无锡解决了燃眉之急。”

  蓝藻问题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心,更磅礴的治理合力也在几年间悄然汇聚。身为治藻“老将”,张铮惠明显感到,“这两年,上海、湖州来的次数真不少。”

  “湖州相关部门组团来无锡调研,我们也将十多年的蓝藻治理经验和盘托出。”张铮惠说,目前湖州已经建立起了完备成熟的蓝藻打捞处理应急防控工作体系,复刻了无锡工作模式和技术路线。淀山湖也出现过藻类过量繁殖问题,上海相关部门在来无锡调研后,2020年就引进了无锡本土企业研发的加压控藻船,满足了日常蓝藻治理管控的需求。

  经过一年时间,2020年,无锡与周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湖生态治理格局已基本形成。就在这一年,无锡和湖州签署了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建立统一规划、项目准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十项机制,通过共建共治,共同提升蓝藻防控水平。

  太湖是长三角共同的大水缸。“江苏有8个水源地在太湖,年取水量占全省的22.2%,上海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饮用太湖水,浙江湖州也从太湖取水。”秦伯强建议,太湖流域应“一盘棋”统筹考虑产业定位,并建立跨省的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吴琼 沈佳暄 王静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