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著作《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出版,从西方视角及日本文本记录等角度剖析史实
2021/12/10 19:58  交汇点  

  交汇点讯 12月7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1年系列图书发布会在江东门纪念馆“三个必胜”主题展报告厅举办。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英文版等书籍出版

  今天的发布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图书和期刊的推介。《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在介绍英文著作《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时指出,这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史、法律史、日常生活史、历史记忆等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分11个专题,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居民生活秩序的变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西方人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美国视角”,日本文本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粮食问题等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众多层面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研究。本书以客观的史实向国际社会揭示这一份世界记忆遗产的丰富历史内涵,增加了有分量的篇章。

  “我们为了寻找这些老兵,跑了全国22个省市,4个直辖市,行程二十多万公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在介绍《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讲道,“这本书除了大陆地区以外,我们还找到了台湾地区的一些老兵。这些老兵在当时的职务都比较高,所以记忆较为完整,更有利于我们的记录和整理,给我们留下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赢椿对《锦绣和平:至柔至韧至暗至美——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展览画册》的装帧设计进行了介绍。他说,“期待纪念馆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展览,让观众在参观之后能够留在展厅中感受艺术、诗性的氛围,抚平内心的伤痛。”

  《述说与诉讼——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传》的作者杨颖奇研究员向大家讲述了这本书的撰写经过,“为夏淑琴这一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物立传很有意义,从她个人既家庭的微观角度,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事件,反映维护历史真相,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重大主题。”

  3年收到221939份观众留言,“90 后”和“00 后”观众超过80%

  发布会第二个阶段是纪念馆观众留言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发布。

  据介绍,在2019-2021 年,纪念馆共收到观众留言 221939 份,其中境外参观者留言1564份,许多观众为我们写下了肺腑之言。国内观众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最大来源地为华东地区,安徽、江苏、山东三省位列前三。境外参观者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77个国家和地区, 以周边邻国为主。在年龄上,国内外观众均以青少年为主体,平均年龄约23 岁,“90后”和“00后”留言观众占比超过80%。可见, 青少年是纪念馆观众的主要群体。在语种上,有27种外语,外籍观众里用英语留言的占60%以上,另有15%的外籍人士用中文留言。

  通过高频词分析、语义分析、主题分析、情感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纪念馆对22万多纸质留言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国内观众积极情感的留言占比超过90%。从留言主题来看,国内观众表达最多的是“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其次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和平、逝者安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等。国外观众表达最多的是“了解历史、祈求和平”,其次为“铭记历史、世界和平”“以史为鉴、不再发生”等。

  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 朱楚仪(实习生) 高鑫/摄像 万程鹏/图片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