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资讯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镇江丹阳:吃“产业饭”走“小康路”
2020/07/15 21:17  金山网  

  金山网讯 发展产业是推动精准脱贫的“发动机”。在江苏省丹阳市,一代又一代的丹阳人用敢闯会创的精神,聚焦产业强市不动摇,聚力实干兴市不懈怠,勇立时代潮头,成为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享有“眼镜之都”“钻头王国”“汽配之城”的美誉,让产业升级,让脱贫增速,呈现出吃“产业饭”、走“小康路”的蓬勃景象。

  立足实业,延续发展根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丹阳第一个现代中型企业——丹阳纱厂于1947年建成投产。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457万元。之后,织绸厂、铁工厂、电灯厂、练染厂、肥皂厂等如雨后春笋涌现。上世纪90年代,丹棉、丹化、丹钢、丹柴、东丝国有五大厂被誉为丹阳工业“五朵金花”,成为丹阳近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缩影。

  1978年12月,丹阳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乡镇工业快速崛起,逐步形成了眼镜、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木业、家纺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1979年,县属工业总产值20542万元,较1976年增加4370万元。

  戴丹阳眼镜,看美丽世界。“丹阳眼镜”已成为丹阳一张靓丽的名片。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丹阳眼镜开始起步。这一行业最早是“上山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带来的。这些人来到农村不会干活,就提议办眼镜片厂,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眼镜产业。当时,铁路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每趟南来北往的火车都会经过丹阳,这让丹阳有了把眼镜销往上海、南京甚至北京的机会。1986年,丹阳在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到上世纪末,两个市场连成一片,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批发市场。

  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092个,产值达27.71亿元。1991年4月,丹阳市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名列第21位。1992年5月8日,丹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让丹阳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当年,全市工业产值69.4亿元,是1977年的19倍、1949年的463倍。

  新时代,丹阳厚植工业发展新优势,积极开展强链、延链、补链,培育独具特色的新经济增长点。顺应“互联网+”发展大潮,加快推进“电商平台+制造”,探索实践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开展化工电镀企业专项整治,对175家化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沿江电镀整治园建成使用,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农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天航空装备五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涌现出一大批“单打冠军”“行业领军”。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鱼跃肩负起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丹阳担当”:春节不“打烊”,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为全球“战疫”贡献巨大力量。今年4月,鱼跃收到了来自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的感谢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丹阳大力推进现代化园区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沪宁高速、机场路(357省道)为主轴线,突出开发区、高新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围绕眼镜、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科学布局全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以创新蹚新路、以实干促发展,一批省市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三区三园”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实体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

  靶向发力,精准脱贫奔小康

  丁庄村,位于丹阳市司徒镇最南端。2010年,村级固定经济收入不超过20万元,是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丹阳市委统战部在丁庄村启动“同心”工程实验区推行结对帮扶。10年来,共投入100余万元,为村里开挖2座10亩蓄水池,疏浚了河塘,修缮水渠衬堤,让丁庄“沉睡”33年的水利功能被充分激活,让土地流转更顺畅,三分之一家庭实现增收;投入20万余元设路灯、投入41万元对自然村道路进行重建、拓宽和改造,让曾经的“摸黑路”“羊肠路”,变成了宽阔明亮的“同心路”“致富路”……如今村级经济收入已达86万元,人均收入2.2万元,2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

  丁庄村只是丹阳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强村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全国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丹阳就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例会制度、督查制度和考评制度;重新核定建档立卡户3000余户,相关数据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明确993个帮扶责任人,派驻77名第一书记(含镇江市直部门7名第一书记),实现经济薄弱村“一对一”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富民强村产业支撑,对地处城郊或者不具备单独建项目的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统一运作扶贫项目,“精准滴灌”,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扶贫成绩单:2019年,全市77个经济薄弱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80万元,3144户建档立卡户(5688人)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达标率100%。

  几十年沧桑巨变,丹阳从百废待兴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县,从产业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蝶变中,丹阳人看到了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富民惠民安民的新未来。(曾丽萍 范廷峰 眭仲辉 张孟然)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