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丨5G赋能,“智慧社会”将成为现实
2020/09/18 15:14  中国江苏网  

  编者按:媒介技术是推动媒介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5G新媒体技术,从内容、渠道、终端、用户、营销等方面对媒体进行全新的体系化构建。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金宝,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理平在《传媒观察》2020年第9期发表论文《技术赋能:5G时代媒介传播场景与应对方略》展望未来:5G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万物互联”,满足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现代传媒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想象空间。尤其是与当前的“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组合共同作用,搭建了一个技术与技术、人与技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泛在智能网络,改变了“入口”的形式,形成了智能网络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石。

  5G赋能,“智慧社会”将成为现实

  李金宝 顾理平

  以5G技术为驱动的传播技术革命中,社会网络和连接关系不断被改写,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内容生产迎来新的变革。对于传播领域和新闻业务而言,5G技术浪潮对媒介产业、媒介活动、新闻呈现手段、媒介流程等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智能化趋势无处不在

  传播载体的智能化。5G技术提供了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以及网络高覆盖率,推动了传感器的智能化,有效促进了终端的智能化。“智能+”把人工智能打造成和互联网一样的基础设施,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未来的5G时代,大宽带和低时延的网络,让所有的设备都变成IOT设备,所有的设备都会智能化。“智媒时代”技术背景是物联网、体感技术、地理定位、VR、AR、MR、360全景技术等在媒体行业的广泛应用,与之前限于文字表达、摄影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等的传统媒介技术形式有着显著区别。

  媒介产品的智能化。5G技术的传输优势,不但可承载高密度用户,同时可满足海量终端场景中的连接需求,网络智能化将升级为社会全领域的智能化。新闻传播业正在进入一个技术导向时代。由于产品呈现为数据流动状态,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服务分享可以达到高维传播、全息传播的程度,能够在各类智能终端上无障碍实现人机互动。依靠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实现各类传感器与终端的智能化,推动智能传播发展。基于用户场景、社交关系、智能算法与接触终端匹配形成的数据关联,将有效促进海量、异构信息的个性化配置与媒介的融合创新。网络社会的智能化,不仅将使物联网型的系统——设备和云越来越受欢迎,使得人与人机物的交流互动愈加频繁,而且将促使以个人为中心的智能共享网络建立起全新的智能服务模型。人工智能的智慧升级,伴随着智能信息技术集群的加速演进与迭代,互联网中的连接交互也在优化升级,并从人与信息、人与人的连接逐步演化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通连的泛在智能网络。“媒介技术作为社会中最广泛遍布的动力引擎,其智能化趋势与人的互动将无处不在,将促进整体社会生态的智能化转型。”而媒介产品的智能化,则是这种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多维化、视觉化日益明显

  媒介产品的多维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AI与相关技术的结合以及AI赋能,令5G技术开始重塑整个新闻业和信息传播生态。智能化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不只是带来生产与分发模式的变革,更从信息采集、加工、整合、核查与判断、协同生产和内容分发等各方面增强新闻生产能力。跨界化、智能化、移动化、个人化是高维信息服务四项基本要素,在不断移动化和智能化的生态环境下,媒介向入场化的生活方式转化,所提供的媒介产品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用户)的诉求,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用户)数量。在科技的驱动下,视频技术、通信技术、交互技术以及数据的挖掘和算法,为媒体的接受增添了新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向着社交功能延伸。“私人定制化”的个性沟通产品的延伸,正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趋势,也必将进一步深化线性导航式的智能个性化媒介产品。

  媒介产品的视觉化。在5G技术的助推下,新闻报道趋向高数据速率传播与超高清新闻内容呈现,新闻视频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视觉信息传播进一步发展,视觉传播将迎来变革与智能化突破,5G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视频突起。高清视频直播、短视频、视频新闻、VR全景视频等将成为未来媒体创新发展的重点布局领域。

