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要闻 > 正文
【重温嘱托看变化】比画还要漂亮,这个江中小岛咋就这么美
2019/09/23 09:07  新华报业网  孙 巡 董超标 倪方方 方思伟  

  【总书记足迹回放】 2014年12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考察,总书记了解高架草莓种植情况后高兴地对大家说,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他还嘱托,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永茂圩自然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民洪家勇家,掀开锅盖,锅里面炖着肉,他说“真香”!他看着客厅里挂的一幅山水画说,“这幅画漂亮,现在你们的生活环境比这画还漂亮。”

先锋村村民采摘葡萄。

  鱼米之乡今犹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江苏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今,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大江南北铺展。9月16日,记者来到江中小岛世业洲,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感受比画还要漂亮的美丽乡村。

  

  村里看不到闲人

  16日下午,记者走进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67岁的先锋村村民殷长华正在修剪草莓苗。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座农业园,亲手摘下一颗草莓。园主叶明兰清晰记得总书记边看边问:种的是什么品种、这种种植方式的好处是什么?一亩地投入多少钱?一年纯收入有多少、几年能回收成本?

空中俯瞰永茂圩。

  四季春农业园的变化,让叶明兰心里像草莓一样甜。“大棚里的草莓,从6亩扩大到12亩,全部搞高架式栽培。”她告诉记者,高架草莓病虫害发生率低,不打农药、施有机肥,收入比普通草莓高一大截,“一斤草莓卖五六十元,一亩收入5.5万元,比2014年差不多翻了一番。”她特别感谢总书记来,给自家草莓园“做了广告”,“一年有万把人过来看,草莓都不够他们摘的!”今年,她的大棚能收回成本,第一次能赚钱了。

  “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必须发展高效农业。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好路子!”世业镇副镇长、先锋村党支部书记聂永平给记者报出两组数字: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2018年变成2.7万元;而这4年间,村集体收入从60多万元增长到90多万元。先锋村成了镇江算得上的富裕村。

  收入年年增,高效农业功劳大。先锋村低洼地多,土壤是沙壤土,以前种小麦、种玉米,农民辛苦忙一年,一亩地就赚六七百元。总书记来先锋村考察后,村里换思路种地,引进3个高效农业项目。金色年华养生谷占地3000亩,投资15亿元,种植铁皮石斛、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发展旅游观光、养老健康产业。一期投入1亿元,今年国庆节将正式开园。村里4000多亩地,一大半跟高效农业挂上钩。

  “这个项目,常年用工200多人,一年能给集体增加收入40多万元。”聂永平说,先锋村耕地大部分已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村里最大的变化是,看不见闲人了!除了每亩地一年800元流转费收入,村民到农业园上班,一天收入一两百元。”他举例说,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到四季春农业园帮忙,一天也能挣100元。

  “乡村振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高效农业周期长、投入大,但只要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城里人就会经常来买。咱们这生态好,有看头,不愁人气。要多开发旅游产品,开几家民宿,让游客多待一会,多带点东西走。”聂永平告诉记者,过去岛上没有产业支撑,每天坐公交去镇江市区打工的人,就有三四百人,而去外省市的人更多。现代农业起来了,年轻人就会跟着回来了,“有个小伙子开网店,卖无花果,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江滩上又见萤火

  今年夏天,世业洲江滩上出现点点萤火,尽管这萤火很微弱,却让聂永平感到特别兴奋。这是最近一二十年,他第一次在世业洲江滩上看见萤火虫的踪迹。而这失而复得,在他看来正是生态修复的结果。

秋天的收获。

  把江滩还给长江!在世业镇,这越发显得迫切。世业洲,位于镇江西郊,是一座四面环江的小岛,拥有长江岸线27.5公里。过去一段时间,江滩被开发建码头、开船厂,污水直排入江,影响了长江水质和村民居住环境。这几年,世业镇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关闭4个砂石码头、5个船厂,把几千亩江滩还给长江。

  总书记视察世业镇时,强调“小厕所、大民生”,对这里的农村改厕给予肯定。2015年世业镇全面启动改厕提升工程,全镇4000多户改厕全部到位。同时,镇里实施污水管网、一体化泵站、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铺设污水管网102公里,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世业镇永茂圩村委会副主任毛乐介绍说,今年底,全村四格式化粪池改造完工,费用都由政府出。

  2017年,世业镇永茂圩、先锋村等3个自然村入选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世业镇明确“江东水乡、健康之舟”的定位,聘请东南大学韩冬青教授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做规划,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依托洲岛独特环境,彰显乡居、河塘、田野共生的水乡圩村肌理。

  “早起鸟鸣,入夜蛙叫,就是最好的生态。”聂永平感慨地说,河水变清,处处见绿,眼睛一睁就能看到这样的美景,这样乡村才能吸引人。

  比画还漂亮的美丽乡村

  走进永茂圩,洪家勇家的小院里,一人高的橘树上结满圆滚滚的青橘,地里种着青菜、辣椒和南瓜。4年多过去了,总书记来过的这个农家小院保持原样,散发着江南人家别有的韵味。

洪家勇家改造的厕所。

  要说变化,80岁的洪家勇心里有一本账。家里换了大冰箱,做饭改用燃气灶,总书记看过的柴火灶、小冰箱,尽管不用了,洪家勇一直留着。客厅外搭起阳光房,粉刷一新的客厅更加敞亮。院子里,泥土路换成水泥路。

  回想起总书记来时的情景,洪家勇一个劲地说:“总书记特别亲切,问得可细了!”那个下午,总书记和洪家勇坐在一条长凳上,挨着身子拉家常,谈家庭收入、儿子的工作、孙女上学、出行看病……老百姓过日子,方方面面的事都问。

  “这几年,我的退休金涨了2000元,每个月能拿6000元。今年开始,每年还有600元尊老金。上半年,刚领了300元。四个儿女,都在外面工作。我自己的钱花不完,不要他们负担的。”洪家勇特别补充说:小孙女洪颖研究生毕业,在上海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总书记来的那次,她还在江南大学食品专业读书。

  给慕名前来的人做解说,成了洪家勇这几年的“日常工作”。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上面一条条记着前来参观的客人。“有1000多批!最多的一天,来了五批人。新疆的、陕西的,墨西哥的、法国的,还有非洲来的。”他感到特别自豪:“他们都想看看,总书记点赞的农村生活是个什么样子。我带他们去院子里,边边角角看一看。他们没想到,经济发达的江苏,有这么有味道的村庄。”

  洪家客厅里,那幅总书记点赞的山水画虽有些掉色,洪家勇仍然把它挂在厅堂正中。总书记离开的时候,指着这幅画说:“你们的生活环境比这画漂亮!”老人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傍晚,站在院子里,洪家勇指着不远处说道:“这就是山,长山!”他脚下两三米外,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山水之间,是郁郁葱葱的水稻田。

  这就是,比画还漂亮的美丽乡村;这就是,无数人寄托乡愁的美丽家园。

  记者 孙 巡 董超标 倪方方 方思伟/文 万程鹏/图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