  沉浸与场景传播重构生活

  泛连接的沉浸传播。沉浸式传播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所有媒体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从而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附着力,加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以及可视化穿戴头盔、眼镜等设备的出现,“媒介”不再离散于人群之外,而是与传播活动共同渗透进了社会的整个机体,重构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超高清场景化传播。新媒体科技是引发社会变化的重要动因,受众越来越深地认同与接受虚拟场景。5G赋能大数据、云技术、超级计算等,可为全媒体传播渠道、形式和用户带来全新传播效果,传播领域向新的传播图景演进。以5G、4K为代表的技术变革给媒体内容生产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便捷的工具。5G网络技术为视听内容生产创新赋能,不仅通过云采编、VR/AR与智能传播等重构视听新媒体传播的形态、业态与生态,还凭借超高清全景视频回传与多终端发送等为视频直播用户提供个性化、沉浸式的审美体验。融媒体智联时代,新闻业如何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激发自身潜能,在移动互联时代寻求突破一直是被津津乐道的话题。8K超高清电视意味着信息通道将拥有庞大的数据传输,而5G的技术支持无疑给信息传输铺设起了高速公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媒介消费呈现移动化、碎片化、视频化、社交化的特点,短视频凭借低门槛、强参与、强连接延展性,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成为新一代社交语言,引领用户新表达。4K超高清逐渐成熟,8K电视从概念层面逐步走向现实,“4K+5G+AI”将成为增强用户黏性的利器。4K超高清电视产业在2018年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带给观众更优质的、沉浸式的视听体验。8K电视技术应该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充分探索移动化、智能化的道路,最终构建移动互联、新型智能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释放出更大的媒介能量。

  受众成为媒介发展的动力之一

  催生媒介后受众时代。受众是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后受众”是一个构成多元、属性多重、身份多样、功能复杂的群体,是包含了传统指称的“受众”、“用户”或者“网民”的新主体。受众媒介消费的行为更多表现为体验化,受众体验转向为社交需求。“5G环境下,传播渠道或者传播中介日趋凸显出智能化、差异化推荐等趋势,用户的自主选择、个性化需求和满意度将越来越成为信息是否高效传播和深度渗透的重要判定指标。”后受众时代的受众分析呈现出“融媒体、跨平台、多维度”三大特色,因此,面向“后受众”的分析需要突破“媒介内容”“媒介组织”“传统受众”来认知5G时代的受众。“从实践来说,主流媒体对新技术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的整合使用一直在进行,只是这个过程并非传播媒体对互联网技术文化的完全接纳,也非简单的传统媒体对公民新闻实践的吸收,相反,它体现的是传统媒体自身的惯例规范、专业期许以及社会愿景与互联网技术互动交流的结果。”

  受众价值开发与延伸。5G时代,媒体的内容和用户的界面极大丰富,媒介内容外延得以拓展,通过智能运算,使受众(用户)媒体使用行为发生了变革,通过使用社交工具和其他互动参与的传播形式,受众(用户)被激励参与或吸纳媒介内容生产,将新技术传播手段整合进主流的传播体系,参与媒介规制的能力不断增强。后受众时代的传播方式也从公众熟悉的大众、线性、点状传播模式,新增了分众、非线性、矩阵传播模式;内容产品的收入模式则从以广告收入为主,逐步转变为用户收费收入与广告收入并驾齐驱的状态。就后受众时代的受众价值看,不但实践“二次售卖”等传统广告消费的经济功能;也不断拓展“付费、打赏、网购、分享”等平台用户的经济开发价值特点。5G新技术对传统媒体行业,尤其对电视媒体生产、电视运营商、智能电视产业和电视观众收视行为影响深远,未来五年5G智能电视大屏时代将深刻影响中国电视受众的行为,除传统的电视频道集成和播出方式外,虚拟频道、智能搜索、自动聚合、按需推送、社交分享等所形成的新型内容集成与分发方式,使得后受众时代的收视行为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碎片化与长尾效应等特征。头部与长尾效应之间,或区隔或共振,形成十分复杂的视频内容传播景观,而短视频用户的无限可能便成为媒介开发“后受众”价值的营销前沿。

  技术的进步是媒介产生升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深刻影响着传播领域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媒介技术不但主导新闻的呈现方式或形态,同时也主导新闻生产方式,在历史向度上,也在改变着新闻生产关系。“尽管技术决定的是新闻活动的方式,并非是新闻活动的本质,但在技术与新闻活动方式之间,技术主导新闻传播主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主导新闻收受主体的新闻收受方式,主导新闻控制主体的新闻控制方式。”5G时代,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机融合,有望驱动“智慧社会”这一高级社会形态成为现实。不管是技术派、内容派和用户派,技术给媒介带来的深刻影响都不容回避。技术派的未来媒介必定离不开5G,内容派的未来媒介必定离不开短视频,用户派的未来媒介必定离不开“后受众”。移动传播与人工智能是网络社会进入移动转播阶段后开启的正式智能化阶段,预示着“社会媒介技术更新迭代、宣传管理体制机制转型、节目内容创意生产研发、新型媒体形态创新发展也必将进行再一次的革命和重洗”。

  (载《传媒观察》2020年09月号,原文约15000字,标题为:技术赋能:5G时代媒介传播场景与应对方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公民隐私保护研究”(19AXW009)的阶段性成果。此为节选,图表和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照原文。)

  【作者简介】李金宝,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顾理平,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